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法律的施行将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值得一提的是,第62条设置了盲人医疗按摩条款:“盲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的,可以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提供医疗按摩服务”。
该条款明确了盲人医疗按摩的法律依据,保证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将依法纳入规范管理,对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现在似乎一提到盲人就会下意识地想到按摩,而按摩这门手艺确实是不少盲人朋友的饭碗。小编也经常会光顾一些盲人按摩店,大多数盲人朋友的手法是真不错,不过话说回来,盲人按摩在中国是怎么兴起的呢?
★ 新中国后的第一批盲人按摩师大多参加过朝鲜战争
盲人按摩何时开始出现在中国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不过关于盲人教育的历史资料中记录了在100多年前北京盲校的职业教育科目上就有盲人唱诗班、盲人编织和盲人按摩等课程。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盲人按摩师有很多都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战士。
△一名朝鲜妇女给中国伤员喂食,从包扎状况看伤员很有可能是眼部负伤
为了解决在战争中因伤致盲的志愿军战士,由国家内务部牵头,中国盲人福利会在1955年组织成立了各种盲人技能培训班,包括盲人按摩学习班、编织学习班、农业生产班、音乐学习班等。
但由于盲人的自身条件确实不适合从事农业,编出的各种编织品因为花色等原因卖不出去,成立的盲人艺术团虽然有所起色,不过最终也没有坚持下来。这些培训班陆续都撤掉了,学员们也都被安排到了按摩班去学习。
首批学员学习结束后又陆续举办了3期按摩培训班。这些学员全部毕业之后,有20人留在了北京,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有200多人,这些人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盲人按摩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从事了一辈子按摩事业,有的还把所在地的盲人们都带动起来,教出很多学生。
不过后来由于经费等原因,盲人按摩培训班也没有继续下去。
★ 90年代,国家将盲人按摩列入了五年发展计划
直到1985年,为了解决盲人的就业等相关问题,盲人聋哑人协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盲人按摩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正式把盲人按摩当作一个事业来开展。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得到了民政部的认可和支持。
1986年,中华盲人按摩中心和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在北京成立。2年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中华盲人按摩中心被编入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正式命名为盲人按摩工作处。
到了90年代,国家将盲人按摩工作以专项业务列入了中国残疾人五年发展计划,盲人按摩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盲人按摩院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盲人按摩发展迅猛,得到国际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盲人按摩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不少盲人按摩中心都开到了国外。很多外国人也非常看重盲人按摩的效果。
特鲁西埃在担任杭州绿城主教练时,在冬训时间,他邀请2名盲人按摩师到俱乐部,给他认为需要放松调节的8名球员按摩。
而在队里的外援受伤时,他还特意让队务赶去余杭请来了盲人按摩师,他认为中国的盲人按摩师认穴奇准,说不定会有奇效。按摩结束后,老特还主动找按摩师握手表示感谢。
△记录盲人按摩师生活的作品《推拿》(小说和电影都非常不错),看完之后你会对盲人的世界和盲人按摩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按摩业是如今中国盲人就业最主要的途径。目前,至少九成以上就业的盲人从事着与按摩相关的职业。
那么为什么盲人大多会选择按摩这一工作呢?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因为盲人的视力不太好,因此他们的触觉一般都会很灵敏,他们在按摩推拿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
然而,真相可能更加残酷,青岛市盲人协会主席王清亮在一次采访中说道:“盲人在按摩行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
很多盲人起初并不愿意做按摩师,有不少人在中途也曾自学心理学等专业,但兜兜转转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做回了按摩师,这主要还是受制于盲人的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导致盲人群体的就业渠道过于狭窄。各地职业盲校,开设的专业也主要是容易找到工作的康复保健专业。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