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潮 南 在 线” 听潮南声音
“创文强管”是人心所向的善举,但“拆”与“建”都需要大笔资金。钱从何而来?事在人为!同为集体经济薄弱的基层村居,潮南区仙城镇仙门城社区就有高招——积极发动在外乡贤捐资5000多万元支持家乡修路建广场,“一碗水端平”铁腕治乱,社区面貌日新月异。“乡贤捐的钱,一分一厘都要用得其所。我们‘两委’只管拆违及协调,不插手钱的事,乡贤捐款都由社区慈善理事会负责监管。我们凡事出自公心,动作迅速有成效,乡贤看在眼里,自然乐意支持。”汕头“最美创文人”、仙门城社区党委书记赵元廷一语道破“天机”。
(仙门城社区公园俯瞰。)
社区规划引领“拆建并举”
地处大南山北麓的仙门城社区由8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常住人口近3.1万,据说是全国人口数排名第二的村居。人口众多、乱搭乱建现象较突出是这里的特殊乡情,怎么拆、如何建是大有学问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区、镇两级党政的重视支持和区规划部门的协助下,仙门城社区邀请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分院对社区进行规划与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再以社区整体规划图为指引,科学有序地开展拆违和建设,有效防止了盲目性和随意性。社区负责人先后前往广州、深圳和福建等地,向在外乡贤介绍家乡开展创文强管工作的情况和建设发展思路,得到了乡贤的赞赏和支持,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家乡公益事业。
一视同仁破解“拆违难”
仙门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赵林贤,原来在新星自然村城南路旁的住宅门前搭建了一处近200平方米的临时建筑,作为自家的庭院使用。“创文强管”工作开展后,他主动将门前的临时建筑拆除,带头还路于民。虽然为此损失了几万元,赵林贤却十分坦然:“我作为社区干部,如果自己不带头,群众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拆除违建?”
拆除违章建筑必然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有阻力在所难免。社区“两委”坚持宣传先行,通过有线广播、宣传栏及致村民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上级开展创文强管工作的部署和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居环境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减少拆违阻力。对某些思想不通的村民,“两委”干部主动上门,耐心陈说利弊得失。社区坚持干部带头、一视同仁,要求“两委”干部如自己或亲友涉及违章建筑必须带头自行拆除,否则一律先行停职,再呈报镇委、镇政府处理。
半年多修建15条“康庄道”
在前期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仙门城社区集中时间、人力和机械,对陈仙公路仙门城路段、伯翘大道、城南路和友北一路、二路、三路等主次干道分批实施强力整治,拆除了一大批存在多年的违章搭建物、灰窑和旧厕池,彻底清理乱摆乱卖行为,切实还路于民。
在近5个月时间里,仙门城社区先后组织整治行动32场,出动1500多人次,强制拆除违章建筑391宗共5800多平方米,促成自行拆除违章建筑1103宗共1.3万多平方米,清理违章乱设广告牌651块,辖区面貌焕然一新。
(新修建的道路四通八达,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出入。)
3月31日上午10时许,春雨潇潇,记者来到仙门城社区东门外,一个占地面积14亩、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公园映入眼帘。据社区干部介绍,这里原来垃圾成堆,旁边的河涌长满水浮莲,附近村民皆掩鼻而过。去年创文强管工作启动后,社区组织力量清运垃圾、平整土地及打捞水浮莲,着手建设文化公园。仅两三个月时间,公园就于今年春节前完工投入使用。公园四周全部铺筑水泥路面,园内配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牌匾灯饰、花圃树木、绿道亭榭和健身器材等,每天都有数百名居民前来休闲健身。“今年我们社区每个自然村都要配套建设一个休闲广场,让村民有个活动的好去处。”赵元廷表示。
(仙门城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公园。)
站在新联自然村修建一新的东新路上,你很难相信几个月前这还是一条宽仅3米、路旁杂草丛生且垃圾随处可见的泥土路。现在,这条长约850米的主干道路已拓宽至8米,全程铺设水泥路面,种植景观树并配套路灯、中国结和石椅,路旁河涌疏浚后砌筑了两侧石篱,4个自然村的村民畅行无阻,纷纷竖起大拇指。在仙门城社区,像这样的“从无路到有路”(打通断头路)、“从小路到大路”、“从泥土路到水泥路”,去年以来已修建了15条,今年还计划新建续建伯翘大道等6条道路。
来源 | 汕头特区晚报
编辑 | 线线君 责编 | 在线主编
在这里 看懂潮南
©“潮南在线”官方微博欢迎投稿 | stcnxwb@163.com
/ 转载请至后台咨询 /
活力潮南 健康潮南 文明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