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里水过年玩得最嗨的一条村,也是粤剧名角半日安的故乡……各位街坊朋友大家好,给了这些TIPS,你是否已经猜到本期是哪个村居要与大家面对面呢?
没错,里水君今次要为您开扒过年热辣“跳火光”的——赤山村!它有着怎样的过往辉煌,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村居简介
风风雨雨三世纪
光辉事迹数不清……
赤山,位于里水镇西北面,占地0.86平方公里,下有4个自然村:谢溪、福南、福西、赤山。赤山1684年建村,至今已历经332年历史风雨的洗礼,2015年,赤山村被评为“佛山市宜居村”,2016年底,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卢展途 摄
把时间轴往前拨三个世纪,便是宋代,赤山又为何得此名?开村之初,赤山曾名为积富冈。后又称为赤火岗,因村后山岗泥土呈赤红色,有“赤艳显光荣,山高仙灵气”之说。明代万历至清末宣统历代南海县县志记载皆为赤火。
万历版《南海县志》中对“赤火”村的记载
康熙甲子年(公元1684年),克修公编纂的第一版李氏家谱中称之为赤冈。清代道光年间,村中古庙重修,名为赤山古庙,此后该庙见于县志,赤山之名即源于此。
同治版《南海县志》地图上标记的赤火岗和赤山庙
历史溯源
赤山曾经有八景
还有一部至今未修缮好的家谱
常听羊城八景的说法,其实啊,赤山也曾有自己的“赤山八景”:大路归牛、花园游船、灯笼晚望、贫婆弄笛、双榕拱庙、朱洲日落、围花赏月、大石敲棋。
赤山八景浮雕
只是如今这八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事物变迁,许多已然不见,但偶尔经过的水牛和祠堂中老者的对弈,古庙原址旁依旧繁荣的榕树等依然能管窥一二当年的风光。
祠堂中下棋的村民
和八景一样不复返的便是那长辞于世的先人。若要追根溯源,还需得从家谱查起。赤山村现存光绪二十四年所修李氏家谱一部,该家谱为康熙甲子年首次编纂,现存这部已经是第六次增修版。根据李氏家谱记载,赤山李氏始祖为李文举公,为躲避元乱,于宋末由南雄珠玑巷南迁至赤山。
李氏家谱
从1684年建立家谱以来,至1898年的214年间,进行了有效增修五次,最后一次增修,己传至十九世次的业字辈了,而最后一次增修距今己是100多年,即三、四代人了。本来家谱中的条例有规定每隔30—50年增修一次,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赤山李氏家谱克修公所撰序
名人轶事
物宝天华、人才辈出
出了三位武将军,还有粤剧名丑半日安
刚走入赤山村,便会看见一排古建筑,将军第、御夫李公祠、天復李公祠等祠堂一字排开,它们也无声地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兴旺以及那光辉的岁月。
不如咱们就以一间间数过去,来盘点赤山历史上的精英才干,如何?将军第和御夫李公祠,是赤山李氏家谱第一版的编者李圣龙将军的府邸和祠堂。
李圣龙,字克修,号御夫,生于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二月,为天復公长子,年少时曾于雷州习武,之后考中康熙壬子年(公元1672年)殿试三甲第53名进士。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李圣龙诰封为明威将军,为正四品,深受军民爱戴。
是谁这样好福气,有李圣龙这么有出息的儿子?若你知道答案,一定会感叹“虎父无犬子”。没错,正是李天復。据家谱记载,天復公不仅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聪慧好学,心胸开阔,还在清初藩王的暴政下,不怕艰险,站出来仗义疏财、处理纷争,保护、帮助乡人,使赤山村人不至于流散各处,村子得以保存。
当然,还出了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长佛山名人戴鸿慈,也为其七十二岁大寿写过祝寿文的清奉政大夫武功将军李堰生,可见名望之高。
族谱中记载戴鸿慈为李堰生撰写的寿文
除了政界,赤山在文艺界也红极一时。近代生于1906年的南海里水赤山村人粤剧四大名丑生之一的半日安,原名李鸿安,便是赤山村人。半日安的艺名出自他的师父马师曾之手,取自诗句“君子难求半日安”。
半日安
半日安十分擅演丑生,所扮演角色中的男女忠奸,都能活灵活现,与廖侠怀、李海泉、叶弗弱并称粤剧四大名丑生,曾参加主演《归来燕》、《甜言蜜梦》、《冤枉相思》等,而半日安虽在剧中忠奸皆能完美诠释,但现实生活中的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用义演支持抗日,宁吃菜根也不愿与日伪献媚。
为怀念半日安,富寿公园搭建有半日安戏苑
而著名音乐人黄霑也和赤山有那么一段“渊源”。黄霑的母亲李达萍便是赤山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寇攻陷香港后,年幼的黄霑便随母亲来赤山投靠外婆,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霑才随家人又迁居广州、香港。九十年代,冯植先生在与黄霑先生的访谈中,黄霑也表达了对赤山的怀念,也提到了曾在赤山村参加过“跳火光”的活动。
那么,跳火光到底有多令人念念不忘呢?
