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有“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当前,虎门镇正在对镇内的旅游六大要素进行整合,让更多的游客提高逗留时间,从“过境游”变成“过夜游”,以旅游业带动镇内商贸业发展。
两大旅游品牌无可代替
虎门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服装服饰产业繁荣的现代时尚之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珠江入海口自然景观壮丽雄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历史遗迹得天独厚,服装商贸闻名遐迩。
虎门镇宣传文体局旅游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虎门镇名胜古迹众多,全镇已登记的文物点有1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虎门自然景观多样,前有海湾岛屿、后有山岭森林。虎门工商业发达,商场林立,配套设施完善,购物环境优越。
旅游股负责人钟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南派服装名城,虎门的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无可替代。
虎门镇两大独有的旅游资源品牌:以鸦片战争遗址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以服装产业所带动的商贸旅游资源。
其中,鸦片战争遗址历史文化景区包括,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海战馆、威远炮台、沙角炮台,是世界禁毒史和中国近代史开篇的重要见证,是东莞文化领域中唯一非常具备世界级的水准和潜质的旅游资源,是东莞最具代表性和传承性的文化坐标,是见证中华民族屈辱、抗争、开放的旅游胜地。
“中国服装服饰名城”则是虎门另一张名片,每年均吸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经商贸易。服装服饰业的发展,带旺了餐饮、旅业、运输、旅游、零售、房地产等行业。每年一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是全国服装产业一年一度的盛事。
此外,虎门镇还有“世界第一跨”的虎门大桥以及目前正在使用的东莞市最高的、索菲特61楼西餐厅观光点等人文景观,共同构成虎门镇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六大要素基本完毕
虎门位于世界级都市圈——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处于南沙、前海、横琴这个“金三角”的怀抱中,是东莞唯一集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公路与粤港航线于一体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其中陆路交通有京港高铁、穗莞深城轨、东莞轻轨R2线等3条轨道交通经过并设立9个站场。水路交通有虎门港澳客运码头、宏业货柜码头等码头。航空交通方面,虎门北接广州机场,南邻深圳机场,西近珠海机场,镇内设有虎门城市候机楼。
钟先生告诉记者,港澳客运码头、高铁等吸纳了众多的过境客流,不少人会在虎门停留半日,但很少选择过夜,虎门镇旅游业潜力还有提升的空间。
长期以来,虎门镇委镇政府都认识到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也呼吁虎门要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和引导。虎门历史文化厚重、旅游景点众多、交通优势突出、商贸物流发达,尤其是拥有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及南派服装名城这两张闪亮的品牌,“天生丽质难自弃”,旅游业在虎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占有不可轻视的重要位置。
近年来,虎门镇全力推动城市升级和产业升级,投入巨资加快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虎门镇城市建设的逐步完善,一方面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一方面也为虎门镇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待大规模城建完成后,虎门镇将有更加充足的资金投入旅游发展,旅游的硬件设施将不断得到完善,旅游的营销推介将更加全面和深入,旅游业的发展也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当前,虎门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基本具备。
虎门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力发展旅游业,把虎门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虎门镇的支柱产业,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为虎门提供经济增长新动力。
争取早日创建成国家4A旅游景区
钟先生表示,当前,虎门镇积极提升旅游的一些举措。旅游产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有“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构建强大的旅游产业,必须对旅游六大要素进行整合、提升和完善。
为此,虎门镇旅游要做好完善和开拓,一是按照国家4A旅游景区的标准做好服装城的整治和配套,早日创建成国家4A旅游景区。二是开拓服装工业游的旅游路线,用厂家直销等方式,建立虎门服装工业游的特色。
虎门镇还打算还原该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以此提升虎门旅游的魅力。据介绍,虎门上有3500年前的贝丘遗址,中有宋朝开始的靖康盐场和逆水流龟明代村堡(具备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力),近有蒋光鼎故居等悠久的历史文物和名人,虎门镇正在将上述资源加以整理、丰富和利用,虎门已把贝丘遗址公园的建设、逆水流龟明代村堡的修缮、蒋光鼎故居博物馆的兴建等一大批历史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上议事日程,还原虎门的光辉历史、增强虎门的旅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