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农贸市场“大变脸”,市民乐享改造成果

韶关日报

图为改造前的坝厂市场。

第一批余下2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即将完成,第二批将有超过10个农贸市场列入改造计划,韶关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稳步推进中。与此同时,市场方加强了管理,城管部门加大了市场周边整治力度,市民购物环境正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坝厂农贸市场大变脸

“这个还是坝厂菜市场吗?简直认不出来!”不少初到坝厂农贸市场的市民都会为眼前的情景感到惊讶。明亮的灯光,平整的大理石地砖,宽敞的过道,摆放整齐的摊位,虽然门口还有些沙石没有清理,但市场整体环境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沙洲尾居民赵延良先生告诉记者,他有段时间没有来坝厂市场买菜了,在他印象中,坝厂市场总是与脏、乱、差连在一起。“地上总是湿漉漉的,泥沙、烂菜叶、尼龙袋等垃圾随处可见,过道上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各种车辆,市场里面又暗又窄,这就是以前市场的样子,没想到一个多月没见就变化这么大。”

“以前雨天在市场做生意都担心弄脏鞋子,现在环境变得整洁有序,呆在这里也感到舒心了许多。”在市场卖菜的杨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市场环境的改善让菜摊的菜也增色不少,“菜也看起来比以前干净卫生了。”

据该市场管理人员介绍,坝厂市场目前还在改造升级之中,已完成75%。由于市场没有多余的空地作临时摆卖点,所以只能采取边改造边使用的方式进行。完工的一半市场于上周开始投入使用,另一半则仍在改造之中。目前施工方已经增加施工人员,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工程进度,预计在4月份能改造完成。“现在市场还没有改造完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等改造全部完工后,坝厂市场将变得更加整洁、规范。”

图为改造完工后的坝厂市场(投入使用部分)。

升级改造按计划推进

坝厂市场的大变脸,只是韶关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城市提升计划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韶关首批有10个农贸市场列入升级改造计划,其中启明北市场、兴隆市场等8个农贸市场已于去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坝厂市场和十里亭则由于市场产权或施工图纸等客观因素造成改造的延迟。

今年春节后,这2个市场迅速展开升级改造工程。目前坝厂市场已经有一半完工并投入使用,十里亭市场也预计在本月底能完工。据悉,这10个农贸市场完工后,还需要进行验收与评估。

与此同时,第二批市场升级改造计划开始实施。目前已确认风采市场、中山市场、启明市场、武江市场、芙蓉市场、沙湖市场等超过10个农贸市场将列入第二批升级改造计划。

管理与整治同步进行

市场硬件基础设施完善了,市场管理也要跟上。记者在启明北市场看到,改造完成的市场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市场经营秩序井然,让人感觉好像进了超市。在市场大门口两旁的墙壁上整齐地贴着“启明北市场工作制度公示栏”和“启明北市场公示栏”,上面对市场管理人员、市场值班人员、保洁人员等工作职责以及市场卫生制度、市场巡查管理指引、市场水电管理规定等内容进行了公示。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公示了市场管理的各项制度,就是要严格遵照执行,做好市场日常管理工作,也欢迎广大市民监督。”该市场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商户规范经营,卫生及时清理,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市场周边整治同样不容忽视,在这方面效果比较明显要数一市场了。一市场周边原来都是老旧的房子,基础设施很差,乱摆卖现象十分严重,一直是韶关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但近期到过一市场的人都会注意到,不仅一市场里面的兴隆市场整洁有序,市场周边的商户经营也变得非常规范,特别是土特产一条街,商户占道经营的现象没有了,乱摆卖的流动摊档也减少了,地面也变干净了。

“以前大家都喜欢把商品摆在过道上,生怕错过了顾客,让街道变得拥挤不堪;现在大家都摆在店里面,生意也同样不受影响。”经营土特产的许老板告诉记者,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定,秩序规范了,环境变好了,生意也当然会更好。

据浈江区城管执法分局办公室主任唐优介绍,近期该局加大了对市场周边的整治力度,除了开展经常性的整治行动,坚决取缔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的行为外,还采取定人定岗,轮流值班的方式对市场周边进行规范管理,防止各种乱象反弹。

让市民乐享改造成果

副市长李欣在检查农贸市场工作中多次提到,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民生工程,要让市民切切实实地享受到市场升级改造的成果。他表示,市场升级改造让市场购物环境好了,但不能借机提高摊位的租金等费用,否则这些费用会转到消费者身上,增加市民生活的成本。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韶关实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中要求,市场管理方在市场改造完成后一年内不可上调摊档的租金,一年后租金则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是否上涨或下降,但不能借升级改造的名义提高租金。

【记者】袁少华 潘俊宇

编辑 李幔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