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最大水利灌区工程完成约八成

江门日报 2017-01-10 17:39

锦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恩平市最大的水利灌区工程,工程自2016年1月26日动工建设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江南干渠凤子山水库段,工人正在捣制混凝土渠面。

近日,记者获悉,在工程主管、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的施工,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额超过1.8亿元,约完成工程总量的八成。近段时间,天气晴好,锦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各相关标段的工人正抢抓有利天气,争分夺秒地奋战在工地上,各工序建设按照施工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1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锦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江北干渠大田镇岗头村段,这段干渠的混凝土挡土墙已经建成,施工人员正操作大型钩机,进行回填土作业。

随后,记者来到江南干渠水沾坡至凤子山水库段,这里已基本实现“三面不见土”,灰白色的混凝土水渠与周边的黄土形成鲜明的颜色对比,宽阔的混凝土渠面沿着渠道通向远方,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在此段水渠上,记者见到一座正在建设的机耕桥,三名工人分工合作搭建模板,为下一步的桥面捣制混凝土工程作好准备。

“这座机耕桥预计春节前可以建成。”工作人员说。

继续前行,记者来到江南干渠凤子山水库段,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施工景象。

一台台混凝土运输车不停往返工地,在干渠的边上,大型混凝土泵车长长的臂架伸向干渠的施工点,在工人的操作下,混凝土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被输送、浇筑在地面上,一旁,工人正用铲子将混凝土推平。不远处,这个施工段的渡槽加固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之中,10多名工人分工合作,对渡槽的槽面进行防水、抹灰等作业。

“我们每天早上7点多就开工了。”施工人员何师傅告诉记者,能够参与到这个恩平市最大的水利灌区工程的建设中,他和施工队里其他工作人员都感到十分荣幸,大伙每天都认真对待每一项工序,加紧施工,确保工程如期、按质按量完成。

工程计划明年2月完工

据了解,恩平市锦江灌区是恩平市最大的灌区,整个灌区设计灌溉农田面积约20万亩,以锦江水库供水、干渠拦截坡面径流、凤子山水库供水为主,结合渠道沿线各小水库、小山塘,组成一个“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锦江灌区以锦江河为界分为两部分,锦江河南岸为江南灌区(又称河排灌区),锦江河北岸为江北灌区(又称锦北灌区)。灌溉范围涉及大田镇、大槐镇、恩城街道办、横陂镇、东成镇、圣堂镇、君堂镇、良西镇8个镇(街)。同时,灌区担负着恩平市20万人口以及大批中小企业的生活、生产用水,以及近10万亩鱼塘的用水。

锦江灌区工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大部分工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上世纪70年代,根据下游灌溉要求,相关部门对灌区进行了扩建。工程建成运行至今已有近50年,为恩平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资金匮乏,工程多年来未能及时进行维修改造,渠系建筑物出现老化、裂缝等险情。此外,渠道漏水严重,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灌区用水得不到保证。锦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鉴于此,恩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锦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恩平市发展改革局和恩平市水务局积极主动介入,对该项目进行研究审查,并经科学论证后,积极向上级发展改革部门争取建设资金。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争取,如今,恩平市锦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据介绍,恩平市锦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共需改造干渠总长度95.93公里,新建或加固建筑物共319座,投资总预算2.3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有渠道开挖、浇砼、重建人行桥、机耕桥、斗门、涵洞等,工程计划于2018年2月完工。

编辑 潘伟珊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