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屏亚:你知道郑单958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吗?

农财宝典
2017-01-29 14:57
+ 订阅

“郑单958”

横亘于中国种子市场15年的郑单958为国家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名获奖人堵纯信,第二名获奖人是郑58自交系培育人张发林。

开篇登台的两位主角:堵纯信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退休专家,张发林是荥阳廿铺种子站负责人。

一、堵纯信退休后到荥阳种子站搞育种

1996年2月,堵纯信来到廿铺种子站,希望能在种子站继续从事玉米育种工作。张发林热情欢迎堵纯信的到来,并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堵纯信说:

1996年初,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管人事的通知我办理退休手续。我干了20多年的玉米育种工作,实在舍不得丢下。我不愿虚度年华,就想到荥阳廿铺种子站去找张发林,希望他能给我留两亩地继续工作。荥阳廿铺距郑州市仅20多公里,交通很方便。上世纪80~90年代,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大学的很多科研人员在那里搞玉米育种和种子繁殖,好几个玉米品种都是从那里培育出来的。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有一年我选育的郑单7号玉米品种在那制种3 600多亩,由于发生红叶病,约40多万斤种子转商,赔了十几万元,都是由廿铺种子站承担的。我和站长张发林是老朋友,很相信他。我把来意一说,他很痛快地说:“你来吧!种子站有土地,有工人,还有玉米育种材料,就在这里干吧,指导我们搞育种,也帮我们推销种子。你接触人多,关系熟,挣了钱分给你点,不会亏待你。”我从内心十分感动,就在廿铺种子站落了脚。

张发林说:

我1960年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当了16年的生产队长。1978年人民公社成立种子站,公社党委调我去廿铺担任站长,从此与玉米种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省里的科研人员经常在种子站试验地繁殖育种材料,耳闻目染,勤动手,多动脑,我也开始搜集材料,钻研品种选育。1996年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堵纯信退休了,想到种子站继续搞玉米育种工作;堵老师有20多年的育种经验,真心实意欢迎啊!我满口答应下来。堵老师说:“我可没有经费给你,帮助干活还可以,想叫我给您挣大钱可不行。”种子站给他提供玉米材料和试验地,配备了工人,搞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繁殖。堵老师整个玉米生育季节差不多都住在种子站,从玉米播种、去雄、授粉,直至收获,常工作在田间。这老人干活认真,能吃苦,一大早起床就往地里跑,经常是大汗淋漓,喝口水,擦把汗继续观察。有时忙过了饭时,就在我家里吃饭休息。我们签了一个8年合作协议。

堵纯信、张发林合作育种(责任与义务)开发协议

一、甲方(堵纯信)

1、每年到荥阳县廿铺种子站,参加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工作。

2、参加玉米新组合的试验、观察、鉴定工作。

3、郑州到荥阳间的旅差费自付。到外地联系工作旅差费由乙方支付。

4、每年分享乙方玉米新品种开发经营净利润的50%。

二、乙方(张发林)

1、提供试验土地、试验用品、用工以及试验和外地出差费用。

2、配备2~3名技术人员参加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的观察、鉴定工作。

3、提供甲方食宿条件和繁殖种子仓库。

4、育成新品种享有开发经营权。为开发经营提供经费。

5、每年从新品种开发经营净利润中为甲方提供50%的服务费。合作育成新品种所有权,为甲乙双方共有。

协议有效期为8年。

签字(1996年2月25日)

二、郑单958在廿铺种子站诞生

张发林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选育一个玉米自交系,叫‘杂58’,意思是“我发现的杂株”。堵纯信用郑58作母本,昌72作父本,培育出优秀杂交组合郑单958,参加区试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六连冠”。

堵纯信说:

张发林热爱玉米育种工作,勤奋钻研,虚心好学。他告诉我,1988年秋天,他在掖478亲本繁殖田里发现了一棵比较特殊的杂株,穗子与别的不同,近似硬粒型,粒色较重,就单独保存下来;经连续 7代按系谱法自交分离选择,到1993年基本稳定下来。我观察后认为这个材料确实很有特点,就嘱咐他认真考种,存优淘劣,仔细记载。我说:“选定的材料得取个名字啊。”发林说:想好了,叫“杂58”,“杂”即杂株,“58”是“我发”的谐音,即“这个杂株是我发现的”。当时我笑着说:“好,就用它吧。”记载本上一直用名“杂58”,直到用它配杂交种参加区试才改用“郑58”。1994年张发林用郑58配了一个组合,对我说:“堵老师,你人熟,送省里区试,看中不中。”我说:“亲本有遗传性,应该有目的地选择亲本配杂交种,不是随便一配就中。”他说:“你只管拿去试试,中不中都没啥,不就是花几个区试费。”1995年新配组合送河南省参加区试,结果不是很理想。

张发林说:

堵纯信老师干玉米育种几十年,有丰富的经验,他用郑58作母本与其它自交系组配了十几个组合,1996年在廿铺试验地进行比较,结果“郑58×昌7-2”组合表现非常好,就准备拿它参加区试。参加区试得有个名字啊,我们商量后取名“郑单958”。“郑”代表地名郑州;“单”代表单交种;“9”为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选育的,代表时间,“58”仍为亲本“郑58”的原意,即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用自选亲本“郑58”在郑州地区配制的单交种。1997年郑单958参加河南省玉米区试,在若干区试点表现不俗,年终总结比对照平均增产28%,位居河南省区试第一名。这下子增强了信心。1998年又参加河南区试与生产试验,依然位居第一名;同时被推荐参加国家区试。1999年参加国家区试与生产试验,结果仍位居第一名。四次区试、两次生产试验均为第一名,被业界称为“六连冠”。通过审定了。

看完后,你想到了什么?

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获奖单位,获奖人为堵纯信、张发林等。其他人无直接关系。

猜您喜欢精彩回顾▼

种业圈年终奖曝光!你是不是只有“年终”,没有“奖”?

第四波引种备案大全!又有5省加入(附143个引种品种目录)

小小种衣剂也有大市场,如何打造健康好种子?

❗️ 今天,谈谈种业营销段子,让你脑洞大开!

听说玉米要涨?权威数据告诉你有哪些支撑点(附1月20日玉米价格)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