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痛心!曾经的“亚洲之王”,却屡陷债务危机 | 珠海中富和三个“父亲”的故事

南方+ 记者 沈梦怡2017-04-14 13:25

A股上市公司,珠海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中富”)的债券违约事件又有新进展。

3月28日,本是“12 珠中富 MTN1”中期票据到期的日子,应兑付本息6.29亿元。但由于资金未及时到账,公司宣告违约,承诺将于4月26日前偿还全部本息。

4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先归还应付债券利息 3894 万元,剩余5.90 亿元的债券本金则仍在筹集中。

这已是珠海中富第二次债券违约。2015年,其通过延期,最终成功自筹资金解决了危机。但此番能否兑现承诺,目前看来尚有悬念。

此外,资料表明,珠海中富继2015年亏损6636.21万元之后,2016年前三季度续亏7914.69万元,并预计2016年亏损5.5亿元至6.5亿元。

这意味着,刚于去年4月撤消退市风险警示的珠海中富,极有可能再度被警告。

尴尬的处境,与珠海中富的“王者”地位格格不入——作为曾经“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的PET饮料瓶生产基地”,巅峰时期,你喝的每一瓶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都有60%可能出自于它。

从资本纷纷入股的优质企业到深陷债务危机的问题企业,这些年,珠海中富究竟发生了什么?

十年间,两换控股股东,资本市场的游戏中,谁是刀俎,谁又是鱼肉呢?


主角简介:珠海中富,生于1990年,非典型“90后”,主要从事碳酸饮料、热灌装饮料、饮用水和啤酒包装用PET瓶、PET瓶胚、标签、外包装薄膜、胶罐、纸杯的生产与销售,同时为企业提供饮用水、热灌装饮料代加工灌装服务,主要客户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乐百氏、怡宝等饮料生产企业。目前,正遭遇恼人的“中年危机”。


黄乐夫,1942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县一个渔民家庭。40岁那年,他成为珠海湾仔工业公司总经理;次年,湾仔工业公司更名为珠海中富工业集团(下称“中富集团”)。

1985年,黄乐夫发现了PET包装瓶的商机,创办了中富瓶厂,并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达成合作。1988年,中富瓶厂施行股份制改革,中富集团以资产折价入股,获得股份公司57.83%的股份。

那一年,中富瓶厂产值已达1.2亿元,成为珠海第一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

1990年,中富瓶厂正式更名珠海经济特区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中富”)。6年后,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作为集团实际控制人,黄乐夫直接持有中富集团22.79%的股权,同时间接持有中富集团第一大股东中富集团工会委员会超过50%的股权。

这是珠海中富发展的黄金期:经过一系列扩张和改制,中富迅速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制瓶企业,其生产的PET饮料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60%,成为中国乃至东南亚最大的PET饮料包装生产基地。

但资本的迅速积累,也使得创业者的心态出现了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6年期间,珠海中富大额收购中富集团资产,并转让旗下公司、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业给中富集团,同时与中富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常年保持大额的关联购销。

2000年开始,珠海中富彻底告别了二位数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急剧攀升。而与之相反的是,2004年,黄乐夫以2.7亿元的财富登上当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

2005年,珠海中富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在此次改革中,中富集团持股比例降低至34.87%,但其持股却由以前的非流通股变更为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

这为黄乐夫的彻底离开创造了条件。

2007年10月,欧洲最大私募基金之一CVC通过旗下的亚太基金设立了多达4层的境外控制公司,最终由亚洲瓶业(香港)有限公司从中富集团买入29%的股权,作价16.5亿元,成功入主珠海中富,并掌控董事会。

随后的两年里,中富集团将剩余的股票抛售殆尽。

一号养父:CVC资本,掌权时间2007.10—2013.4

人物简介: CVC是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和投资咨询公司之一,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卢森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从结果看,擅长资本运作的CVC显然不是合格的实业家。

在CVC掌管公司的5年间,饮料行业日渐疲软,转型较慢的珠海中富经营始终不见起色。2012年,珠海中富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净亏损1.81亿元。

但CVC显然留了后手:入主珠海中富的同时,CVC利用关联公司BPI、BP等棋子,将珠海中富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非上市关联企业等一并纳入囊中。

