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 ——古朴清雅的神泉镇古迹

揭阳发布  2016-11-20 15:31

惠来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港城——神泉镇。背山面海,是揭阳市最大渔港、对外商贸主要口岸。人们常道: “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泉”指的就是“海角甘泉”。在约800年前的宋代,古镇神泉还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然而在海边沙滩上居然发现有一口泉眼,任凭潮水涨落盐卤浸泡,到处都是咸水,惟独此泉甘甜非凡,成为海角的一大奇景,也惠泽一方渔民。相传当时穷人患病,没有钱医治,在这里喝上一口甘甜的泉水,便能解除病痛,人民赞颂这是一口救人的“神泉”。公元1553年,这个原来叫做“神前”的地方正式更名为“神泉”,可谓“城以泉名”。

在神泉车站(神泉市场)向前直走几十米,经过“戏园埕”,会看到淡雅的石雕大门飞檐绿瓦,匾额上“海角甘泉”四个大字闪着金灿灿的光芒,玉立在最上端的便是是栩栩如生的“龙凤戏珠”,亦有“龙凤呈祥”之意。“龙凤戏珠”之下更是色调典雅、雕工精细的繁花图案,美观大方,仿佛让人走进了古时的宫廷之中。

这古朴的围墙镶嵌着许多美丽壮观的壁画,其中著名的“神泉八景”:“蜃楼海市、海角甘泉、烟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笔高标、晚霞归帆(渔船晚归)、书院青松、古井通海(通天古井)”便在这古墙上栩栩如生,一目了然。

从左右两个古朴别致的侧门便可一眼看到里头如诗如画的景致。

甘泉井壁原采用砖砌,砌的是西半圆井壁,东半圆井壁直至井底是自然黄土墙。清乾隆十七年,将砖砌改为石砌,进井取水须步入十八台阶。小时候,我便曾与妈妈到这挑水饮用。

井壁之上的栏杆,藤蔓和嫩叶交错,痴缠着这辉煌的历史瑰宝。

据历史记载:明洪武十三年,神童苏福指点大家将“神泉”开凿成井,并为之题写了“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碱蒸独标平淡”的上联联句,并空出下联。此举使“神童”更加遐迩闻名,后来所在村建城也被朝廷命名为“神泉城”。小时候就一直听大人讲“海角甘泉”的传说,相传若是谁能对出下联,甘泉的泉水将从此枯竭。

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惠来知县王玮为泉整瓷建甘泉亭,将神童的独脚联刻在亭柱上,并在亭内树碑撰文,从此,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才子名士、文臣武将到此撰写下联,但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此流传千古的独脚联,也几乎是所有神泉人能够倒背如流的。

甘泉亭采用阁楼建筑,飞檐叠盖,勾栏画角,美不胜收。

海角甘泉内还有另一处景致,便是——参天古树。大榕树下是老年人对弈闲谈的好地方,也是小孩子们嬉戏的欢乐场,小时候我也曾在这与小伙伴们玩耍过。这里的象棋落地声,议论赞叹声,儿童欢笑声,风吹落叶声,蝉鸣鸟叫声……汇成了一首不绝于耳的乐章。

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和风娆抚碧柳枝,游人惹梦醉甘泉。

神泉古镇披着悠久的星辉月影,尤其有海角甘泉这颗光辉的历史瑰宝,使这个美丽的海滨小城散发着典雅、独特的光芒……

图文:陈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