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民国至今天,元宵节不再被安排假期,人们对这个节日已渐渐淡漠。
文 | 杨津涛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和中秋节、端午节等相比,元宵节已很不为今人所关注。事实上,在春节出现以前,元宵节才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元宵节既曾如此热闹,那古人在这一天,都曾有过哪些有趣的习俗?这一重要节日又是如何衰落的呢?
元宵节暂停宵禁,使之成为普通民众的“狂欢节”和“情人节”
1、古代普通人只有在元宵节前后几天,才能在夜晚的街道上自由活动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对于其起源,学界至今存有较大争议。通常认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望日”(即月圆之夜),素为古人所看重。西汉时,武帝在这一天祭祀“太一神”,大张灯火;此后,道教定正月十五为“上元日”,佛教将正月十五对应印度历法中的“大神变月”,其中一些宗教活动,在隋唐时期逐渐成为元宵节的常见习俗。①
同其他节日相比,古人更注重元宵节,除常见的祈福、辟邪等寓意外,主要原因在于,元宵节期间,朝廷解除宵禁,允许百姓夜间外出欢庆。在平时,城市中生活的百姓,除丧事、就医、婚嫁等外,被禁止在夜间无故出行,违反者将被处以笞刑。因此,演义小说只能将夜间故事设定在元宵节,如《水浒传》就写了清风镇、大名府和东京三个地方的元宵节。
2、元宵节“狂欢”期间,平时深受束缚的女性也能上街游玩,和青年男子相会
对皇帝和朝廷来说,元宵节是展现“太平盛世”“与民同乐”的重要契机,为让老百姓能充分“燃起来”,一再延长没有宵禁的“元宵假”。唐玄宗规定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连续放假3天;宋太祖追加十七、十八两天,假期多至5天;明太祖更规定,从正月初八至十七日“放灯十天”。不过到了清朝,“元宵假”又回归为5天。
元宵节期间,上街观灯、游玩的人们突破贵贱、男女、老幼的界限,一同“狂欢”。②有个故事颇能说明当时情境,北宋洛阳元宵节时,司马光的夫人想要出外看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只好反问道:“某是鬼耶?”正因为元宵夜大家顾忌较少,妇女也外出参加“走百病”“走三桥”“请紫姑神”等活动,使之成为方便青年男女相识、相会的节日,于是也有人戏称元宵节是古代的“情人节”。
古代元宵节习俗众多,人们能在这几天里尽情地赏花灯、吃美食、猜灯谜、看歌舞
1、赏花灯:从皇帝到百姓,点燃各色花灯,以示普天同庆
放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最晚至隋文帝时期,已经在全国流行;隋炀帝即位后,在礼佛的名义下,扩大元宵节放灯规模,使之成为一项定制。唐玄宗曾在宫中摆满蜡烛,并制作高150尺的灯楼,“悬以珠玉、金银,每微风一至,锵然成韵”,极尽奢华。北宋皇帝甚至会在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公开出现在宣德楼上观灯,让御街两旁的百姓有机会见到天子真容。清朝皇帝则在元宵节这一天召集蒙古外藩、内外大臣等,观看歌舞,其中有3000名舞灯者,一边唱着“太平歌”,一边排列出“太平万岁”四个大字。③
民间放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明朝时,元宵节有“灯市”,售卖各种绘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的花灯。清朝花灯种类更加繁多,在京师之中,灯的外形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的不同,制灯的材料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的区别,灯上所绘的内容,从《三国》《西游》《水浒》,到梅兰竹菊、牛马猫狗,无所不有。尤其有一种“花盒爆竹”,点燃后,“盒中人物花鸟,坠落如挂,历历分明”。④
2、吃美食: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且早有“甜咸之争”
元宵节吃汤圆始于宋朝,当时汤圆有“元子”、“水团”、“团子”、“圆子”等名称。专卖店中有“乳糖圆子”、“山药元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等,种类繁多。明朝制法和今天大致相同,使用糯米细面,包上核桃仁、白糖、玫瑰等做馅。有意思的是,汤圆的“甜咸之争”,古已有之。如《清稗类钞》中说,“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有甜咸各馅,亦有无馅者,曰‘实心汤圆’。”⑤
汤圆和元宵看上去是一种食物,其实差别颇大。如学者邓云乡所言,“江南用糯米水粉包汤团,是把一小团湿糯米面放在手中,掐成酒杯形,然后放入馅子包起”,有的还是肉馅;而在北方地区,则是“打元宵”,“先把糖熬稀,加玫瑰、山楂、核桃仁、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和在一起,或团成龙眼大的小团,或切成小方块,冷却待用。用大柳条笸箩,放上干糯米面,北京叫江米面,把糖块样的馅子倒入面中,一边洒水,一边滚,使糯米面在糖块身上滚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是件很吃力的工作,一次可滚百八十个。”⑥煮出来后,元宵表面粗糙,而汤圆更光滑。
