连美国总统都话正!张槎沙口笋——你不可错过的餐桌美味

佛山外事侨务

沙口笋来源知多少

清明节后,龙舟水至,每年到了这种湿润多雨的季节,有一种天然的应节美味——竹笋,出现在民众们餐桌上。而佛山张槎的沙口笋就是笋中的珍品。

张槎的沙口种笋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的时候,地处北江流域的沙口,处于江流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兼之由于北江堤围水利设施不够牢固,每逢刮风下雨水涨水退都会把一种江河沙子冲刷到沙口村。沙子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却唯独适合竹笋的生长。自然,沙口村便盛产竹子。奇怪的是,在沙口这些沙质地生长的竹笋甘甜爽脆,较之一山地的竹笋更胜一筹。广东人喜欢吃笋,于是沙口的村民们便开始广泛种植竹笋,作为经济作物以此弥补沙地不能种稻的遗憾。由此就有了美味的沙口笋。

沙口笋其实是大头典甜笋的一种,分布在中国华南至西南一带,广东英德、开平、清远、佛山三水、狮山等地均有种植,不过,说到美味,当属张槎沙口笋为最佳。沙口笋据称是由庐山的茅竹与本地的竹子杂育而成。由于沙口一带的江河冲积层的泥沙土质松软,营养丰富,最适合竹子的生长,使沙口笋具有皮黄,肉甜、爽脆的特点比其他地方同类品种更胜一筹,自然也更得到食客的青睐。早在民国年间,沙口笋的鲜品和干制品就已经走出国门,出口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等国,闻名海外。

沙口笋的“威水史”

不过,说到沙口笋最威水的历史,当属它能够登上国家招待外国政要的国宴的餐桌上。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及夫人来华访问,周恩来总理设国宴宴请尼克松的国宴。

这次国宴是招待首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总统,国宴菜式自然是体现中国美食的食材和厨艺,十分隆重:

国宴菜式

冷盘7道:黄瓜搓西红柿、盐封鸡、素火腿、酥鲫鱼、菠萝鸭片、广东三腊﹙腊肉、腊鸭、腊肠﹚、三色蛋﹙松花蛋﹚;

热菜6道:芙蓉竹荪汤、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杏仁酪;

点心7道:豌豆黄、炸春卷、梅花饺、炸年糕、面包、黄油、什锦炒饭;

水果2道:哈密瓜、橘子;

酒水8种:茅台酒、红葡萄酒、青岛啤酒、橘子水、矿泉水、冰块、苏打水、凉开水。

宴席用到的配菜竹笋,指定沙口笋。为了完成这次国宴,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门用专机从广州调拨张槎沙口竹笋到北京,从此,张槎沙口笋声名大振,被誉为“佛山第一笋”,更有人称为“国笋”,民间更有人戏称为“尼克松笋”。

沙口笋经典菜式

外形头大尾小,中间弯曲,成烟斗状的沙口笋,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让人趋之若鹜,甚至走入国宴的餐桌呢?沙口笋自身带着淡淡的竹子清香,口感爽脆如梨,微甜,是一种百搭的食材。经典的菜式有胜瓜竹笋炒土鱿,本身是瘦物的笋经过爆炒后吸收油份,也吸收了干鱿鱼的咸香味,变得清脆浓郁。这道菜,土鱿是配菜,真正的美味都在笋里面,让人一试难忘。笋炒牛肉也是一道经典的配搭小炒。不过最让喜爱沙口笋美味的饕客来说,油焖笋更能体现炒竹笋的本色。日字块的竹笋经过焯水后,再回锅翻炒,加入蚝油微炆后调味上桌,如果加入虾籽更是让美味提升几个等级。这道简单的素食一点也不会逊色于笋炒肉类。

牛腩焖笋

油焖笋

而喜欢浓郁味道的食客,也许会喜欢笋炆鹅、猪手或者牛腩,在浓郁的酱汁下肉类变得软糯,顺滑,而最后下的笋依然保留着爽脆、清甜,同时也吸收了肉类食材和酱料的浓郁,变得味道更有层次感,是一道下酒送饭的好菜式。

不过真正体现沙口笋的美味莫过于白灼笋片,粤菜中,所有食材制作的方式,白灼是最能体现食材的原汁原味,对食材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能做成白灼的菜式,食材就要求一定是味鲜爽口清淡,也是最适合炎炎夏日享用的美食。而沙口笋,就是以其鲜、爽、脆、嫩、无渣而成为大厨们白灼的首选食材。当天采摘的沙口笋,去壳,改裁成日字件,用水焯熟后,放微凉,就可以摆盘上桌,吃的时候沾上调制的酱油,微咸的酱油给清淡的笋片带出浓郁的豉香味,轻咬一口,笋块脆爽,在豉香味之下带出了淡淡的竹子香味,咸、甜、脆、爽、鲜混合在一块小小的笋片中,这样的口感是其他食材难以给予的。就是这种简单而复杂的口感和味道,让原汁原味的沙口笋瞬间就征服了饕客们的胃,也使沙口笋能成为端午时节最让饕客们追捧的食物之一。在白灼的基础上,演变了后来的沙口笋刺身,也就是冰镇沙口笋。

在张槎,还有一些独特的竹笋美味,笋粥是其中一种,在南番顺的鱼米之乡,四大家鱼是常见的食材,鱼蓉粥更是家喻户晓的美味,而在竹笋上市的季节,张槎更是在鱼蓉粥的基础上加入了爽口的沙口笋丝,鱼肉的清甜绵滑加上爽脆的笋丝,这样的改变让这锅简单的鱼蓉粥增添了独到的口感。

冰镇笋

布拉肠,也是平常的点心,可是在大厨的手里,也因为加入了沙口笋让这道平常的点心变成了时令的美味。百搭的笋丝可以和任何的肉类相配,加入肠粉里面,既提升了爽脆的口感,也让肠粉多了笋丝独特的清甜。

笋拉肠

“竹笋唔见阳”

沙口笋属于春笋的一种,虽然上市时间可以延至10月,不过最美味的时候还是在端午节前后,这个季节由于雨水充沛,所谓“雨后春笋”,是沙口笋生长黄金阶段,也是最清甜可口的时候,在笋农中有一种流传的说法:“竹笋唔见阳”,因为沙口笋在破土后一露在空气中会变青,口感也会变成苦涩。所以,为了让街坊吃到清甜爽脆的沙口笋,笋农们会把挖笋的时间安排在晨曦的五点左右,在太阳出来前完成拆挖,挖出来的竹笋经过简单的处理干净后就要立即上市,而厨师们也要赶着在笋壳发红发紫前完成笋的预处理工作,这种与时间赛跑的食材,突出体现了民间的智慧和对食材的用心。

张槎的沙口笋,可以说是大自然赐予佛山人餐桌上的恩物,也是佛山地区享有美誉的天然美味。

撰文 | 肖韵贤

来源 | 节选自佛山侨刊267期

编辑 王虹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