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强势回归!看看这个创业天堂的前世今生

侨乡广记
2017-01-16 19:12
+ 订阅

你不一定要点蓝字关注我的

这几天深圳人的朋友圈

都被这条消息刷屏了!

2017年1月14日

封路四年后的华强北,终于开街了!

深圳市相关领导、负责人等一起共同见证华强北步行街开街的历史性时刻。

如果你还不知道华强北,木有关系!小编带你一起来回顾一下华强北的“前世今生”

前世

老深圳人依然清楚记得华强北的前身,

它是由1982年建立的上步工业区改造而来。

1981年的华强北和深南大道。

当时由于深圳特区成立不久,城区面积很小,上步工业区相当于市郊。当时原电子工业部、兵器部、航空局、广东省电子局等单位迅速进驻,成立了一系列的电子工业企业,并建成了爱华、京华、华发等大厦。这时,还没有华强北的概念,此处以电子工业生产为主。

1983年时的中航苑。

图为1985年华强创建初期的平房。

1988年1月深圳电子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赛格电子集团,1988年3月28日成立了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当时由来自深圳本地和国内其他城市的160多家厂商以及10家港商,以自营自销、联营代销的方式经营。此时形成了华强北的雏形,上步工业区也从一个工厂区变成了一个国内举足轻重的电子元器件交易市场。

华强北的光辉岁月可圈可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华强北第一高楼——20层的深圳电子大厦拔地而起。这座大厦是作为电子工业生产基地而设,不仅是深圳当时最高楼,也是全国最高楼。

1982年的深南大道(南山往罗湖方向),前方高楼就是电子大厦。

再后来,

电子产品起家的华强北成了深圳一处商圈。

深圳只有两个商圈,一个是东门,一个是华强北。

起高楼,迎商贾,

华强北上演一出出诞生财富的神话故事。

曾经很长的时间里,

它是中国对于深圳的典型认知。

在那个年代,华强北之于深圳,就如北京路之于广州,春熙路之于成都,南京路之于上海,中关村之于北京。

赛格广场,曾经是深圳单位租金最高的甲级写字楼,也是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架构大厦,矗立在华强北靠近深南大道入口。

曾经,

这里一铺难求,

租到铺位意味着巨额财富。

在那些年,华强北一平米的柜台可以卖到30万,一张商铺申请登记表可卖到5万,有档口老板一天可入账数百万。“那时闭着眼睛都可以赚钱,一年赚个上千万,这都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是在比谁赚得多,都在抢铺位。”

那时的华强北,是创业者的摇篮,是草根的创业天堂。在华强北这小小的1.45平方公里的土地里,至少诞生了50个亿万富翁,也孕育了腾讯、神舟电脑、同洲电子、金证、洪恩软件等一批在国内响当当的知名企业。

腾讯初创时期的公司地址,位于华强北赛格科技园。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华强北,段亚兵与纪录片《深圳民间记忆》撰稿人南兆旭不约而同地都用了“丛林”一词。

南兆旭用诗意的语言写的旁白是:

每日汹涌的人流,裹挟着多少财富、欲望和梦想。华强北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故事在不断地翻新演绎,法则却永远只有一个,适者生存。

而段亚兵在他的《占领华强北》一书的封底用同样抒情的笔调写道:

这里没有鸟语花香,这里无法悠闲散步,这里是优胜劣汰的战场,野蛮生长的丛林。

华强北在煎熬中度过了四年。

自2013年3月起,

因地铁7号线施工,华强北主干道进行了围挡。

外界一如既往对华强北寄予厚望与期待,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期待她的重生。

那么,如今的华强北重生了吗?

今生

重新开街后的华强北真是美呆了!

国内第一条立体景步行街。

天桥鲜花观景台。

喷泉休闲广场。

华强北不止是街道

地铁交通也发生了大变化

华强北地下空间示意图

加上今年开通的地铁7号线

目前经过华强北的地铁线路多达4条

站点分别是1、2、3、7号线

华强路、华强北、华新、华强南4个地铁站

未来华强北将成为深圳市地铁站点最密集、最便捷的地段

立体化网状式覆盖深圳各大区域,四通八达

华强北片区整体改造后

还包括4栋摩天门神、步行街、绿地休闲广场以及博物馆

此外,华强北开街的时候还有

创意产品展示文化图片展

留言墙、快闪、激光秀等活动

深圳人又多了一个吃喝玩乐的好去处!

让我们一起期待华强北的回归吧!

来源|一个深圳  深圳大事件

文字|陈铭

图片|赵炎雄

编辑|袁佩如  实习生 吉微

校对|曹柏英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