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广记 2016-12-14 20:39
在广州艺术博物馆,一对母子驻足在一件潮州木雕前。这幅木雕高近3米,4根芦苇呈C字形从长方形的挂件当中穿过,将整体分为天空和海洋。上有飞鸟翱翔,下有海浪惊涛拍岸,龙虾、螃蟹、海鱼、乌贼等海洋生物栩栩如生地分布在作品周身,层次感和内容非常丰富,但整个作品仅有15厘米厚。这件名为《富饶的南海》作品用掉3万多张真金箔,耗费了8个木雕师傅8个月功夫。制作这件作品的领头木雕师傅是现年67岁的潮州木雕大师陈培臣。
陈培臣出身于中国著名木雕之乡——广东省潮州市意溪镇莲上乡。13岁起他随父亲陈舜羌学习潮州木雕传统技艺,精通浮雕、通雕、圆雕等各种雕刻技艺,并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在龙虾蟹篓的制作上别具一格。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工艺美术奖项,两次进入人民大会堂。陈培臣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潮州木雕的“活化石”之一。
父子作品两入人民大会堂
1979年的一天,陈培臣的父亲陈舜羌接到潮州市文化部门的一个任务——人民大会堂广东厅要重新修葺,希望陈舜羌抓紧时间去北京,商谈相关事宜。当时的陈舜羌虽说已经在木雕技艺上小有成就,但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重要任务,仍不敢有半点马虎。
陈舜羌决定带儿子陈培臣一起去人民大会堂。自13岁跟随父亲学艺以来,陈培臣从未走出过潮州。但陈舜羌却对29岁的陈培臣很有信心。“那个时候我都已经带了3年徒弟,在父亲眼里,我的技艺已经成熟。”陈培臣说,他就这样第一次带着潮州木雕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东门,是那一个月给陈培臣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每天早上8时前到东门,然后等待警卫通知,进去之后一天都不能出来,一直做到下午6点收工。”陈培臣说。陈培臣与父亲的任务是对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雕饰进行装修。由于二人技术精湛,原本一个月工期,父子俩半个月就完工。但广东厅里其他的师傅手上的活还没完成,父子俩后半个月就等待其他工人完工一起返回广东。
作品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时,陈培臣是“给父亲做绿叶”,但第二次陈培臣就是“主角”了。这个时候的陈培臣已经是潮州木雕代表性人物之一。2000年,陈培臣在广州美术学院的一名友人告诉陈培臣,广东省人民政府想要挑选一批广东传统工艺代表作重新装饰人民大会堂广东厅。
这一次并不是简单地对原有的雕饰进行修葺,而是要重新设计一件全新作品。“我们先画出图纸,然后有专门的人对图纸进行反复审阅。”最终陈培臣与儿子陈树东的作品《岭南佳果》被广东省人民政府选送人民大会堂广东厅。
《岭南佳果》是一件双面通雕作品,在高1.2米、宽1.2米、厚仅10厘米的木头上雕出了芭蕉树、木瓜树、荔枝树、菠萝树和飞鸟等,充满浓郁的南国风情。《岭南佳果》既是陈培臣的作品二进人民大会堂,也是陈氏木雕家族父子合作的作品二进人民大会堂。
“超越父亲的《蟹篓》”
潮州临海,世代百姓多靠海生活,海里的虾蟹逐渐成为潮州人的文化象征之一,这种文化也自然延伸到潮州木雕上。很多百姓喜欢在自己房屋梁上刻虾蟹篓。如今说起潮州木雕,当中的一绝即是虾蟹篓。篓即鱼篓,渔民打鱼时基本工具之一。虾蟹篓则是将一根木头雕刻成篓状,雕出螃蟹龙虾在鱼篓内外爬行的情状,犹如它们刚被捕捞上岸时四处逃窜的场景,也有表现虾蟹斗横的木雕,都栩栩如生。
陈舜羌在学徒时,从师父张鉴轩那继承了雕刻虾蟹篓的本领。1957年,陈舜羌和师父张鉴轩合作,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创作了生平第一个立体通雕《蟹篓》。陈舜羌将这件作品送至莫斯科参加国际造型艺术展览,从莫斯科捧回了一个国际大奖。
27岁的陈培臣从中嗅到了潮州木雕新的发展方向——虾蟹篓可以从房屋梁上的装饰品变成四面可观的艺术品。陈舜羌与陈培臣父子俩便开始钻研虾蟹篓,自那以后,虾蟹篓也成为了陈家的拳头作品。
陈培臣脑子活,不时思考着如何超越父亲的《蟹篓》。“那件作品小一点,只有一个蟹篓和七八只螃蟹,我当时就在想,可以雕出更多的虾蟹吗?”陈培臣说。但更多的虾蟹意味着需要更大的木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陈培臣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木材。
1998年一天,一名木材店老板给陈培臣打来电话,说店里新来了四根大木头,邀请陈培臣去看一下。陈培臣赶到店里,四根粗壮的大木头齐整地摆成一排,粗略估算,都是2米左右长、直径1米左右的原木,正是理想的木雕材料。
陈培臣如获至宝,利用一根高达2.2米、直径0.8米的原木创作了一件《龙虾蟹篓》。陈培臣在原木上雕出了两个蟹篓,蟹篓之间雕出一根逼真的绳子相连。虾蟹个头不一,或大而勇猛,或小而有趣,其间镶嵌着浪花滚滚,宛如海面上一群虾蟹正跃上海岸。有用心者数了数虾蟹的个数,竟然有18只龙虾、28只螃蟹。
如此巨大的龙虾蟹篓,篓内部的水族虾蟹的雕刻很考验功力,需要用超长的刀具透过外部的空隙进行雕刻,还要在力度和技巧上把握得极佳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整。这件作品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告完成,2011年一问世便获得了广东省首届工艺名家名作展金奖。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制度,陈培臣还尝试与高校合作。2014年3月,陈培臣大师工作室落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了木雕技艺传承的新模式。陈培臣也有些忧虑,年轻人是否愿意沉下心来学习个10年?但陈培臣还是愿意有多种尝试,为潮州木雕培养更多的继承人。
文字 | 邓强
图片 | 邓强 李细华
编辑 | 黄叙浩
校对 | 潘俊杰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