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中水龙头到江河水源地,有水流经的地方就有供水劳动者的身影……
从取水、检验、处理的生产环节,到巡查、探漏等维护工作,再到抢修、关阀等应急措施,他们全年在岗、兢兢业业,他们的工作平凡、琐碎并不被众人熟知,但却守护着城市的供水生命线。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南方+记者走近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的劳动者,跟访他们各岗位一天的工作。
时间:上午8:00
地点:供水管道抢修队
昼夜奋战48小时只为早点供水
上午8时,东江水务供水管道抢修队的“机械大军”集体出发,挖掘机、抢修车一字排开,前往虎门抢修。在几个小时前他们接到消息,虎门新湾支线金洲市政花场段的供水管道出现漏水情况,需要尽快进行抢修。
这对于四十多年始终坚守在供水抢修第一线的祁沛枝来说,是最普通的工作日常。作为东江水务供水管道抢修队队长,他熟悉掌握市区管网的分布与走向,能精准地为问题管道“做手术”。
人称“枝叔”的祁沛枝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2008年春节期间,南方多个省市都遭受了恶劣冰雪天气的肆虐,供水管线因为“热胀冷缩”的物理原因频频出现险情,从1月30日至2月11日这短短的十余天中,祁沛枝带领抢修队员吃住在工地上,七天辗转了八个抢修工地,圆满完成抢修工作。
“干这份活,肯定辛苦,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辛苦也值得。” 祁沛枝说。
在祁沛枝的搭档、抢修队队长助理张庆祥看来,抢修工作是一项简单而又辛苦的工作,为了确保市民用水,抢修队员们都保持24小时待命抢修,在任何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就要在最短时间内出现在抢修现场。
除夕早上8时许,东城迎宾路一条DN600供水管道发生爆漏,接报后,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东城供水分公司抢修组副组长何沛宜立即赶往现场,组织抢修队员经过13小时的奋战,终于在当晚21:28分恢复供水。
“提高抢修效率,就能缩短停水时间。”何沛宜说,这是在抢修队员心里随时绷紧的弦。
时间:上午9:10
地点:第二水厂化验室
每一项监测数据的浮动都牵动人心
用吸管小心地吸取试剂,滴在比色管中的水样里,水样颜色正常,继续下一项实验……
黄慧兴每天的工作,要面对实验室里大大小小一百多种检验试剂,每种试剂与水样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她判断水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作为东江水务第二水厂化验室的班长,她更像是一位火眼金睛的“守护者”,随时对各类复杂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应对。
“一个检测数据的浮动,原水水质的异常,雨季中一场大雨的来临,枯水期原水氯化物浓度的上升,等等这些都牵动着我的心,驱使我去追查造成异常的原因并尽快解决。” 黄慧兴坦言自己时常肩负压力,但又对自己能守好这一关键防线感到自豪。
逢雨季排涝期间,原水水质受到影响,滤池滤后水锰含量升高,这对黄慧兴的团队来说是艰巨的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她主持对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方法研究,成功找到既能减少滤池反冲洗次数又能稳定降低滤后水锰含量的方法,使出厂水锰含量保持在达标范围。
时间:上午9:30
地点:第三水厂车间
认真对待每一次设备状况巡查
“我的工作是将大自然赐予的东江水转化为市民生活所需的自来水。” 今年是庾志文从事供水事业的第26个年头,在东江水务第三水厂的生产线上,他主要负责各种水处理药剂的投加及其处理效果的监控工作。
二十多年来,庾志文亲历了公司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历程,也对每一项生产流程更加熟悉。在他看来,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设备状况巡查,每一次水质观察,每一项生产操作,“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每一滴自来水负责。”
在东江水务的生产线上,像黄慧兴、庾志文一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东江水务第三水厂厂长助理丁卫表示,保障水厂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每一位员工严格按照公司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来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比如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量应按照投加指引进行控制,以保障其良好的处理效果。
时间:上午10:30
地点:第六水厂机房
提升技术打造“无人水厂”
日常工作的严谨是安全优质供水的保障,对处理工艺及管理方式的改良,能够进一步提升安全优质供水保障水平。
1980年出生的黄志向,就是东江水务技术团队的一员。作为公司第六水厂自动化维修班组班长,他带领班组成员负责维持整个水厂的“操作大脑”健康运作。
每天,他会在水厂大大小小的自动化设备前巡查检修,回到中控室,这些刚刚看过的机器依然逃不出他的视线——中控室操作台上,七台电脑分别显示着不同的处理工艺数据,用以判断设备运转状况;而在前方的9块视频监控屏幕,也能将每项生产环节的现场情况尽收眼底。
“你看屏幕上很少看到生产现场有工作人员,因为我们厂已经是集中远程控制的生产管理模式。我们可以集中远程管理全厂所有的生产环节。”黄志向不无得意地说,科学的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方便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这与东莞实行“机器换人”,打造“无人工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
时间:中午11:30
地点:东江大道
用脚步丈量“供水生命线”
从水厂出发,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沿着供水管线开始了新的旅程。在地下深处,密集交织的供水管网对于一座城市如同血脉之于人体,如果有擦挂破损,生命之水便会外流。练诗华的工作,就是供水管网的“护工”——管道巡查员。
