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日报 记者 尹兆平 2016-09-23 11:07
自9月中旬以来,近年因出产“工艺榄”而远近闻名的信宜市合水镇,又进入了黑榄成熟收获的黄金季节,国内各地客商如期而至,榄香远飘千万里。
在该镇石硖村民沈万标家里,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一说起屋后那棵黑榄树,立马眉开眼笑,“它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个‘小金库’。”据其介绍,今年是黑榄生产的“大年”,他家那棵黑榄树的产量超过了历史记录,达到700多斤,前几天被一位来自江苏的“工艺榄”客商以每斤200元的价钱收购了,收入接近15万元。“近五年,这棵榄树收入最少的一年是14万元,最高的一年是29万元,很快,它的产值就达到百万了!”
黑榄,过去在农村并不是什么稀奇物,经济效益也并不高,通常是榄肉加盐晒干作为家常小菜,榄核也是一斤几元的卖价,多是卖给月饼厂家取仁用作馅料。近五、六年来,国内榄雕工艺行业的兴旺,使得一些长相适宜的榄核摇身变成了“稀世珍宝”,超乎想象的收购“天价”令人难以置信。据合水镇横水村一名近年专门收购工艺榄核的老板介绍,直径达2厘米以上质地良好可用于工艺雕制的黑榄核,每斤的收购价低则几百元,高则过千元,他前年卖出一颗直径超过3厘米的黑榄核,售价4800元,是迄今为止当地单颗售价最高的“榄核王”。
榄熟时节行走在合水镇的街道集市,隔三差五的店铺门前都竖起了一块“收购工艺榄核”的大字招牌。据了解,近年来,当地从事工艺榄核购销的季节性商业人员多达两三千人,他们都是代购代销的“二老板”,足迹遍及周边各地,其真正的“幕后”老板来自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地区。
近年黑榄升值扬名后,当地人在本地亦办起了自己的榄核工艺厂,大量收购榄核长年从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但其工艺水平与外来客商所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成品主要是人体佩戴的一般性饰品,售价平常,但虽如此,也为当地黑榄的生产拓宽了用途和市场空间。
据当地群众介绍,合水镇目前有正常投产的黑榄树约1500棵,近年新种未投产的黑榄树约3000棵。黑榄,成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新财源。
茂名日报记者 尹兆平 通讯员 陈子楷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