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多年前广东人是如何在澳洲淘金的?我们将为你揭秘

南方日报

2日,南方日报海外版“重走淘金路 再访新金山——纪念澳大利亚华人罗布之行160周年跨国采访报道”活动正式启动,采访组将奔赴澳大利亚多个城市、乡镇,一方面实地重温历史,对华人在澳大利亚的奋斗历程进行再挖掘、再呈现;另一方面,面向未来讲好广东故事,助推广东与澳大利亚交流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建设。

1851年左右,全球新的淘金热潮掀起,一大批华人从广东、福建等地前往澳大利亚,当地的墨尔本也被称为“新金山”。为避开维多利亚州实行的“人头税”,1857年,约有1.9万名华人淘金者不得不在南澳大利亚州的罗布海港登陆,随后长途跋涉超过400公里到达维多利亚州的金矿区。资料显示,超过90%的华人淘金者来自珠三角的四邑:即台山、恩平、开平和新会。

世易时移,如今华人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中的重要族群,在澳定居的华裔超过120万人,占澳总人口4.5%。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澳自贸协定的正式实施,广东与澳大利亚的合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履行“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在纪念罗布淘金路160周年的重要节点,南方日报海外版精心策划了本次全媒体跨国采访报道活动,将沿着当年华人淘金的足迹,寻访淘金者后裔,挖掘还原华人在澳大利亚发展的历史,同时,面向未来,展现华人华侨新风貌,讲好广东故事,当好广东与澳大利亚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为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正能量。

【记者】胡良光 

【摄影】符超军

编辑 李江萍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