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汕头一所中学的“创文之路”

南方+ 记者 余丹  2016-10-20 11:20

汕头九中的文明教育重在实践。

第十三届汕头市运动会开幕式结束,包括汕头市第九中学在内的几个学校师生们主动捡拾地面垃圾,保持区域干净卫生。这一举动广受关注,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在看到相关媒体报道后专门作出批示,为全市教育系统创文成果点赞。

学生群体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的题中之义。在汕头九中,品德教育和文明教育一直是学校探索的课题。可以说,学校一直在“创文”。近期,学校又在此基础上细化“九条文明规则”,以“一点点、一件件、一次次、一天天”润物无声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

将“海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特色

汕头九中是汕头西南片区目前仅有的一所中学,创建于1960年,是汕头市委、市政府为了妥善解决西片区居民子弟入学难的问题所建立。长期以来,九中在德育教育方面难见起色。

据了解,目前九中有学生500余名,多为周边摩托工友、小摊小贩的子女,来自低保、特困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占到全体学生数的近三成。

“这些孩子或因父母离异、或因一方离世而缺乏安全感,进而造成情感障碍,形成自我封闭、孤僻、敏感等负面心理倾向。”林锦洪坦言,人口东移,教育布局调整等导致九中生源锐减,学校一度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考验。

为了改变现状,2013年,九中开展起了以“九中梦”为载体和灵魂,以“海文化”为校园文化之根的德育教育。

“上世纪70年代,在汕头流传这样的说法——皮肤黝黑黝黑的,身上有咸咸海水味的,那人一定是九中毕业生。”林锦洪告诉记者,作为一所在海边滩涂建设起来的学校,“海文化”不仅契合学校历史背景,而且还体现了九中人秉承海洋文化中顽强拼搏、敢为人先、勇往无前的精神。

南方日报记者看到,在九中校园中,“海文化”特色景观无处不在:20米长的大型大海图,精致的楼梯海景标语,就连窗户的窗帘也是蓝色的。记者发现,在操场围墙上,还展示着关于“汕头开埠”的老照片。

“我们将汕头开埠文化历史、学校办学传统、人文特色和新时期学生特点紧紧糅合在一起,让学生们每天都能够在‘海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林锦洪说。

此外,九中还将“以美育人”办学理念作为养成学生文明习惯的前提,将“一点点、一件件、一次次、一天天”作为关键,以创新的方式,齐抓、反复抓、抓反复。林锦洪表示,这四点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各行各业“创文”。

“模拟场景”开展文明教育

在“海文化”的助推下,九中的形象焕然一新,学生们的学业成绩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九中彻底摆脱了落后的局面,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九中是如何创新开展“海文化”德育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的?

以升旗仪式为例。“我们确信!上善若水,大爱无痕;教育力量之伟大,校园文化之神奇,在于一点点、一件件、一次次、一天天!似水无形,无处不在!”升旗完毕,九中的学生们齐诵升旗誓言。不用看笔记,学生们早已对这段升旗誓言倒背如流,谨记于心。

更有趣的是,与其他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不同,九中的升旗仪式没有枯燥的校长讲话,而是变成了各种形式的“场景模拟”。当天宣读誓言完毕后,林锦洪在现场假装扮演一位从外校慕名而来的老师。

“听说你们九中很厉害啊。”林锦洪高声说道,看着眼前的学生们还木讷的样子,林锦洪又质问道,“你们学校不是要求见到老师第一件事就是要说‘老师好’吗?”在校长的提醒下,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高喊“老师好!”在讲话过程中,林锦洪又故意丢了一个小纸团,这次学生们心领神会,几个前排的小男生立刻跑上前去捡起纸团。

“站在上面大声讲道理,其实学生很少能够听到心里去。”林锦洪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打心眼里接受德育教育,他们把严肃的讲话改为轻松的场景模拟,有时候还让学生排练德育小品,然后演绎给其他的同学看,“这种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

细化推进“九条文明规则”

在林锦洪的手机里,保存着两千多张关于学生们的照片。“这位学生主动捡起地面上的垃圾,我就给拍下来;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小组活动和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这位学生在农田劳作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林锦洪一一细数照片里的故事。原来,在九中还开展着“发现生活的美”活动,只要在校园里见到一些文明行为习惯,老师们都会拿出手机拍摄并发到教师或者家长微信群,点名表扬。

“我们经常评选‘最美学生’‘最美教师’,以点带面教育其他学生。”林锦洪告诉记者,小小的鼓励有时候十分激励学生:学校的不少学生家长是个体经营户,学生回家后会敦促爸爸妈妈要做好“门前三包”,自觉维护城市的卫生。

“这些都是文明教育带来变化。”林锦洪说,“越来越多家长关注孩子们文明习惯的养成,并认为习惯对孩子们一生的影响是重要的,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林锦洪表示,为了继续推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又细化了“九条文明规则”,除了“微笑说声老师好”“不迟到早退,不上课随意说话做小动作,不吸烟喝酒,不打架斗殴,不破坏公务,不说脏话,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等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外,学校还从日常行为抓起,比如“弯腰捡起地上纸”,“各人自扫门前雪(即教室和负责的公共区域),还管他人瓦上霜(即自觉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近期,惠州博罗中学在看到关于汕头教育创文成果的报道后,还组织了一行12人专程到汕头九中交流学生德育教育经验。

“重在实践的教育胜过千言万语。”林锦洪说。

(通讯员 陈浩辉)


编辑 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