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石像、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这些地标级雕塑原来都出自他手

南方+ 记者 杨逸  2016-11-02 16:51

越秀山上的五羊石像、海珠广场的解放广州纪念像、纪念堂的孙中山纪念像、烈士陵园的广州起义纪念碑……你知道吗?这些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广州市民成长的城市标记,其实都出自同一位大师之手——中国现代著名雕塑家尹积昌。

从11月1日起,“立时代丰碑——尹积昌雕塑捐赠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三楼会展厅展出。展出雕塑原作和创作小稿248件,旧照片115件。

本次展览作品均为尹积昌家属捐赠所得。

本次展览分为两大部分

立时代丰碑

20世纪50年代,广州的城市雕塑开始得到发展。当时的广州市长朱光颇具艺术慧眼,制定了以城雕美化广州的宏伟蓝图。他对尹积昌委以重任,指定由尹积昌负责筹建、领导广州雕塑工作室并承担最重要的创作任务,使尹积昌由此获得一个可以展示才华和实现理想的广阔空间,从而将广州的城雕事业推向新的里程。

这一时期他最具代表性的城雕作品如《孙中山纪念像》、《五羊石像》、《解放广州纪念像》等均以写实为主旨,无论政治题材还是神话传说题材的作品,均刻画入微,形象生动,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他也注重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和传统文化,将传统精髓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手法和风格根据作品题材的不同而变化。

如今,当人们徜徉在中山纪念堂、越秀公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的时候,凝结着尹积昌心血的时代丰碑已成为一道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融入广州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成为广州人不可磨灭的城市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尹积昌也是广州城市的创造者之一。

为众生造像

在创作大型城雕的同时,尹积昌也为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像。这些人物除了妇孺皆知的历史文化名人如爱国将领、著名学者、文学家、艺术家之外,还包括大量的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民众。

尹积昌创作的人物雕塑形神兼备,体现了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他以写实的手法刻画人物的五官,又依据人物不同的身份气质,运用不同的手法塑造人物的发型衣着。如《蔡廷锴将军胸像》和《叶挺将军像》,以沉稳简洁的手法塑造了军事家坚毅勇敢的形象;而《漫画家曾钺像》则粗犷豪迈,符合艺术家的浪漫气质;《冼星海胸像》则特别细腻柔和,展现出音乐家不同于常人的敏感和优雅。

尹积昌创作的这批人物雕塑,为我们记录下了20世纪50至90年代各行各业典型代表人物的立体形象。从这一角度来看,尹积昌也可以说是广东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位记录者。

现场还通过尹积昌使用过的模具、雕塑台、雕塑工具、办公家具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实物,复原了尹积昌的工作室场景,并辅以相关文献和图片资料的展示和说明,以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对广州城市雕塑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雕塑家的一生。

据介绍,本次展览被评为2016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并将长期对外开放。

展览看点

解放广州纪念像

解放广州纪念像,1959年作。长56cm、宽56cm、高134cm;制作材料:玻璃钢

铭文: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十周年纪念。一九五九年十月十四日,广州市人民委员会立。

《解放广州纪念像》立于广州海珠广场中央,是195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广州解放十周年而建造,由尹积昌设计创作,基座上有著名书法家吴子复题写的铭文。整个纪念像连基座高16米,塑造了一名左手怀抱鲜花,右手紧握钢枪,面带笑容,昂首挺胸的解放军战士,雕像形象生动,气势雄伟壮观。

创作者以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征性将新中国解放初期解放军战士的形象加以刻画,手握钢枪,怀抱人民献给的鲜花,寓意军民鱼水情深和解放军捍卫祖国南大门,以此来永远纪念人民战士的功勋,可谓是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1969年拟在纪念像所在之处建毛泽东塑像,将该像拆除。现原址上的《解放广州纪念像》由潘鹤、梁明诚根据尹积昌原作的构思另行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重建。

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1960年作。长76cm、宽76cm、高115cm;制作材料:铜

《五羊石像》由尹积昌、陈本宗、孔繁伟于1960年4月设计创作而成,矗立于广州越秀公园,是广州市著名的景点之一。

整个石像连基座高11米。主羊头部高高昂起,口中衔穗,回眸微笑,注视人间。其余四羊环绕于主羊周围,或耍戏,或吃草,还有羔羊在吸吮母羊的乳汁。五羊大小不一,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情趣横溢,如今已经成为广州城市的标志。

这件作品的构思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二千多年前,广州遍地荒芜,人们辛劳终日难得温饱。一天,天空仙乐缭绕,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衔谷穗的五只仙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广州人民,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则化为石,永留广州。从此,广州成了富饶的地方。

这一传说世代相传,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穗城”。1989年又由尹积昌根据五羊的传说主持创作浮雕两组,并增设亭、廊等景点,总名为“五羊仙庭”。

《五羊石像》既以写实主义风格塑造栩栩如生的五羊形象,又将神话所寄托的祈福愿望具体化、形象化,使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极具影响力的城市雕塑之一。

广州起义纪念碑

广州起义纪念碑,20世纪80年代作。长84cm、宽105cm、高205cm;制作材料:石膏

《广州起义纪念碑》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由尹积昌负责总体设计,詹行宪、林彬、凌镇威参与创作,于1987年建成。位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陵道北端的小山岗上,坐南向北,碑身连基座高45米。主体为一只起义者的坚强手臂,紧握着一支系着起义标志——红飘带的步枪,从下面作为基座的三块巨石之间伸出,直指苍穹,寓意冲破旧社会“三座大山”的重压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思想,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雄伟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基座正面镌刻着“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的铭文,四周分别是“起义前的准备”、“攻打国民党政府广州公安局”、“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向农村转移”等内容的浮雕,展现了广州起义完整的革命历史画卷。

这件作品不同于作者早期作品严格写实的风格,其创作手法简洁有力,趋向于符号化和建筑感,其巨大的体量与陵园宏伟的气魄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校对】黄黎繁

编辑 李啸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