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之一,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还主持编纂了中小学语文教材。如今年逾七旬,桃李遍天下,依然在教育的第一线耕耘,他对现当代文学的悉心研究,对语文教育的理性探索,所发出的声音常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他就是从河源大山走出的教育家——温儒敏。
北京,圆明园附近一个小区,温儒敏教授的书房。书架上摆着一块小牌匾,上书“澹泊敬诚”4个遒劲的大字。温老师说:“那是我多年前在承德避暑山庄买来的,一看就心生欢喜,不时观摩玩味,也当作自己治学的精神督导吧——做学术不能太功利,要淡泊一点,多些尊崇和敬畏。”
“澹泊敬诚”,也许能用来概括温儒敏的学术人生。
个人简介
温儒敏,1946年生,籍贯河源紫金。1964年考入人民大学语文系,1978年考入北大中文系读研究生,1984年考取北大中文系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求学时期,一钵米饭顶三餐
1946年,温儒敏出生于广东省紫金县中坝乡乐平村。1961年,温儒敏升入县城紫金中学。因为离家远,上学不便,他便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狭小潮湿的屋子住下。这一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吃饱饭不是容易的事。温儒敏每天蒸一钵米饭,就着咸鱼,分早中晚三餐,每顿吃1/3.经常都是早上吃了1/3,上午课间太饿了,又回去吃掉1/3,午餐再吃最后的1/3,晚餐就没得吃了,硬挺着到天亮。
不少学生因为饥饿或者营养不良而生病,无法继续学业,而温儒敏却坚持了下来。文学梦成为支撑他的强大动力,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却从未动摇。温儒敏的阅读是自由的,涉猎的范围相当广,哲学、历史、逻辑学、修辞学、古代汉语,甚至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书都找来读,兴趣最大的则是中外文学名著,从但丁、莎士比亚到李白、杜甫,再到现代的鲁迅、郭沫若,他都读得饶有兴味,手不释卷,常常超额超前完成阅读计划。高中三年的发奋苦读,使温儒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此时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的大学并没有因为时代原因而荒废。
后来成为语文教育专家的温儒敏经常和老师说:“中小学语文课的牛鼻子是激发读书兴趣,让孩子养成好读书的生活方式,这是为一生打底子。”他说的是自己深切的体会。
文章曾被当作“反面教材”
1964年,温儒敏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在班上,温儒敏的学习基础不是最好的,但他有志向,发奋学习。有一回上写作课,老师把温儒敏的文章抄在黑板上,作为有毛病的例证来分析,温儒敏简直无地自容,但这反而促使他下决心好好学习,学会写文章。到大二时,温儒敏的一篇文学评论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当他到食堂吃饭听到学校广播台播送这篇文章时,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
可惜到大二时,“文革”便爆发了。大学毕业后温儒敏被分配到粤北的韶关地委办公室,担任秘书一职,一待就是8年。温儒敏在韶关地委受重用,在仕途上会有不错的发展。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官场这块“地”却并不适合他“扎根”,他不想从政,不喜欢交际应酬,渴望安静的读书生活。
1977年10月,温儒敏在广播中听到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和研究生制度的消息,心中犹如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沉积在心底多年的文学梦重新被勾起了。他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一个绝好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于是他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研究生。
编著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978年10月9日,温儒敏来到北大,成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做了著名学者王瑶的学生,主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同一年被录取的还有钱理群、吴福辉、赵园、凌宇、陈山等,他们日后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有影响的学者。
1981年夏天,温儒敏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初留校那几年,在教学之余,温儒敏陆续发表了《试论〈怀旧〉》《略论郁达夫的散文》《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朝花夕拾〉风格论》《欧洲现实主义的传入与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等论文,逐渐取得在学科领域的“发言权”。
1984年,温儒敏考取北大中文系第一届博士研究生,继续跟随王瑶先生学习。能成为王瑶先生的两届入室弟子,温儒敏一直视为“人生的福气”。1987年,温儒敏的博士论文《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通过答辩并得到较高的评价,第二年正式出版。这是第一本系统研究新文学现实主义的专著,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写作风格,尤其是新颖的比较文学视野,受到学界的关注与好评,1990年获得首届全国比较文学书籍一等奖。
1982年,温儒敏和钱理群、吴福辉、王超冰合作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下称《三十年》)在《陕西教育》连载,后经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印刷数次,得到出乎意料的好评。1997年,温儒敏就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大力推进教材出版,就把上海出的《三十年》版权拿回北大出版社,经过几乎是“重写”的修订,1998年全新的北大版《三十年》面世。该书陆续被推举为“九五”“十一五”重点教材,还获得行业内看好的“王瑶学术奖”。2016年9月这本书第二次修订,又做了不小的修改。至此,《三十年》已经印刷50多次,印数达130万册。
提出“守正创新”,成为北大中文系办学宗旨1999年,温儒敏回到北大中文系就任系主任。他一边教书做研究,一边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9年。当时,温儒敏鲜明地提出以“守正创新”作为中文系的宗旨,强调中文系的基本格局不能大动,特别是几个古字号的“王牌”学科,要保持特色,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学科分支。
如今,“守正创新”已经成为北大中文系办学的宗旨,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心中。最近,北大校长在《人民日报》发文谈如何向一流大学迈进,其中标题就采用了温儒敏当年提出的“守正创新”。
最近十多年,温儒敏除了专业研究,把相当部分精力用在语文教育的研究与组织工作上。2003年,由温儒敏牵头,朱寿桐、王宁、欧阳光等全国十余所大学学者合作编写的《高等语文》教材出版,打破了以往单纯的文学作品加讲解的结构模式,而是选取25个涉及文史哲及自然科学的专题,通过引导阅读、思考、写作的“三步曲”,给授课老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教材出版后在教育界反响强烈,引起过关于大学语文“命运与出路”的讨论。
更加值得提到的是新的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2012年,教育部聘任温儒敏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以人教社编辑为主,从全国调集数十位专家和特级教师,历时4年,编纂一套全新的教材。目前,这套中央直接过问的“部编本”教材已部分在全国投入使用,今后数年将成为全国统编的语文教材。温儒敏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一遍一遍地改,可谓呕心沥血。
“接地气”的学问家
温儒敏是一位“接地气”的学问家。2011年9月,刚刚从北大退休的温儒敏来到泉城济南,被山东大学特聘为“文科一级教授”。在与山大的黄万华、贺仲明、郑春等教授谈起现代文学的研究状况时,针对文学研究“陈陈相因”等问题,温儒敏提出“文学生活”的概念,希望将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与消费纳入研究视野,为学科建设拓展一个新生面。他的提议得到山大同仁的认同与支持。
“文学生活”提倡关注文学的“民生”,拓展了新的研究唯独,是有学术突破意义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学界的注意。2012年,温儒敏为首席专家、以山大文学院为主体的学术团队申报的课题《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如今,温儒敏年逾七旬,桃李遍天下,依然在教育的第一线耕耘。他对现当代文学的悉心研究,对语文教育的理性探索,所发出的声音常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但温儒敏不是“学术明星”,他始终看重“澹泊敬诚”4个字,希望扎扎实实做学问,不蹈空,最好还有些建设性,能与人生社会紧密关连。
【来源】《传记文学》
【作者】王彬 刊发时有删节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