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茶果,可不知道怎么做茶果。”日前,拱北将军山青耆长乐社工服务站社工邀请“老珠海”志愿者王阿姨来到将军山社区活动中心,为小朋友们讲述珠海特色茶果“叶仔”的历史,并现场教孩子们制作茶果。据悉,这是拱北街道办文化站的社区公益项目——“活化历史”的系列专题活动之一,通过讲述过去的故事,重现历史场景,让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活起来”。
当天,通过王阿姨的讲述,孩子们了解到茶果原本是在节气和祭祀时才会制作的传统食品,后来逐渐演变成日常的茶点小吃。珠海的传统特色茶果种类繁多,史料记载有五十多种,分糯米、粘米、小吃三大类,然而流传至今的大都只有文字记述,茶果的制作一般只在民间,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王阿姨现场教孩子们制作珠海茶果中最常见的叶仔,用蕉叶包着兵乓球大小的粉果蒸成。茶果的内馅分咸甜两种,咸馅有猪肉粒、花生碎、虾米等主要配料;甜馅主要有花生、豆沙、椰丝和卑甫四种。
拱北街道文化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拱北地处珠海改革开放最前沿,多年间社会风貌已发生了巨大变迁,许多新一代的社区居民已不知道拱北“过去的”传统历史。“活化”项目就是向老一辈追溯文化的源头,将拱北的各种文化传统讲述、展现出来,整个项目为期两个月,通过向社区居民征集老照片举办图片展外,还邀请社区长者、本地居民为社区青少年口述历史。(珠海特区报)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