文化习俗
除了热烈跳火光
赤山过年嗨够七日……
讲到赤山,不得不提“跳火光”。每年正月十五,赤山人都摩拳擦掌准备要“跳火光”,近些年,里水人也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同样对这个刺激的传统习俗跃跃欲试,赤山元宵“跳火光”的传统俨然成了一张“名片”。而这项挑战心跳的习俗,也已被纳入了南海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跳火光传承人之一李义
话说回来,这火光为何而跳?相传很久以前,赤山曾出现过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饥寒交迫。村民为求老天保佑,遂生火取暖过冬,后来演变成燃烧大火堆驱除邪毒,祈求风调雨顺、身体健康,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欢聚的“跳火光”习俗,至今已有300年历史。
其实,在赤山过年别有一番滋味。赤山村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晚,历时七天,将过年、过元宵节和祭祀主帅公合而为一,在这七天里,赤山人要游神、拜“神地”、送船、行符派将……可以说是忙得很,也热闹得很啊!
祭祖
围桌吃筵席
热闹到什么程度呢?大家都说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但在赤山,还要有正月十六来场“安可”才肯罢休!除了争前恐后抢炮头,便是投灯最有看头了。灯笼上会写着如意吉祥之语,如丁财两旺,福禄寿全,五谷丰登,水陆平安,金玉满堂等等,丁财两旺是头灯,福禄寿全是尾灯,两灯都挂上红布,投得者要点亮灯笼,人们会敲着锣鼓把灯送回家,是为送灯。
其中,水陆平安的灯笼,可是很受经常在外飘泊的游子青睐的,相传曾有一年半日安(李鸿安,粤剧名丑演员)吩咐亲属务必投下,结果投出3000斤谷的天价。
2016年投灯资料图
村颜村貌
赤山人民会场焕新颜
村庄颜值大提升
作为有着三百多年烙印的古村落,赤山有过荣光,也有过落寞。赤山古庙、大宗祠、昭槐祖祠、斯成祖祠于1957年先后被拆毁,就连赤山人民会场也曾只剩下断壁残垣……
未修缮前的赤山人民会场
但如今你到赤山来,你会重新被这座苏联风格的会堂建筑所折服,在经历了几十年岁月的洗礼后,赤山人民会场依然威武屹立,并且可以说是“跳火光”时的最大地标!
里水近年来正积极实施“公园化战略”和“美村计划”,除了对赤山古建筑进行修复以外,还建起了好几个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公园,闲暇时光在公园里,总能看见在这里谈天、散步的村民。
赤山公园全景
福南公园 叶炯熙 摄
福西公园 郭振邦 摄
就连村内的环境,也都变得越来越好了呢~
时代变迁 李家星 2013/2014年拍摄于赤山
街坊们,你对赤山村又了解多少呢?下一期你又期待与哪个村居见面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啊~
资料来源:赤山村、里水文化站
梦里水乡微信编辑小组整理
回复关键词看干货
跳火光 | 招聘会|里水创4A
身份证 | 港澳通 | 保障房 | 通行证
流潮花海 | 贤鲁岛 | 展旗楼 | 里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