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打造旅游新模式,全域旅游显雏形

南方日报 记者 邱羽琪  2016-11-09 11:02

“我们是来连州地下河玩的。”来自广州的游客谢女士笑称,原本以为这只有连州地下河景区,没想到这里处处是景点。“沿途的葡萄庄园、采摘之家、新陂塝果园很好玩,还有附近的熊屋村也挺不错。”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表态,“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符合世界旅游发展潮流,各地旅游部门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快构建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连州旅游的发展与此可谓不谋而合。近年,连州着力推动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全域旅游模式,成为了连州旅游发展战略发展的新定位。

通过数年发展,如今连州旅游迎来井喷,数据是一大佐证:2016年上半年,连州接待游客370.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237亿元,这组数据与2011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31亿元)几乎持平。

●南方日报记者 邱羽琪 通讯员 邓国娣 统筹/策划:黄津

全域旅游模式,成为连州旅游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图为连州地下河景区,等待入园的游客排起了百米长龙。邱羽琪 摄

焦德强

——旅游,最重要的就是服务

11月4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6新晋5A级旅游景区座谈会上表示,5A级旅游景区应成为旅游管理服务的模范,以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目标,大力提升以厕所革命为代表的旅游管理服务。

说到服务,不得不提连州地下河。“旅游,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连州爱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焦德强说,“特别是保安、清洁人员、客房服务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更是景区服务水平的最直观的体现。”

但是,旅游从业人员不足,特别是旅游业人才的缺乏,让焦德强感到十分忧心。“一是招工难,二是培训力度不够,三是管理水平不够高。”焦德强坦言。为此,连州地下河一直坚持从软件和硬件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在软件上,连州地下河组织员工外出学习优秀管理服务经验,并不断进行员工培训,优化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制度,以严格的服务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在硬件上,连州地下河在交通、安全、通讯、购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建设,确保游客玩得安全和舒心。近年来,连州地下河更投入建设了智慧旅游设施,让景区服务更加人性化。

作为5A级旅游景区,连州地下河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实在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而这也反映了连州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转变——旅游意识深入人心。

通过旅游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实际受益,促进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目前连州群众已自觉把自己作为旅游环境建设一分子,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焦德强表示,连州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摄影之城、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等响当当的名牌,也有省级古村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再加上群众旅游服务意识的提高,整个连州的旅游氛围将愈加浓厚。“结合宣传和产品打造等,连州旅游将实现质的腾飞。”

熊记财

——用景区概念打造出美丽乡村

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以抓点方式为特征;全域旅游模式,则是统筹全域发展。

今年上半年,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龙潭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福山景区等精品景区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吸引了众多游客。但是,这些精品景区的“吸客”能力并不仅仅体现在自己景区内,也辐射到景区外。而这恰恰体现了连州旅游的统筹规划已经深入到城乡的方方面面。

在连州市福山景区旁,有一个美丽宜人的小乡村,名为熊屋村。“以前,我们村虽然离福山景区很近,但是乡村建设比较落后。那个情况,根本不会有游客过来玩,我们也没想过会有游客过来玩。”70多岁的老人熊三友告诉记者。

“一墙之隔”,景区内外竟“天差地别”。那么,乡村的发展建设是否可以与旅游相结合?是否能用景区的概念打造乡村?为此,熊屋村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修进村道、村中巷道全部硬底化、拆旧屋、建设生态休闲公园、建设村文化室、篮球场、停车场、健身设施……熊屋村依托村庄美丽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以景区的概念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以自驾车游为主的农业生态乡村游。

“我们村这么美,交通便利,又靠近福山景区,正好与福山景区形成一个‘大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保安镇党委委员、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记财介绍,熊屋村首批开放的家庭旅馆共有27间房、43张床位。

基础设施上来了,游人也多了。据悉,发展全域旅游,就要拆掉景点景区“围墙”,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

如今的连州,景区内,连州地下河景区、湟川三峡景区等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加强人性化服务,实实在在地为游客提供安全、优质、舒心的服务;景区外,整洁的村容、特色的活动、美丽的风景、热情而淳朴的村民,让游客体验到了“家”的感觉。

接下来,连州将进一步完善各乡村旅游点宣传牌、指示牌、交通、公共厕所、购物点、停车场等公共配套,提升乡村旅游环境。

成振武

——花卉与旅游碰撞出致富之花

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摄影、旅游+乡村……近年来,通过“旅游+”,连州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盛,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站在这片土地上,丰阳镇畔水村的成振武看到了花卉与旅游结合,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为此,他毅然带动村民,种出了一片畔水花海,成为连州市“千村百花”景观工程的参与者。

