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迹于肇庆,成为岭南第一位皇帝,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史

肇庆发布
+ 订阅

前段时间,肇庆君为大家推送了

《他是正国级的领导,曾在肇庆做过副市长,留下了这些故事》

原来肇庆与这么多名人都

结下不解之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另一位名人,

他的身份还有些特别!

他究竟是谁?

往下看看↓↓

今期主角:

陈霸先(503-559),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一生与肇庆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他是发迹于肇庆的皇帝,也是在中国历代皇朝中第一个崛起于岭南的封建皇帝。

陈霸先

陈霸先搜索

赢得西江都姓陈

南北朝时的高要(今肇庆),疠疫横行,土地贫瘠,加上豪强占百姓的土地、粮食、牧畜、房屋,给西江地域政治、经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广州都督府长官常驻高要,已是萧条的一代。西江俚人首领陈文彻起事,占领高要,不久被俘。540年,37岁的陈霸先,受梁朝广州刺史萧映之命,监宋隆郡,又监西江督护、高要郡守。

陈霸先出身寒门,好读兵书,精于武艺,明达果断。他以儒家的入世精神,在高要开展有效的治理工作。他在龙津坊(今端州渡头一带)驻扎,家属亦在此生活,他与土著来往、与学人交友,招兵至千人。然后开军垦,搞经济,打豪强,惩恶霸,治地痞;同时教化豪强恶霸、地痞流氓开荒种田,自食其力。一年之后,高要境地秩序恢复,逐步富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两岸百姓震服,陈霸先赢得了威信。

人称陈霸先是开业之令主,拨乱之雄才。

541年,交州的龙兴(今越南太平省)人李贲发起叛乱,控制了整个北越(粤)。梁武帝下令派军征讨,但军队一连两次都有去无回。梁武帝只好又令新州(今广东新兴)刺史卢子雄、高州(今广东阳江旁)刺史孙冏领军镇压,然而,征讨大军却不战而溃。广州刺史萧映决意赐死卢、孙二将,引发杜天合、杜僧明等人哗变;一天功夫,广州城外云集叛兵数万,事情告急。萧映令陈霸先发兵解围,于是陈霸先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火速救援,一战而解重围,杜天合、杜僧明等叛将被擒。陈霸先因此受到梁武帝瞩目,被擢升为直阁将军,管及泷州(今广东罗定,这是高要历史上最大辖境)。

当时,李贲在越南建国号为“万春”,史称前李朝。梁朝命陈霸先为交州司马,兼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与新任交州刺史杨蒨讨伐李贲势力。陈霸先召聚交州土著渠帅陈文戒、陈清武、冯氏冼夫人等,组成大军;陈霸先为将,“上临戎制胜,英谋独运,而为政务崇宽简,非军旅急务,不轻调发”(司马光语)。在恶劣的环境中,经过三年苦战,终于除掉了以李贲为首的地方分离势力,收复了交、爱、德、利、明等数州。547年,陈霸先立下战功,梁朝给他升职为振远将军、高要郡守,督七郡诸军事,从此陈霸先声名鹊起;纵横交州三千里,赢得西江都姓陈。

稳定岭南

 547年之后,侯景举兵反梁,杀梁武帝;广州刺史元景仲响应,始兴(今韶关旁)等十郡叛乱,高州刺史李迁仕又从中作反。

 “主上蒙尘,君辱臣死,谁敢爱命!”陈霸先决意联合岭南各路义兵,成立征讨大军,北上兵伐侯景。但是岭南多处叛乱怎么办?他当机立断地说:合力平定元景仲、讨杀高州刺史李迁仕,其余就交由郡中豪杰了。

陈霸先在任高要期间,与高凉冯冼氏、钦州宁氏、泷州陈氏岭南三大酋长交往,结下了友谊。当时,陈霸先击败元景仲后,率义军3000多人,从高要杀开一条血路,北上平定始兴十郡叛乱;而冼夫人在智破李迁仕之后,乘胜追击,到赣石与陈霸先相见。陈霸先对冼夫人破高州,免除岭南后顾之忧,当然非常高兴,便厚加慰劳,并赐给许多财物,冼夫人坚辞不受。她对冯宝说:“陈都督大可畏,极得众心,我观此人必能平贼,君宜厚资之。”冼夫人甘愿为陈霸先守高凉,还拨送粮食军械,帮助陈霸先,才使得岭南人安物阜。