2012年9月,珠海中富公告,拟以8.85亿元的评估值收购46家控股子公司及2家间接控股的孙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溢价达50.01%。这48家公司中,13家2011年亏损,20家2012年上半年亏损。

高溢价收购子公司,且交易方BPI同为受CVC资本实际控制的公司,这一“壮举”引来了业界的广泛质疑。之后,珠海中富将交易价格由8.85亿元下调至5.9亿元。

据资料记载,在股东大会上,有关议案受到小股东的强烈抵制,反对票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东所持股份数15%。但最终该项收购案仍得以通过。珠海中富直接或间接持有以上48家公司100%股权。

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2013年,珠海中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79亿元,此数据是2012年的18.7倍。当年,珠海中富净利润录得-11.87亿元的历史最高亏损额。

这笔“不同寻常”的交易也引来了证监会的注意。

2013年8月2日,证监会对珠海中富下发立案调查通知书。结果显示,在此收购案中,珠海中富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资产评估机构北京恒信德律未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涉嫌违法违规。随后,证监会责令珠海中富改正,给予珠海中富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但此时的CVC已获益匪浅,决心弃子而逃。

2014年3月,亚洲瓶业将其持有珠海中富11.39%的股权,转让给深圳市捷安德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捷安德”),对价3.49亿元。剩余股权,则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殆尽。初步统计,6年时间内,CVC从珠海中富套现超28亿元。

另一边,讽刺的是,由于连续两年巨亏,2014年5月,珠海中富股票被施以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随即变成“ST中富”。

二号养父:捷安德,传言实际控制人为李勇鸿,掌权时间2014.3—至今

人物简介:工商资料显示,捷安德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唯一股东是自然人刘锦钟,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李嘉杰。根据公告披露,2011年至2013年,捷安德净利润分别为-26.16万元、-22.90万元、187.48万元。除此之外,这家公司鲜有公开资料。

与黄乐夫交给CVC的牌相比,捷安德接手时,珠海中富已经是一副名副其实的“烂牌”。

为改变现状,入主珠海中富后,捷安德在一年半时间内7次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但均告失败。最近的一次,珠海中富拟接手一家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公司了,也无疾而终。

但也有相对较成功的时刻。

2015年5月28日,珠海中富2012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到期,但公司仅能够按期支付利息3115.2万元和本金20650万元,占全部本金的35%。

不过,剩余的未偿还本金,延迟至2015年10月27日得到圆满解决。其间,珠海中富通过储备土地作为担保,取得了还本付息所需资金,将逾期本息全部兑付。

“我们是A股市场第一家通过自身能力筹集资金解决债券违约问题的上市公司,其他违约的公司债券都是通过外部的介入来解决。”彼时,珠海中富工作人员曾这样对媒体表示。

这让许多股民对捷安德抱有较高期待。在“珠海中富”的股吧中,有关捷安德背后资本的猜想是长盛不衰的话题。其中,李勇鸿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据《上海证券报》此前报道,李勇鸿曾在二十年前,参与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千万元的庄园案。在销声匿迹10多年后,他开始出没于国内资本市场并违规遭罚。2016年,他牵头成立神秘财团要将AC米兰俱乐部收入囊中。最新消息显示,该交易已完成。

AC米兰俱乐部主席贝卢斯科尼(左)与李勇鸿(右)AC米兰俱乐部主席贝卢斯科尼(左)与李勇鸿(右)

操盘手到底是不是他,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工商信息查询得知,捷安德已于2016年9月29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一条失信纪录。同时,其所持有的珠海中富的股份全部被质押, 且全部被司法冻结,共有 11 单司法轮候冻结。

这意味着,一旦进入司法拍卖环节,珠海中富的控股权极有可能再度易主。

风雨飘摇中的珠海中富,还能重获生机吗?

2008年7月,董事长管文浩辞去董事长职务;

2008年12月,黄乐夫之子黄朝晖辞去总经理职务;

2009年2月,董事长陈斌辞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职务;

2012年1月,董事长GaryJohnGuernier辞去董事长、董事职务;

(2012年-2015年  陈志俊)

2016年6月,宋建明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总经理职务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2017年2月,刘锦钟辞去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董事长;

2017年2月,聘任张海滨先生为公司总经理。

加载全文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