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三年坏三年,广西来宾甘蔗产业如何持久?

农财宝典
+ 订阅

来宾市是广西最大的糖料蔗产区之一,2000 年以来,无论是甘蔗种植面积还是蔗糖产量, 一直稳居全区第二,目前全市甘蔗种植面积220 万亩。从2005 年开始,来宾市甘蔗产业呈现倒“V”型发展,“好三年, 坏三年”成为当地甘蔗产业发展的常态。

正值甘蔗榨季,来宾的甘蔗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蔗农砍蔗、装车,然后运往当地糖厂。来宾市地处广西中部,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广西最大的糖料蔗产区之一,2000 年以来,无论是甘蔗种植面积还是蔗糖产量,一直稳居全区第二。目前全市甘蔗种植面积220 万亩,其中糖料蔗占99% 以上,主要分布在兴宾、武宣、象州、忻城等地。兴宾区作为来宾最大的甘蔗种植区,2015 年种植面积为136.6 万亩,占全市的70% 左右。

虽是收获的季节,但记者走在甘蔗地里,丝毫感觉不到丰收的气氛。兴宾区一位种了20 多年甘蔗的农户感叹: “这几年,甘蔗收购价格持续下滑,而农资产品价格却稳增不减,蔗农根本赚不到钱,再这样下去我也不想种甘蔗了。”

│经历30 载,五个关键发展期

甘蔗是来宾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2 年, 全市约有80% 的农户种植甘蔗,但由于长年连作、管理不当,甘蔗产量一直提不上去,再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使来宾甘蔗产业发展遇阻。

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是一个依靠甘蔗产业发展起来的小镇,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多年来都位居全国(乡镇级)首位。凤凰镇副镇长韦述介绍,在甘蔗产业辉煌的那几年,当地几乎家家种甘蔗, 甘蔗成了凤凰镇的代名词,每亩纯收入过千元的农户数不胜数,一座座“蔗楼” 拔地而起,甘蔗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甜蜜事业”。

但后来甘蔗产业一度跌到冰点,许多蔗农持续亏本,昔日的“甜蜜事业” 也变成了蔗农口中的“伤心蔗”。“特别是2008 年南方冻灾导致甘蔗产量大幅下降,不少农户纷纷改种柑橘、蔬菜等作物。”韦述说,去年9 月份受台风影响,来宾主要甘蔗种植区出现大面积减产,使本就低迷的甘蔗产业雪上加霜。

来宾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来宾市甘蔗产业共经历了5 个关键时期:1985/1986 榨季为起步阶段, 当时原料蔗产量24 万吨;1993/1994 榨季后高速发展,甘蔗产业进入腾飞期; 2002/2003 榨季后为稳定发展期;到了2007/2008 榨季,甘蔗产业达到高峰; 而之后几年逐渐步入低谷。

据了解,从2011/2012 榨季开始, 来宾甘蔗种植面积连续四年下滑,已由2012 年的268 万亩跌至220 万亩,减少48 万亩。

韦述告诉记者,目前全市主栽品种为新台糖系列,约占全市甘蔗面积的82% 左右,单一品种长时间大面积连续种植,使糖料蔗种性退化、单产降低、糖分下降,种植效益持续下滑。“甘蔗产业低迷不是来宾特有现象,整个甘蔗种植区都是如此。”

│政府扶持,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近几年,来宾市加大甘蔗新种的引进力度,桂糖系列、粤糖系列、柳城系列等品种越来越受到农户认可,甘蔗产业开始呈现上升势头。来宾市“双高” 糖业办主任李晨介绍,目前,来宾正逐步打造高糖高产的“双高”基地,计划到2019 年在全市范围内完成105 万亩“双高”基地建设,并通过引进新品种, 改善生产模式,逐步提高本地甘蔗单位面积产量。

目前来宾甘蔗的亩产仅为6 吨左右,而且由于环境条件及管理模式的不同,各地甘蔗产量各异。据了解,忻城、金秀等县地处山区,甘蔗种植面积较少, 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忻城甘蔗种植面积为10 万亩,金秀县仅为4.3 万亩, 由于干旱缺水,管理相对粗放,很多地方亩产仅在5 吨左右。而武宣、象州等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地相对肥沃,甘蔗亩产可达7 吨左右,有些地方甚至高达8-9 吨。“预计通过‘双高’基地建设可将甘蔗平均亩产提高到8 吨左右。” 李晨说。

砍工难求也是来宾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在兴宾区尤为严重。凤凰镇富尧村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韦正权介绍,两年前砍工价格仅为100 元/ 吨, 而现在已涨至120-130 元/ 吨,且经常一工难求,请砍工的投入几乎占了甘蔗全年投资的一半。

为加快甘蔗种植机械化的推广进程,解决用工难题,来宾市加大了种植补贴力度。记者从来宾市糖业办获悉, 自2016 年5 月起全市范围内逐步实施甘蔗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具体标准为: 甘蔗机种每亩补贴20 元,整杆式甘蔗机收每亩补贴150 元,切断式甘蔗机收每吨补贴30 元,运输补贴10 元,主要补贴对象为企业和个人。

此外,来宾市还积极进行农业经济作物结构调整,一方面鼓励农户提高种植效益,保证甘蔗产量;另一方面适当减少当地甘蔗种植面积,鼓励增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提高农户种地的积极性,以保障甘蔗产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近几年来宾市甘蔗产业状况分析,从2005 年开始,来宾市甘蔗产业呈现倒“V”型发展,“好三年,坏三年” 成为当地甘蔗产业发展的常态。

“甘蔗越来越难种”是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最大的感触。今年随着糖价的调整,甘蔗收购价有所提高,480 元/ 吨的价格令蔗农看到了转机,来宾甘蔗或将迎来利好的三年。对此,韦述认为, 甘蔗价格上升,会使一些农户重新种甘蔗,但对于部分已改种果树、桉树等多年生作物的农户来说,改种则较为困难。来宾甘蔗产业突围仍有待时间考验。

在甘蔗区特殊种植和农资生态系统下,如何解决甘蔗区农资难题?如何让糖厂和市场农资企业效益最大化?3月20日,第二届甘蔗高产全程解决方案高峰论坛暨首届甘蔗水药肥一体化峰会将在广西来宾市来宾饭店举行,届时将邀请甘蔗产业权威专家、糖厂负责人、主流农资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甘蔗农资难题”。同时,各级糖业协会代表、“双高”基地负责人及广西区和来宾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也将针对甘蔗产业新发展和新问题展开讨论,共同为我国2300多万亩的甘蔗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