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市委书记林应武在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指出:“要确保实现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蓬江区、新会区要确保各项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新区要发挥创新驱动示范带动作用。”
蓬江区经济社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镇(街)的持续发力。2016年,蓬江区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排在全市前列,并成功上榜201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2017年,蓬江区提出要实施“1328”工作策略,推进“3+2”发展布局,各镇(街)将在加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日,蓬江区各镇(街)2016年经济发展数据出炉,江门日报特邀请经济专家、市委政研室原主任李超奇进行点评——
棠下镇
千亿级示范基地不是梦
棠下镇工业规模快速壮大,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502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超过50%;工业增加值占蓬江区的比重提高到44%,接近“半壁江山”。在工业带动下,生产总值、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也实现了快速甚至超高速增长。
滨江新城是蓬江区未来的发展重点,棠下镇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滨江新城启动区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等。滨江新城二期有关建设项目的启动,以及滨江新城产业园扩园提质,必将推动棠下镇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但要成为全市首个千亿级示范基地,还要从更长远的发展着眼,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就必须在全力抓好大制造、大健康、大数据、大文旅四大产业招商的过程中,超前研究、选择这些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方向,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招商项目,并且选准招商路径、目标区域和企业。在推动先进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注重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尤其要发展一批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服务、技术交易企业。
杜阮镇
加快融入城市步伐
杜阮镇紧邻白沙和环市街道,本来最有条件融入江门中心城区。杜阮划归蓬江区之后的十几年,经济虽然实现较快增长,但基础设施和环境却仍然像城郊或城乡结合部的样子。因此,在加强产业发展、推动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整合连片土地、物业资源,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努力将杜阮打造成蓬江区先进制造业第二主战场的同时,把握紧邻江门中心城区、纳入珠西智谷建设区域、江门大道、迎宾西路等大交通网络逐步打通的优势,加快融入城市的步伐。当前要在提高规划水平,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管理水平,有计划地推进村的升级改造,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既要抓好公园建设,更要突出抓好污染治理,特别是抓紧杜阮河黑臭水体整治。
白沙街
“十字路口”前的新选择
地处中心城区的白沙街,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工业因向外转移而增长放缓,但消费、三产仍然快速增长。去年,在生产总值占全区超27%、稳居首位的情况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不足4%,与潮连街差不多。在空间和环境的双重限制之下,老城区工业的萎缩是必然的;而且随着经贸中心的北移,白沙街连过去堪称优势的经贸、金融等产业,地位也有所下降,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全区的11%。
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前,加快产业转型,大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已成为白沙街进一步发展的头等大事。积极发展、做大做强优秀工业、创新创意、文化、旅游等产业,以及各种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业,都可以列入选择的视野。
其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因其必然会遇到产权复杂、市场开发难、投资回报期长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必须稳步推进,尽可能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吸收市场资金。首先要考虑把承载江门历史、记忆、文化的街区、建筑保护好、传承好,同时注入一定的产业功能。
荷塘镇
抓住机遇谋划更高水平发展
荷塘镇是蓬江区唯一与珠三角两个发达城市隔江相望的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如何充分发挥邻近发达地区这一得天独厚优势,以获得“全国重点镇”称号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是当前荷塘镇面临的重大问题。
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要有积极态度。要瞄着先进项目、技术,以及人才、资本等资源,通过引进项目投资、创新成果异地产业化、协作配套生产等形式,实现产业、技术转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承接外地企业、项目迁入时,不要成为发达地区落后产能的转移地。
作为全国重点镇,荷塘不能满足于年年有增长的平淡发展,而要根据自身的水陆交通条件、地缘优势和人文资源,主动融入市区大交通建设,完善镇内基础设施,提升经济发展硬件质量。以战略眼光进行较高水平的发展谋划,选准发展方向,明确战略目标与重大措施,以体现重点镇的特色与先进性。
环市街
以新动能推进高水平发展
环市街去年的各项经济指标中,最令人瞩目的有两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3.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67亿元,占全区的份额分别高达42%和54%,过去三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3%和33%。这充分表明,得益于城市中心向北扩张,以及楼市长期兴旺和商圈北移,投资与消费早已成为环市街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能。
但在北新区发展空间逐渐减少、大型商业趋向饱和、房地产走向平稳的背景下,环市街要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并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在培育新动能上下功夫。近年来环市街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指引下,加快建设珠西智谷,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积极引入研发、创新团队和研究院所,大力推动双引双创,智能制造、教育装备、生命科学等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培育和发展的重点……随着这一系列工作的成效逐步显现,发展新动能将不断释放,环市街的发展也必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潮连街
使“人才岛”、“悦读潮连”概念成为现实
“人才岛”、“悦读潮连”的定位很有新意,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创新精神,必将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但目前这只是一个概念。要把纸上的概念变为现实,还要做很大努力。
首先要突出抓好环境和文化旅游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同时围绕文化创意、养生养老、旅游休闲等主题抓好招商引资。其次要疏解非主体功能,推动与特色小镇定位明显冲突的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虽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其GDP中的比重高达80%以上,但随着平台建设和环境提升可以吸引人才,有望逐步改变目前产业结构现状。第三,更为重要的是打造品牌,形成吸引外界的特殊“看点”。不仅要有创新创意平台、交通、餐饮、住宿、景观、购物等设施,也要有能集聚创新人才、积聚“悦读”人气的场所和氛围,还可以设计长短结合的经常性主题创意、“悦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