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为我国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是万物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那么在清明节期间农事操作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清明农事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稻田
△花生苗
清明节气虽已进入四月,但天气仍然变化不定,时有寒潮过程出现。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此时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排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也要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防寒防冻工作。
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
作物进入生长关键时段,应加强作物的田间肥水管理,要特别注意做好作物田间的清沟排水;
油菜已进入花期,根据油菜的需肥特性,要加强施肥管理;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果树已进入开花坐果期,根据果树的年龄的大小适当进行疏花、疏果,坐果期更要注意果树的追肥和浇水;
“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清明农谚
我国古代流传至今关于清明的农事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时阴时晴,无论扫墓、踏青、春耕,农业君提醒你都要注意天气变化,为出行和劳作做好准备。
来源:广东农业
编审:刘强
编辑:方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