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工匠”出炉,20名“男神女神”诠释致匠心

工人在线 2016-12-16 17:06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总工会、新华网主办,新华网广东分公司承办的南粤工匠先进事迹报告会今日举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少春为20名南粤工匠颁发荣誉证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主持报告会。

这20名优秀南粤工匠代表均是各自行业的“男神”、“女神”,各位宝宝快来一览他们的风采吧!

今年3月,“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为时代强音。随后,广东省总工会联合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寻找身边的南粤工匠”学习宣传活动,经全省各市和省级有关产业、行业推荐及有关方面审核,最终评选出了20名南粤工匠。

在此次报告会上,20名南粤工匠被授予荣誉证书。这20名优秀南粤工匠代表中,有成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和重大项目的技能大师,有一辈子坚守传统手工技艺的老艺人,也有肯于钻研和探索的青年技术能手。虽然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于自己的工作有着非一般的热爱和坚守。主办单位从20名南粤工匠中选取了5名代表在会上作事迹报告,讲述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实践。

与会领导同20位“南粤工匠”合影。

下面我们来听听其中3位“南粤工匠”的讲述吧。

曹祥云:叉车叉起了我人生的梦想

曹祥云

2002年,曹祥云高中毕业后从湖南到珠海打工。由于学历不高、又没技术,找工作时四处碰壁。两个月后,他才在格力找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

搬运工这活很累很苦,可他特别卖力。一组空调有60多台,他总是一口气搬完,左肩磨烂了换右肩,右边磨烂了再换左边,俨然化身工友眼中的“拼命三郎”。

2003年5月,他通过考试,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叉车驾驶资格证,“转行”成为一名叉车司机。为了磨练技术,他苦练“拿叉车的货叉开啤酒瓶”的绝活。

他用半个月的工资,买来23箱啤酒日以继夜地练习,同事们说:“你这家伙是个疯子!”,但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硬是坚持了下来,直到操作时酒瓶百分百不再破损!

凭借这手“绝活”, 这几年他多次参加市级以上的叉车操作比赛,只要他参赛就一定能夺冠。五年当中他14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在一档挑战类节目,他3分钟成功打开30个瓶盖,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在,我依然每天开叉车,我一定要在叉车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我的企业,为我们的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说。

王河:画出岭南建筑最美的风景

王河

王河是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名建筑设计师,他称呼自己是一名“画图匠”。在普通人眼里,这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而行内人则说设计就是 “画图的”。

他的第一幅画,是广州国际金融大厦。为了完成它,王河用了3年时间、上千个日日夜夜、近2万个小时。每天,他都要在工地待18个小时,走遍每一个角落。广东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广州亚运城运动员村“村长院”均是他的得意之作。

今年,王河已经50岁了。他有工作室,需要带研究生,为了科研与教学的需要,他还出版《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

“五十而知天命,我觉得我命中注定就是为了‘画图匠’而生的。”王河说,今后的日子,他将继续追求卓越,做一名中华民族的“大国工匠”。

陈德然:让世界倾听“她”最美妙的声音

陈德然

陈德然是广州珠江钢琴集团的钢琴调律师,至今已有23年的调音生涯。2009年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先后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演奏《百年圆梦》时所用的珠江钢琴,就是由陈德然调音的。

做一名钢琴调律师,耗时、耗心又耗精力,现在很多钢琴调音师都依赖电子音准仪器,既省时又方便。但是,陈德然还是坚持用手触摸,用耳朵听。“别人可能10秒调完的音,也许我要用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但我觉得值,因为有些活用手工才可以做得更加精细。”他说。

如今,陈德然调过的钢琴已超过10万架,精准度可做到0-1音分,这种细如“牛毛”的差别,普通人根本听不出来。在这个行业,能够做到这个级别的人非常少。

2013年,陈德然获调音比赛的总冠军,成为这个行业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现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今后,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刚入行的新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