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率先启动“生涯规划教育”:让孩子伴随梦想快乐成长

南方+ 记者 刘丽 通讯员 赵小平  2016-10-12 08:09

“生涯规划和生涯教育将成为深圳市南山区学校学生的必修课!”10月11日,深圳市南山区率先全面启动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正式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体系,出台《南山区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指引》,并确定育才中学等7所学校为“南山区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学校”。

带领孩子向梦想出发

 究竟什么是生涯规划教育呢?据南山区教科中心副主任吴熙龙介绍,“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在对一个人生涯成长的主客观条件进行评估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自身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所处时代特点及社会发展需求,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人生(包括职业、学习等)奋斗目标,并付诸于行动。“就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找到梦想,树立自信,并向着梦想勇往前行!”

据悉,“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到上世纪70年代,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之后在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2000年后,我国生涯规划教育开始萌芽,教育对象仅限于在校的大学生。近年来,深圳市南山区部分学校率先在深圳市开展了中小学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如:2010年南山区育才中学开设了“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并出版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三册)校本课程;华侨城中学等中学以活动课、心理社团等形式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南科大实验小学将每年的11月27日定为“职业日”,从一年级学生开始进行职业体验和展示等活动。

吴熙龙介绍说,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将从课程、学科渗透、活动、评价等方面入手,充分整合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专业机构、网络等资源,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进行适合年龄特点、侧重点不同、目标不同的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涵盖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家庭生活、娱乐休闲、社会参与等方面。根据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的发展过程,南山区将中小学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四个阶段,实行成长导师制,一生一导,一生一档。

南山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说,生涯规划教育归根到底是对教育功利化的反思。

将教育拉回到人性的轨道

南山区教育局为何率先启动生涯规划教育?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介绍说,生涯规划教育主要解决“我是谁?”和“我能做什么?”两个问题,它既指向未来,更着重于把握学生学习过程的每分每秒。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职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每一段接受教育的人生旅程都是精彩的。

“过去,我们更多把教育当成是为未来服务的工具,却往往忽视了教育过程本身也是孩子人生旅程的重要部分,把追求成绩追求分数作为唯一目标,过早让孩子走向成人期待的道路,扮演成人强加的角色,以至于让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逐渐枯燥化、孤立化,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刘根平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归根到底是对功利性教育的反思,是要将教育拉回到人性的轨道,让孩子们伴随梦想而成长,让学生们在不断尝试各种角色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为他们将来更好与社会接轨做好准备。

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认为,南山区率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领先国内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南山区的生涯规划教育分三个维度、五个管道进行,具有系统性和本土性,很有可能会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前沿经验,为全市甚至全国提供借鉴。

编辑 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