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复旦大学的一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学生手被炸伤,消防队接报后于当晚23时45分处置完毕。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隐忧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现实生活中的消防安全!
事件回顾
复旦实验室爆炸一本科生受伤
化学系叫停所有实验
3月27日晚,上海消防接到报警称,复旦大学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现场一名20岁男性伤及双上肢。28日上午,复旦大学新闻中心向南都记者证实此消息,并称接到学生的报警后,安保队员和院系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受伤学生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目前,伤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暂时稳定。
伤者左手大面积创伤,右臂骨折
发生爆炸的实验室位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化学西楼。
多位该校化学系学生向南都记者回忆,27日19时许,他们在楼内听到了轻微的爆炸声,随后二楼一间实验室发出烟雾报警的声音。
一份被多位学生证实的院系内部通知显示,19点48分,接到学生报警后,化学系值班的肖师傅和保卫处安保人员最先到达现场,发现熊焕明老师负责的209实验室一名学生手部严重受伤。19时58分,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将该名学生送往医院救治。
经该校化学系核查,当晚有2名本科生在209实验室工作,受伤学生为三年级本科生,在处理一个约100毫升的反应釜过程中,反应釜发生爆炸,学生左手大面积创伤,右臂贯穿伤骨折。经现场排查,除发生爆炸的反应釜以外,现场尚遗留同批未处理反应釜两只,为避免再次发生意外,通知消防防爆专业人员予以处置。
@复旦大学 在微博发布公告
同系学生:实验系常用方法
"这次出事的是一个高温高压反应"。一位该系三年级女学生告诉南都记者,合成反应温度一般都比较高,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操作失误或仪器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爆炸)"。
至于爆炸原因,该校党委宣传部方面回应南都记者时称,有待进一步调查。随后,一位值班的老师也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尚无详细实验记录,无法推断事故具体原因。
学校要求各课题组进行排查
28日上午11时许,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一名医生向南都记者透露,受伤的学生当晚被送至该院急诊室,系20岁左右男性,伤及双上肢,目前生命体征暂时稳定。
南都记者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悉,已接到学校紧急通知,化学系从28日起全面停止实验,安排各课题组进行安全排查,实验室恢复使用的时间待定。
化学系方面表示,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该系将依照《化学系科研、教学及办公场所安全管理条例》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表示将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整顿,本科生进实验室工作前课题组应加强安全教育,同时在导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实验室爆炸,真不是闹着玩的
案例回顾
实验室中的任何一个隐患,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近年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件频繁发生。
2016年9月21日,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一名学生受轻微擦伤,暂无教师受伤。
2015年6月17日下午16:30分左右, 苏州大学物理楼二楼实验室在处理锂块时发生爆炸,苏州消防调集7辆消防车参与救援,无人员受伤。
2015年12月18日10点,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后被确认身亡。
清华实验室爆炸图
2015年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淮北矿务局朱仙庄矿中学的实验室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教师受伤。
2015年4月5日中午,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致5人受伤,1人抢救无效死亡。
2013年4月30日上午9点左右,南京理工大学校内一废弃实验室拆迁施工发生意外爆炸,4名工人2名重伤,2名轻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1年12月7日上午11点左右,南开大学一名女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手部严重受伤。
化学实验室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腐蚀及灼烧事故
强碱、强酸和某些强腐蚀性物质与水或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大多会产生具有强腐蚀性的烟雾,而吸入粉尘、烟雾等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同时,强碱、强酸以及一些有毒试剂等接触皮肤或裸露的局部器官也会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处理不及时往往可能引起组织或器官坏死,留下伤痕。灼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是最常见的事故。
例如:眼睛内溅入碱金属、溴、磷、浓碱、浓酸等化学药品或其他具有刺激性的物质时会对眼睛造成灼伤;酸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灼伤,如氢氟酸能腐蚀骨头、指甲,滴到皮肤上会形成难以治愈的烧伤。
2
火灾及爆炸事故
较大的化学实验室事故大部分都是火灾性事故,主要跟化学实验室的特点有极大的关系。化学实验室存放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多具易燃性,这些物质遇到火源很可能起火燃烧,由于大量使用可挥发性的可燃物质,特别是有机溶剂,也是容易引起火险或火灾的常见事故之一,有机溶剂通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蒸气可以飘移到较远的地方,如果接触到火种,顺着蒸气燃烧,会导致液体着火。
爆炸性事故多与火灾性事故相联系,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多是一些易爆、易燃的物质或它们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在一定压力和热的作用下突然爆发,造成爆炸。另外也有一些用电设备及线路老化陈旧存在事故隐患,使不慎泄露的易爆易燃物品,遇火引起爆炸。
3
中毒事故
化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药品几乎都有一定的毒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中毒事故。
中毒事故一般又可分为两类: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一般不容易引起重视,很多症状都是要在中毒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通常为几天或者几个月,有的甚至若干年以后。中毒的症状很难察觉,多数为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失常等,通常会未老先衰、早逝。急性中毒通常是误食、吸入或是体表吸收到了有毒物质。误食一般是实验者在实验室饮食、利用实验室的冰箱存放食物或离开实验室未及时做好个人卫生。吸入毒害是最常见的吸毒方式,化学实验室的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等形式被吸入,另外还有体表吸入。有毒物质还可以以气体、液体的形式被皮肤吸收,造成皮肤受伤。
实验室里的易燃易爆物品需警惕
爆炸性药品:迭氮钠、四硝化戊四醇(泰安)、硝化甘油混合炸药(胶质炸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环三次甲基三硝胺(黑索金)。
液氮:温度升高或者压强降低可引起爆炸。
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烃类气体、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 可引起爆燃。
金属钾、钠、白磷遇火都易发生爆炸。
遇水易燃:钾、钠、锂、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铝钠、磷化钙碳化钙(电石)、碳化铝、钾汞齐、钠汞齐、钾钠合金、镁铝粉等。
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强氧化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接触,如乙醇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
千万不要模仿以下危险动作
搬运钢瓶时气体钢瓶在地上滚动,或撞击钢瓶表头,随意调换表头,或气体钢瓶减压阀失灵等,钢瓶内压失衡可造成爆炸。
在使用和制备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不在通风橱内进行,或在其附近点火。
氧气钢瓶和氢气钢瓶放在一起,极易引起爆炸。
配制溶液时,将水往浓硫酸里倒,或者配制浓的氢氧化钠时未等冷却就将瓶塞塞住摇动都会发生爆炸。
随便混合化学药品。例如:镁粉混硝酸银,镁粉混硫磺,浓硫酸混高锰酸钾,醋酸混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重在预防
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危害十分严重,瞬间殃及人身安全。必须引起思想上足够的重视,为预防实验室爆炸事故发生,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定期做好实验室安全火灾医患检查,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处。
2、凡是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必须遵守实验教材中的指导,并应安排在专门防爆设施(或通风框)中进行。
3、在做高压、减压实验时,应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高压实验必须在远离人群的实验室中进行。
4、绝不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例如:高锰酸钾和甘油。
5、在点燃氢气、CO等易燃气体之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银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都会发生爆炸。
6、液氮冻存罐要轻拿轻放,保持直立,从中取细胞时动作迅速、遵守实验教材中的指导,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
7、如果发生爆炸事故,首先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送往医院急救,同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和水龙头,并迅速清理现场以防引发其它着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发了其它事故,则按相应办法处理。
危险的发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疏忽?操作不当?在实验室,你若操作不当,炸掉的可能不止一间实验室,还有可能是宝贵的生命,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注意化学实验室安全!
来源于:广东消防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