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重磅/解读︱乐百氏“易主”,达能收购16年后为何抛售?

南方+ 记者 赵兵辉  2016-11-16 09:57

刚剥离多美滋不久的达能再次“瘦身”。达能中国11月15日向南方日报记者确认,达能近期与盈投控股达成协议,乐百氏品牌及6家工厂将整体转移到盈投控股旗下。这也意味着在经过16年的经营之后,乐百氏被达能整体剥离。

对于此次出售原因,达能方面解释称,“达能调整了在中国市场的饮用水业务发展战略,将采取更为集中的发展模式,聚焦天然矿泉水业务。”对此,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这些年来乐百氏在营收体量和利润上都没有贡献,重营收和利润两个指标的达能肯定要将它剥离。

事实上,这并不是达能近年来首次“清理”旗下业务。去年12月1日,蒙牛和雅士利联合发布公告,称已以12.3亿港元的价格从达能手中购得多美滋中国。多美滋曾一度是达能旗下最赚钱的品牌,但2013年后,其销售额持续低迷,达能不得不甩掉包袱。

乐百氏被达能整体剥离

自去年将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卖给雅士利后,达能又将旗下饮用水品牌乐百氏卖给盈投控股。

据了解,此次整体转移的资产包括乐百氏品牌6家位于广州、北京、天津、成都、重庆和中山的乐百氏工厂,以及从事乐百氏品牌业务的员工,但达能并未披露具体交易金额。

达能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交易只涉及公司的股东变更。对于乐百氏员工来说,公司未变,劳动合同也不变,大家(注:员工)法定的权益和待遇也不会受到影响。” 

达能为何突然出售乐百氏?对此,达能在声明中解释称:“为在中国市场建立强健、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达能调整了在中国市场的饮用水业务发展战略,将采取更为集中的发展模式,聚焦天然矿泉水业务,因此决定将乐百氏业务整体出售给盈投控股。”

据了解,此次接盘乐百氏的盈投控股位于深圳,有公开信息称,该公司资产总量将近45亿元,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核心企业中一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家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驰名商标“安吉尔”以及“嘉年印刷”等知名品牌。

达能为什么要卖?

“乐百氏”创办于1989年,产品涉及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功能性饮料等。当时,以瓶装水作为主打产品的乐百氏,经历了1996年-1999年快速成长期后,以超过30%的市场份额占据同业第一。

2000年3月,法国达能与乐百氏签订协议,共同投资组建“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达能一举收购乐百氏92%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被达能收购时,乐百氏的销量更达到历史巅峰,据说当年达能为此收购付出了238亿元人民币。然而,被收购后的乐百氏不仅未能扩大品牌影响力,反而逐渐走向没落。

业内人士表示,自16年前收购乐百氏以来,达能从未停止过对乐百氏的调整,先是将其原来的饮用水业务分拆出来,并试图与深圳益力、梅林正广和等达能旗下的水业务进行整合,后又以乐百氏品牌推出“脉动”功能性饮料系列,但最终仍然无法把乐百氏做大做强。

“达能当年收购乐百氏更多为了消除竞争,所以对乐百氏一直采取压制的做法。”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乐百氏的市场份额很小,在营收体量和利润上都没有贡献,重营收和利润两个指标的达能肯定要将它剥离。

据达能中国官网显示,目前达能旗下饮用水和饮料业务包括功能性饮料脉动、矿泉水品牌益力以及乐百氏,此外还有依云、波多、富维克等进口矿泉水品牌。对于达能方面所称“将采取更为集中的发展模式,聚焦天然矿泉水业务”,朱丹蓬认为,矿泉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益力年销售额仅约1亿元,已经被景田、怡宝、农夫山泉等瓶装水饮用水第一梯队拉开了一定距离,达能未来要做大矿泉水阻力不小。

AC尼尔森最新数据显示,华润怡宝、百岁山、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冰露等六大品牌占有国内瓶装水80%左右市场份额。而国内瓶装水市场增速放缓,较去年只有6%同比增长;在2014年,矿物质天然饮用水销售同比增长23%,远高于包装水14.3%的整体增长率。


编辑 赵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