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岛隧总长达6.7公里,是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为保证通行30万吨轮船,隧道最大埋深40多米,是世界第一次尝试沉管深埋;33节沉管,每节约180米长、8万吨重,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体量的沉管……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这一系列世界之最,使其被英国《卫报》评为“世界第七大奇迹”,显得分毫不过分。
7年建设,7年创新。正是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带领的几千人团队,在伶仃洋海面“走钢丝”,靠着“科学家精神”,相继突破了深埋沉管、快速成岛、隧道基础、工厂法预制、外海深槽安装等一系列世纪难题。
最终接头安装前夕,南方+记者深入工程一线专访林鸣,逐一解读岛隧工程的世纪难题。今日推出第一篇,敬请垂注。
港珠澳大桥隧道沉管埋入40多米海底,如何顶住这近10层楼深海水压力?
“在土木工程中,沉管是最难控制的。” 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说。
在建筑经典理论中,沉管隧道并没有“深埋”的做法,都是沿河床下方2—3米薄薄地“浅埋”。但为了保证30万吨轮船的通航,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大埋深40多米,就是海床下20多米、近10层楼的高度。
“深埋”要面临的难题,主要是沉管在海底受力的问题,在20多米的覆盖层,有超过浅埋沉管5倍的荷载,林鸣拿起桌上的纸巾盒演示:“就像这个盒子,隧道受力有横向和纵向,横向的力可以通过钢筋等调整。但纵向的受力不容易解决,尤其是接头受力。”林鸣担心,“200多个水下接头,如果有一个接头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此前,沉管制作的工具箱里只有刚性和柔性两种方法。”林鸣解释,刚性结构好比一块长条积木,而柔性结构好比乐高小块积木拼接的积木条。刚性是整体结构,使接头漏水的概率减小,但如果基底出现沉降,大体量沉管受力不均匀出问题的概率也随之增大。而柔性结构是用小管节串成一个大管节,比刚性结构应对沉降有明显优势。
然而,在大桥前期设计阶段,国际知名岛隧咨询公司的专家比较两种结构,认为无论哪种方案对港珠澳大桥隧道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林鸣和团队在这个问题上苦思冥想。2012年11月17日凌晨,总设计师刘晓东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尝试研究一下半刚性。”发信人是林鸣。
“那一夜我几乎没睡,凌晨五点左右,我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了‘半刚性’这个概念,它能够提高接头的能力,可能是从结构上解决深埋沉管的一条出路。”林鸣回忆。他所提出的半刚性结构设想,是保留甚至强化串起小管节之间的钢绞线,加强小管节之间的连接,使180米长、由4个小关节连接而成的标准管节的变形受到更大的约束,增强深埋沉管的防错位能力。
在对“半刚性”连续不断的质疑声中,林鸣经历了200多个备受煎熬的日子,最终,6家专业机构的分析计算结果证明,“半刚性”的想法可行。
借用这条“半刚性”的概念,林鸣团队又用了3年时间开发了一套实现它的产品。“这套产品非常巧妙。”林鸣说,“原本,沉管间的接头只能承受600吨的重力,超过就容易损坏。加上这个支座后,受力超过了600吨,安全问题解决了。”这套被林鸣命名为“记忆支座”的产品在记者采访前夕才刚刚出炉。
“记忆支座”诞生,深埋问题才算彻底解决。而世界百年沉管结构的工具箱除了已有的“刚性”、“柔性”之外,也因此增加了“半刚性”的新成员。
【撰文】梁涵 袁佩如
【图片】王荣 综合央视等
【校对】陈大钻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