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推|开展中山大学校园植物保护调查编目倡议书
广州日报 2016-12-12 08:16
每天,当我们从绿树成荫、繁华绽放的佛山街头走过,你可曾想过,究竟有多少动植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近日,随着《佛山市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报告》基本完成,这一问题也有了答案。这是佛山历史上对本地区动植物资源进行的最全面的一次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佛山土壤上,全市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维管植物达1038种。总体而言,佛山各植物种类分布和保护并不均衡,生物多样性面临考验。
野生植物有多少种?
野生维管植物1038种
目前,佛山共有多少种野生植物?
根据调查统计,佛山市维管植物资源较丰富。所谓维管植物,是具有维管组织的植物。现存的维管植物大约有25万~30万种,包括极少部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调查结果显示,佛山目前共有野生维管植物约195科、686属、1038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44属、60种;裸子植物9科、15属、21种;被子植物159科、629属、957种。
那么,在上千种维管植物中,哪种植物种类最多?统计显示,佛山维管植物所含植物种数排列首位的是禾亚科植物,如水稻、玉米、狗尾巴草等,种树达62种,占总数的5.97%。其次2~10名为:菊科、大戟科、蝶形花科、茜草科、桑科、莎草科、樟科等,这十个优势科所含的维管植物种数量占总维管植物种数的30.83%,是佛山地区的优势维管植物代表。
82种外来植物有哪些?
薇甘菊、假臭草等“不请自来”
作为开放包容的佛山,植物界也出现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共生的局面。本次调查共记录到佛山地区外来植物共有82种,隶属于34科71属,占本次调查所有种数的7.61%。
菊科、含羞草科、桃金娘科、紫葳科、夹竹桃科所含的外来植物数量较多。外来植物中,大部分是作为观赏、粮食或饲料作物被人为引种的,在这次调查中共发现有61种该类植物,隶属于27科52属。如风靡朋友圈的南洋杉、腊肠树、黄花风铃木等,都是作为观赏植物引种的外来植物。而作为用材树种引种的,则常见的有尾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蓖麻则是作为油料作物引种的。
有意思的是,外来植物中,除了主动引进,还有一些则是从境外“偷渡”进来的。从境外“不请自来”自然侵入的如薇甘菊、假臭草等。不过,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外来植物如凤眼莲、五爪金龙、马樱丹等,逐渐蔓延到野外成为恶性杂草。
佛山市外来植物的原产地来自哪?调查显示,原产自美洲的植物共有56种,占所有外来植物种数的68.3%,也即外来植物源自美洲所占据的比例最高。学者邢福武分析认为,我国华南地区与美洲有相似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因此导致原产美洲的外来植物能在华南地区迅速繁殖、传播。
18种保护植物有哪些?
毛茸茸“金毛狗”止血有奇效
统计显示,佛山地区共有各类野生保护植物11科18属18种,包括黑桫椤、土沉香、见血封喉、“金毛狗”等。
此前,记者在市农业局植物专家的带领下,在云勇林场探访时,就邂逅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金毛狗”属国家级濒危珍奇植物,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由于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黄色长茸毛,状似伏地的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毛茸茸的金毛狗不仅好看,还有止血的良效。如果在伤口流血处,轻轻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流血,煞是神奇。
植物生存环境如何?
地区分布不平衡
报告认为,在植物多样性方面,佛山呈现分布和保护不均的局面。
佛山西部和西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植物多样性丰富。由于林地面积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区域植被受人为干扰较少,是佛山市区域植被中保护最好、生态功能最优的地区。报告称,这对维护和保障佛山市的生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而东部、南部地区是佛山市经济基础最好的区域,城镇工业企业相对密集,基础设施相对齐全,但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系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在介于西部、北部森林绿地与东部、南部城市河网区之间的过渡区的中部,人为干扰大大加强,人工林面积增大。“中部区域既是佛山市区域植被的缓冲地带,又是生态屏障区,需加强保护意识,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干扰活动。”报告称。
有何建议?
高明可申报保护区
报告针对不同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于佛山生态功能最优秀的西部和西北部,报告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是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生态资源。报告建议,加大保护力度,重点保护合水鹿田的桫椤自然保护区。
“桫椤是个古老的蕨类种群,目前所知仅有几种残存于世,对研究生物进化与地史变迁均有重要价值,本属的植物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报告称,高明区的合水鹿田有一定数量的黑桫椤分布,并已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可适当扩大保护范围,改造周围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林分状况,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大保护力度,并适当开发生态旅游,使保护区建设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这些植物,五区只在这些地方有:
高明区:福建观音座莲 、铁芒萁、 阴石蕨(红毛蛇) 、 圆盖阴石蕨(白毛蛇)、美丽新木姜、箭叶蓼、朝天罐、爱地草、乳儿藤、广州蛇根草、鸡爪勒、鳄嘴花、黑藻、山姜(箭秆风)、黄藤、大叶仙茅、箭根薯
三水区:崖姜蕨、薄叶润楠
禅城区:三叶崖爬藤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