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文明史》中说:“每个社会、每种文明,都依赖于经济、技术、生态人口等方面的环境。地理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找到最缓慢的,结构性的真实事物,并且帮助人们根据最长时段的流逝线路,来展望未来……因为物质和生产条件总是在决定文明的命运上起到一定作用。”历经沧海桑田,从海岛世界一步步发展而来的香山地区,其境内古驿道的形成与演变,正是在庞杂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背景互相交织下形成的一个历史见证。
香山—中珠澳三地古称
远古时代的香山是珠江出海口伶仃洋上的岛屿,自然环境相对独立。北宋地理学家乐史(930-1007)所著《太平寰宇记》记载:“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文字中的县南,是指东莞县的南边,香山就是今天的五桂山及其支脉凤凰山。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由东莞县所辖的一个镇升格为县,成为广东最早的海岛县,“香山”开始成为中山、珠海、澳门三地古称。
山海相隔但凭水路舟行
嘉靖二十七年(1548)修篆的《香山县志》记载:县城东南山陵,西北水泽,设治于屿北,而四围皆海,居然一小蓬岛也。但这一时期冲积平原在继续扩大,形成的陆地被称为“东海十六沙”。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有“广东徐霞客”美称的屈大均,在其所著《广东新语》中曾记载“古时五岭以南皆大海,故地曰南海。其后渐为洲岛,民亦藩焉。东莞、顺德、香山又为南海之南,洲岛日凝,与气俱积,流块所淤,往往沙坦渐高,值芦积土,数千万亩膏腴,可趼而待。”在漫长的地理形制演变过程中,香山地区有限的平原一直被海洋、高山阻隔,百姓的出行非常不便,由香山县城前往四境及县外都是沿水路舟行。
澳门开埠促进经贸繁荣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原为香山境内的一座小岛,后因珠江三角洲成陆加快成为半岛。澳门在明清时期属于香山县恭常都,时称“濠镜澳”、“亚马港”、“澳门”。康熙《香山县志》云:“澳门一岛,状如莲花,香山尽处,有路名关闸砂,直出抵澳,若莲花茎焉。”
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海洋环境优势,澳门在明中叶已是诸夷贸易之所,商船往来频繁。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居留和贸易,澳门迅速崛起为商贾云集、颇具规模的国际贸易中心。嘉靖末年,澳门不仅成为中葡贸易的中转站,而且是葡萄牙与日本、东南亚和印度的商业贸易枢纽,开始进入繁荣的上升时期。至清朝初期(1664年),随着珠江口泥沙的大量淤积和长时间的围海造田,香山田地的面积逐渐扩大,石岐以北与顺德和番禺大陆连成一体,形成大面积的可耕农田。尤其是香山县城东部、南部与澳门水路相接的恭常都、谷字都等地,农田和墟市飞速增长,人群交往与经济交流日渐活跃。
交往频繁催生路陆成型
澳门在政治上属香山县管辖,与香山县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由于山川海面的阻隔,香山县城到澳门通行困难,全凭水路,难以满足香山县城到澳门的交通往来需求。万历中期,在率先成陆的香山县东部开始出现途径凤凰山脚往来香山县城与澳门的陆路,即东干道,而我们今日所称的“岐澳古道”,即路陆南干道,要到清初方才成形。康熙《香山县志》卷一《舆地·形胜》记载澳门经关闸陆行120里至香山县城:濠镜澳:陆行百二十里可至,设关焉。”同卷《舆地·县全图》清楚描绘出一东一南两条香山县城外来澳门的陆路主干道。南干道自南门桥出发,经迳顶—雍陌—唐场—前珑—古霍(今中山古鹤)—介涌(今珠海界涌)—南大涌—翠眉(今珠海翠微)—香山寨—白石村,过关闸抵濠镜澳。东干道由东门出发,经北丫,再分南北两路,北路濠头—张家边—大环—小隐—麻子—南朗墟—涌口村—崖口—盐田—北山;南路官花—三角塘—白叶林—山窟;两路交汇于下栅,复经东岸—唐家—鸡拍(今珠海鸡山村)—吉大村—香山寨—白石村,过关闸抵濠镜澳。
开放贸易繁荣岐澳古道
从南门桥出发经迳顶的岐澳古道,虽迳顶一段较为难行,但其余路段比较平坦,用时甚至比东干道更便捷,仅需一日便能自香山县城抵达澳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员、资金、货物开始通过岐澳古道在县城石岐和澳门之间流通。康熙十八年十二月,朝廷开放内地与澳门的贸易,据李士桢《抚粤政略》记载:“澳门夷人与内地商人,各将货物俱由旱路挑至关前界口,互相贸易”、“其外来船只到粤洋货,及商民货船到香山县,俱由旱路运至界口贸易”。正是在这种商贸模式的影响下,岐澳古道成为官府主导修筑、官民共享,尤其是香山县城、香山县南部与澳门商业往来的官道。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七年(1857),岐澳古道得到重修,今五桂山石莹桥云迳顶残存的古道遗迹,由花岗岩石条铺砌,路面规整用料考究,据考证可能是清咸丰七年重修的路面。一直到民国初年,岐澳古道同沿袭康熙年间走向的东干道,构成香山县东南诸乡同香山县城和澳门最主要的交通道路,岐澳古道更是使用最频繁的主干道。珠海境内的其他两条路陆古道:长南迳古道与凤凰山古道,均南北向穿越凤凰山,继而汇聚于“岐澳古道”通往澳门,是古时珠海本地群众去往澳门谋求生计的主要通道。可以将之称为岐澳古道的支线。
社会变迁完成古道使命
民国十六年(1927),中山人郑芷湘、郑礼卿、吴梅一等人发起修筑以东干道为主体从县城石岐直通澳门的“岐关车路”。最后第五期岐关西路工程舍弃岐澳古道的传统走向,自县城石岐镇南下至东林山华佗庙、沙岗、北台,再由北台经湖州、深湾、三乡马迳到萧家村,接通岐关东路。民国二十五年(1936),岐关车路全线通车,岐澳古道、长南迳古道、凤凰山古道完成其历史使命,逐渐退出道路交通的舞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古道悠长见证时代风云
回顾历史,自晚清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重要时期。地处华南沿海又毗邻伶仃洋的香山地区成为广东经济文化最发达、开风气之先的区域。大量的人群、商品经由岐澳古道流向澳门甚至海外,新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也经由岐澳古道进入香山,由此不仅孕育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香山买办,还出现了勇于走向世界的海外移民与近代留学生群体,香山境内几条古道正是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见证。从这些古道上走出了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中国民族工业第一人唐廷枢、中国第一个百万富翁侨领陈芳、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西医在中国 “传播与发展的奠基人”黄宽、著名的买办会同莫氏家族……因此,香山境内古道不仅是本地群众来往澳门的通道,更是香山地区甚至更广阔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群众走出国门,放眼看世界的一段旅途;是近代中西交往与香山开风气之先的见证。
(葛慧蓉,系珠海市规划设计院高级规划师)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