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广东人,“广东”和“粤”的来历你未必知道……
导
语
南粤属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我们都知道广东省的简称是“粤”。但为何选择”粤“作为简称?”广东省“的名称又是如何得来?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宋代时已有“广东”
古语“越”与“粤”通。先秦,长江中下游以南为古越族杂居,有百越、百粤之称。五岭以南,《史记》称“南越”,《汉书》称“南粤”。
秦行政区划为郡、县二级。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在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及属县,今广东省境大部分属南海郡(郡治番禺)。秦末,岭南自立为南越国。
古南越国建国初期疆域图。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在岭南设南海、苍梧、合浦、郁林、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公元前106年置交趾刺史部,监察岭南九郡(今广东省境涵盖前六郡的全部或部分)。
东汉后期,刺史部改为州,交趾刺史部改称交州(州治广信)。三国,东吴分交州东部四郡(南海、苍梧、合浦、郁林)置广州(州治番禺)。
五代十国(907—979)时期,岭南自立为南汉国。971年北宋灭南汉。
宋代行政区划为路、州、县三级,在岭南置广南路。997年,广南路分置广南东路和西路,简称广东、广西。广东由此得名。
元代“粤”渐成广东专称
古代广州拓建示意图。
元代行政区划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道、路、府、州、县等多级复合,今广东省境分属广东道(隶属江西行省)和海北海南道(隶属湖广行省)。“粤”渐成广东专称,以区别长江下游的“越”。
明初,广东道改为广东行省。不久改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海南海北道改属之。基本形成广东省轮廓。
清初,布政使司改称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
文字|吕汉光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黄叙浩
校对|潘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