吃汤圆外的一些食俗,现在已无法看到。唐朝人在元宵节吃“羔粥”及油炸的“焦磓”、“丝笼”;唐宋时期,人们在元宵节用面粉制作“面茧”或“茧卜”,在里面放进写有吉祥话的纸条,祈求一年平安。在宋朝,贵族间还要在元宵节“传柑”——互赠黄柑。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一诗中“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说的即是此习俗。
3、猜灯谜:谜面包罗万象,奖品琳琅满目;看歌舞:剧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
元宵节的各项游戏中,以猜灯谜最为有名,且传承至今。从宋朝起,人们开始将写有谜语的纸签贴在花灯上,供游人竞猜。清人顾禄笔下的苏州元宵节热闹非凡,也写到了猜灯谜。他记录说,灯谜的谜面包罗万象,出自“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麟虫介、花草蔬药”,猜中者即能获赠纸、砚、笔、墨、果品等奖品。⑦《红楼梦》中留下颇多灯谜,如谜面“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砚台”。
灯谜之外,元宵节期间的各种歌舞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唐朝民间演出各种舞蹈、杂技,所谓“灯烛华丽,百戏陈设”。宋朝时则有规模庞大的舞队当街游行,艺人们装扮成戏剧中的各种诙谐人物,《武林旧事》中记述的就有快活三郎、瞎判官、孙武教女兵、扑胡蝶等70余种。要到“十六夜收灯,舞队方散”,当年“闹元宵”的热闹程度由此可见。⑧
民国以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民众对元宵节日趋淡漠
1、国民政府废除旧历后,禁止民间过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但收效有限
民国建立后,新历(公历)和旧历(农历)并行,官方纪念“双十节”等新纪念日,民间则依旧庆祝旧有节日。1914年,北洋政府将旧历元旦命名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各放假一天。民间对此并不理会,依旧称旧历的正月初一为“新年”或“元旦”,元宵节当然照过不误。
国民政府建立后,视旧历为“迷信”象征,于1928年颁布法令,在全国废除旧历,使用新历(即“国历”)。同时,旧历节日也被禁止,“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并“将一切旧历年节之娱乐宾会及习俗上点缀品、销售品,一律加以指导改良,按照国历日期举行”。废除旧历节日,导致民众假期不足,国民政府遂决定“移置”节日,规定“除中秋外,将旧历节日,一律改用国历月日计算”,如国历1月1日为元旦、15日为元宵节。旧有元宵节当然也沦为“非法节日”。⑨
但是这些法令所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除了政府机关及学校外,普通民众对新设立的节日或纪念日,都少有兴趣。社会学家潘光旦说,“阴历废除了,但是阴历的习惯,依然和我们同在。过节、过年,种种习惯,和阴历未废以前,真是一般无二,在推行阳历不力的北方,固然如此,在政令所出的南方也未尝不如此”。在苏州的作家周瘦鹃也说,“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元宵的盛况虽已不如前代,但因欢度春节,余兴未尽,仍要狂欢一下。”⑩可见在民国时期,民间还是很重视元宵节。
2、真正导致元宵节风光不再的原因,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国民政府的命令没有让元宵节销声匿迹,让这个传统节日最终走向衰落的,主要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民国以来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实行宵禁,古代元宵节那种“夜游”的珍贵性不再存在;其次,社会日趋开放,男女交往不必一定要在元宵节;第三,现代人对一个节日有多少重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假期,及假期长短。从民国至今天,元宵节都不再被安排假期,人们自然对此日渐淡漠。
简言之:元宵节从无到有,从盛大至衰败,和民众的需要与否息息相关。古人的夜生活权利被极大压抑,元宵节是合法“狂欢”的难得之机;现代节日很多,元宵节特有的“狂欢节”和“情人节”功能已不存在。当然,最重要的是:元宵节不再放假。
注释
①李曼:《唐代上元节俗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②彭恒礼:《狂欢的元宵——宋代元宵节的文化研究》,《开封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③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2004年6月;④⑤⑦江玉祥:《元宵节俗》,《文史杂志》2012年第2期;陈佳:《文史视野下的元宵节俗》,《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⑥邓云乡:《旧京散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45、246页;⑧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35页;⑨(日)小野寺史郎著 《国旗、国歌、国庆 近代中国的国族主义与国家象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46—269页;⑩周瘦鹃:《拈花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25、126页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