当花卉遇上旅游,两者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记者从连州市旅游局了解到,“花经济”已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强磁场”,精彩纷呈的“赏花游”,如桃花、梅花、梨花、格桑花、薰衣草等,火爆连州旅游市场。此外,连州旅游部门不断深挖“桃花”做文章,借助“2016连州桃花节”举办契机,设计推出多条赏花旅游线路,同时在官方微博、微信、网站重磅推出赏花踏青指南,受到广大游客热捧。

据连州市旅游局统计,今年建好的鹏洋花园、畔水花海,自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13万人次,门票收入超30万元。而2016连州桃花节期间,全市各大桃花观赏点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门票收入超200万元,真正打响了“千村百花”景观工程的“第一炮”,撬动了连州的“花经济”。

在花果飘香的季节,连州旅游在农业这一元素的刺激下,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目前,连州在“旅游+”文化、农业、美丽乡村等方面已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将进一步尝试旅游与会展、养生、运动等方面的结合,推动连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链条全域化,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0.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198.86万元,成为2016年连州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熊屋村以景区的概念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生态乡村游渐入佳境。陈俭灵 摄

■数看变化

2011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53万人次,同比增长66.54%,实现旅游总收入19.31亿元,同比增长77.16%。

2012年接待游客总人数521.84万人次,同比增长15.20%,实现旅游总收入22.80亿,同比增长18.07%。

2013年接待游客总人数665.46万人次,同比增长27.52%;实现旅游总收入31.562亿元,同比增长38.43%。

2014年接待游客总人数734.25万人次,同比增长10.34%;旅游总收入35.881亿元,同比增长13.68%。

2015年,连州接待游客总人数794万人次,同比增长8.13%,旅游总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9.3%。

2016年上半年,连州接待游客370.27万人次,同比增长了9.73%,旅游总收入19.237亿元,同比增长了11.71%。

■记者手记

多点开花不如集中火力打造优质乡村旅游产品

今年起,连州旅游从单一的景区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已经初见雏形。其中,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那么,多点开花的连州乡村旅游如何以点带面,实现全域旅游的转变?记者认为,连州应集中火力,着力打造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

近年来,连州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也出现了畔水花海、鹏洋花园、薰衣草世界、豆地渔村等乡村旅游的看点。但是,这些旅游产品还未够成熟。连州乡村旅游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便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点”上,而应该把“看点”发展成一个成熟的旅游产品,成为连州乡村旅游的亮点。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需求而面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可进入性和旅游服务。只有成熟的、独特的旅游产品,才能持续地吸引游客的到来,才能在林立的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才能进一步打开旅游市场。

对此,笔者认为,连州的旅游吸引物十分丰富,接下来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在旅游设施的建设、可进入性的提高和旅游服务的强化上。

从旅游吸引物打造上看,为了增强乡村对游客的吸引力,乡村旅游可在一方面挖掘乡村自身的游玩项目,如古民居改造、传统耕作器具小课堂、竹工艺品展示等;另一方面,乡村可加强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发展,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此外,农特产品的销售也不能停留在初级销售阶段,还应向产品深加工的方向发展。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而连州在旅游设施建设方面,应注意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例如民俗、农家乐、公厕等。特别是,对于乡村的可进入性,连州应该加大力度投入,在道路建设、交通指示、旅游信息提供等方面均应提供有力的保障。

而在服务方面,连州应不断引导村民树立旅游服务意识,为其提供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促进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最直接的“工作人员”应该是村民。热情、主动、贴心的服务,将让游客对连州的乡村旅游满意度大大提高,使连州旅游的口碑越来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连州乡村开展自我营销的主动性并不强,且宣传途径单一。其实,最熟悉乡村的,必定是村民自己。自己便是自己最好的营销人员。如何进行自我营销?最简单的方法有二:第一,乡村应构建自身的网站体系,形成宣传的平台,及时更新咨询;第二,在信息时代,村民人人可利用手机、电脑等信息媒介,进行产品推广和传播。特别是自驾游、自助游发展迅速的当下,消费者对信息的需求更大,获得途径更多。抓住这个机遇,对乡村旅游的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连州花经济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图为畔水花海。 黄津 摄

■声音

连州的“千村百花”景观工程抓住了消费者的兴奋点。接下来,连州要做好花文章,打造花世界。

——广东省委农办主任陈祖煌

连州比我想象中更美!连州的旅游底蕴、文化底蕴、人文景观都非常好。连州旅游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优势和空间。

——携程旅行网景酒事业部副总经理麦冠华

如何把这个秦汉古道的概念,与旅游、文化、健康、贸易、教育、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艺术创作等深度结合呢?“互联网+”的思维应该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远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董兴宝

连州是长寿之乡,也是文化名城,曾获评“城小名人多,岭南第一州”的美誉,早在5年前,连州便被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定位广东自驾游的“北斗之星”,是粤北最美的城市。

——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向春明


编辑 刘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