这天上午11时,微微细雨,他沿着早已了然于胸的供水管道巡查,及时发现管道有否漏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有否受到破坏或外来施工影响,主动介入并做好协调工作。
这个在外人看来“每天都在散步”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在从事管道巡查的二十多年里,他在这个“全年无休”的岗位上只有3个春节是陪在父母孩子身边度过的。
在城市的建设中,每一个需要开挖地基的项目都与他们有关,因为或许一不小心,坚硬的挖掘机就会撞破供水管道。2007年,为配合市轨道R2线工程的前期建设,需要东江水务对沿线管位进行初步的全面勘探,练诗华便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负责对东城中路至东莞大道近1000个勘探点进行复核。
“我要告诉他们管网的分布情况,让施工器械避开供水管道。”练诗华还记得,在他的复核下,不少施工点为供水管道让路,全面高质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施工和供水安全。
时间:下午15:00
地点:三元路与石竹路交汇处
加班加点在风雨中实行抢修
风吹微凉,天空欲雨,路上车水马龙,抢修工人们或在抢修车里小憩,或坐在路边清理挖掘工具……
就在前一天,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巡查组小组长黄曹龙开车巡查路面时就发现这里有“冒水”的痕迹,发现漏点后,他第一时间带着化验试剂现场确认为自来水渗漏,迅速联系检漏组定位,漏点定位后以便阀门组、抢修组进行修复。
在抢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关阀停水,这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1987年出生的叶泳杰是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阀门组副组长,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配合抢修关阀停水、编制管道改造工程的停水方案、保养阀门和冲洗管道等。
这一次抢修过程中,配合抢修关阀停水是叶泳杰的重要任务,因为爆管后,水流的破坏力非常巨大,如能及时停水不仅可以减少水损,同时也能把爆管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避免情况恶化所带来的事故责任和财产损失。
他还需要按计划地对阀门进行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在他负责的区域里,光是直径20厘米以上的阀门就有2000多个。他们要一次次下井,对阀门的传动部件添加钙基润滑油,使传动部件延长寿命。
问题管道被开挖出来之后,就该张显华上手了。负责抢修工作中烧焊工作的他,需要用焊枪把管道的“伤口”弥合,抢修组内的同事都称其为“电工王”。从事抢修工作20多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就在不久前,东莞规划路一条管道爆裂,张显华和四位同事从下午6点抢修到凌晨两点。
“抢修时间越快,用户受到的影响越小”说话间,他便招呼吊机来开挖路面。
时间:下午16:30
地点:24小时供水客服热线96968呼叫中心
耐心为客户解释每一个疑问
“小孩正在洗澡,突然没水,天气又那么冷,我要投诉。”电话那头,客户情绪激动。
“女士您好!天气寒冷,请您先用毛巾将小孩包裹,以免感冒,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在赶往现场处理。”电话这头,客服代表黄兰娇温声细语,对方的情绪缓和了许多。
作为东江水务96968热线客服代表,黄兰娇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客户解决各类问题。
下午4时左右,电话铃声不时响起,跟黄兰娇一样的客服代表接起电话,耐心地解释、沟通。在呼叫中心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当天的电话呼叫数量,人工接入数量188通,用户自助服务9通……
在同事们接起电话的时候,另一客服代表陈燕平正在收集各类意见平台上的客户咨询及投诉。“客户投诉件回复工作关系到公司形象,我要务求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出谋献策,为集体继续争取荣誉。” 陈燕平说。
时间:晚上 22:00
地点:东莞鸿福路
深夜倾听城市管网的“病痛”
无论寒冬酷暑,每天深夜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梭在东莞大街小巷内,拿着检测仪器沿途对城市的供水管网进行“听诊把脉”,掌握管道的“身体状况”。
每走几步,侧耳、细听、起身走,几乎每天林华海和同伴们都重复着同一样动作。“人们说探漏探漏,我又是组长,所以大家都称我为‘探长’了。”林华海笑道。自2000年开始,他一直在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从事供水管网检漏工作,至今有17个年头。林华海的耳朵早已经千锤百炼,能迅速地辨别地面的噪音和漏水音,而为了更好地辨别,他们都是选择在夜间作业。
他还记得201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东莞市农机学校水压突然降低,由于学校学生多,也正值用水高峰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24小时供水客服热线96968接报后,身为检漏组组长的他马上组织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漏点定位。
学校供水管道位于主干道路,车流量大,声音嘈杂且与高压电缆交叉,管道埋设环境十分复杂,对漏点检测工作带来困难。但他凭借多年的检漏经验,从渗漏水的方向形态观察情况,再经过反复探测管道,最终准确确定漏点。由于漏点快速确定,抢修工作得以及时完成,该学校供水也很快恢复正常。
类似的漏点检测,林华海的团队每年要完成上千个。
外人看来检漏工作就是拿条听音棒在管道路面上听听而已,以为很简单,但事实上,检漏是一项繁杂、高强度的工作,管网漏水是五花八门的,每次漏水都是没有规律也没有同一样的漏水点,如果检漏员没有一份耐心、细心和经验是难以开展工作的。
“管道漏水需要快速维修,漏点要尽可能快地定位,为抢修赢得时间。”在另一位“探长”、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万江供水分公司检漏组组员陈广荣看来,检漏工作必须熟悉公司供水管道位置,能灵活运用各种检漏方法,熟悉检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记者】靳延明
【摄影】孙俊杰
【校对】居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