进江西境内,陈霸先义军发展到3万多人,强弩5000张,舟舰2000艘;水陆俱下,与侯景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摧毁了侯景暴乱势力。萧绎继位,史称梁元帝,陈霸先升任司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

连续数年的战乱,对岭南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于是,在袭杀废帝作乱的王僧辨后,陈霸先提任陈法念为骠骑将军,任新、石二州刺史,西、南二江都督(督护)。

将泷州设立一州三郡六县,积聚军事力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凉冯冼氏、钦州宁氏也得到封赏,拥有大量的财产、田地和僮仆,在当地赢得了较高的威信,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实现英雄梦想

556年夏,陈霸先在梁都建康(今南京)抵抗北齐大军入侵。此时,梁国士兵个个饥饿不堪,根本无法出战,陈霸先虽然不断鼓舞士气,战斗仍受影响。就在陈霸先一筹莫展的时候,其子陈蒨与陈法念、冼夫人的将士,奇迹般地从岭南送来了3000斛大米、1000只岭南鹅鸭,还有数千件土特产:肇庆裹蒸!(注意:肇庆特产华丽丽地出场了……)陈霸先大喜过望地说,西江盛产鹅鸭,今天我就给各位一人发一块大鹅肉、一人一只大裹蒸吧,等到凯旋之日,我们再好好地痛饮一杯。

裹蒸煮熟发给每个人一只。可口的五花肉、脱皮绿豆这些馅料,使人垂涎欲滴,不知不觉间一斤重的肇庆裹蒸滑进了肚子里。唐朝人有诗记录:“至尊尊贵异人间,御膳天厨岂等闲,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

士兵们填饱了肚子,振作精神,在陈霸先身先士卒的率领下英勇奋战,俘敌将领56名;最终,这场战争以南方政权的获胜而告终。南方战士们竟然在一种岭南美食的鼓舞之下,战胜了南下的北齐铁骑!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例在军事史上并不少见,但是用一块鹅肉、一只裹蒸鼓舞士气的事例却是很少。

就在王朝兴废、政局动荡致使曾经富庶的江南生灵涂炭、存亡危难之时,陈霸先在557年十月自立为帝,国号陈,建元永定,正式实现英主梦想,缔造了彪炳史册的神话。他一边平定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势力,一边医治战争创伤,终使南方的经济、文化逐渐得到了恢复。

陈朝疆域图

对岭南历史的贡献

陈霸先在高要获取军事基础,之后纵横捭阖、转战南北,终于统一了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南国故土,传承了汉文明和汉文化,让饱经战乱的南国大地脱离了苦难,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冼夫人

陈霸先建立了陈朝后,冼夫人便成为俚族首领、太守夫人一职,处理岭南事务,保证岭南的安定,史称“怀集百越,数州晏然。”永定二年(558年),冼夫人与子冯仆入丹阳朝拜陈霸先,冯仆时年9岁,被陈霸先封为阳春太守。可以看出陈霸先对冼夫人和冯家特别优待和信任。冯仆当然还不会处理政事,一切都依赖冼夫人辅政;而冼夫人发挥其在岭南的影响力,与各郡守共同执行陈霸先维持岭南社会稳定的治理方略,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关注民生,提倡社会节俭,抵御落后势力摧残,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并努力修复历经多年战乱的创伤。

于是,岭南地区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对鳏寡孤独不能生存者人均发谷五斛,以前的欠债都免了。对特别贫穷的,多给种子。在陈朝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岭南经济迅速得以恢复,为后来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宰相魏徵赞扬陈霸先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一生:效命王朝,立下丰功伟绩,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能够“决机百胜”,雄豪无愧刘备、孙权。唐朝大史学家李延寿用“雄武英略”“性甚仁爱”“恒崇宽简”“弥厉恭俭”来称赞陈霸先一生。

毛泽东曾经要求人们读一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中国史学界公认:中国强盛的隋唐文化,主要继承了南朝文化。陈朝建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在保护南方华夏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编辑 杨小妍 实习编辑:闫雪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