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2016-08-31 09:31
上午9时,正是菜市场热闹的时候,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协会等近40人走进百旺城的监测中心,引起不少市民的注意。日前,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称“三水市监局”)首次邀请群众代表进入区食品集中加工中心、三水实验中学食堂、百旺城检测室、区局检测室及检测车等地点参观,让群众充分了解三水是如何在生产、流通及销售终端的各环节中,全链条地管控着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今年,佛山启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工作,三水作为佛山的试点区域,其创建工作备受各方关注。其中,食品市场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是三水区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和区委、区政府2016年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此外,三水“十大工程”共47个分项推进项目实施,也已经完成其中12项。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施政所向,三水执行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场为市民出征的食品安全战已经打响。
免费检测室覆盖七镇街
与红卫路西南市场的入口相距不到30米,西南街道快检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每个星期的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市快检室对外开放的时间,市民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把果蔬送去检测,一般的食品快检所需时间为15—30分钟。
从8月1日起,三水的1个区快检室、7个镇街快检室、1辆流动快检车全部正式向市民开放,提供免费检测。“以前都不知道去哪里检测,现在在菜市场门口就有检测的地方,比较方便。”冼丽云是西南市场附近的居民,在检测室对外开放的第一天,她特意去“尝鲜”,体验了一次,把买来的豆苗拿去检测。
食品监测体系是三水区今年打造的重点项目,三水市监局专门制定《食品药品快筛快检室建设方案》和《农贸市场、超市检测室规范》,主要加强学校供应商食品安全检测,充分利用快检车以及食品药品快检室的检测力量,对学校食堂的重点食品进行检测把关。同时,还增加对餐饮具、禽畜肉类、蔬菜等品种的抽检频次,完善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管理网格。目前,三水已经完成覆盖区、镇的食品快检快筛网络建设。
“三水的整个监管层级,实现了区镇两级全覆盖。从监管对象来看,覆盖了全区80%。”三水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20个大型农贸市场和一所连锁超市,每个区镇快检点每周不少于两天,快检样品不少于40批次,快检车每日开放供市民检测,每日抽检102个批次。此外,检测设备的投入增强了监测能力,检测食品的种类多达31个大类,全年整个食品经营户,一年食用农产品约为16万批次,快速检测5万批次。
快检室的建设只是三水市监局在推进基层监管能力方面的一个举措,为了提升监管的力度,三水启动“十个一”的建设,即:各镇街实行“标配”建设,配置一个独立的办公场所、一支队伍、一辆执法车、一套快检设备、一套取证设备、一套执法终端、一套标准操作程序,一个快检室以及每个村居配备一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一名信息员等10个项目。在配合网格化管理基础上,三水专门开设监管人员的培训课程,今年1月至7月,三水共举办了173期培训活动,培训时间共434.5小时。
288家餐饮单位进行“可视化”监控
三水区市监局邀请群众代表走进实验中学食堂,食堂已经实现了可视化监测,厨房所有的操作流程和环境在餐厅外通过显示屏可见。三水实现阳光厨房的餐饮服务单位已经达到288家,它是三水市监局逐步深入过程监控的手段。目前,三水共有餐饮服务单位3656家,数量之大以致难以全部实现可视化,为了更够高效管控,三水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风险分级,98%以上的单位实行量化分级,按照等级的划分,展开有计划、有重点的监测。
“针对生产加工型企业,主要分两块,一是针对大型企业,要求其出示‘企业食品生产许可’,重点是监控小作坊。”三水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及时帮企业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对食品加工小作坊摸底排查,三水已下发《三水区食品集中加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工作方案》,同时已确定视频监管系统承建商,完成食品集中加工中心22家小作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此外,为加强过程的管控,三水还对农产品市场展开精细化管理,推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规范化和标准化机制,并派监管人员驻点,建立使用农产品产地准入和市场准入产销衔接机制。
不论是在百旺城还是西南市场都可以发现,市场进行改造后,均设有显示屏,显示屏滚动播放当天市场内产品抽检的情况。管理方必须将这些信息及时公布,并且这些自检数据也会上传省、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平台,方便市民查询。
除了针对生产源头的农产品,也有不少市民提出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三水市监局相关负责人也直言网购的食品安全成为一项新难题。该负责人表示,10月1日后,全国开始实施网络食品监管制度,凡是在网络平台上销售的食品都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并且进行ABC分级。“如果出现违规的,达到刑事程度,会移交司法部门去处理”。
1试点
三水最大连锁超市的信息化监测
三水正在构建覆盖全链条的监控体系,从生产、流通到销售严格管控,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超市处于食品安全的流通环节,直接与市民接触。如何把好食品安全这最后一道关,三水最大的本土连锁超市日日升连锁超市通过建立快速检测室,每日对超市的食品进行快筛快检,筑起一条有力的食品安全防线。
据日日升超市负责人蒙飞雄介绍,每日采购的蔬菜、猪肉等生鲜食品会先送到配送点,在配送点分货的时候就马上对生鲜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尽量在上市之前拿出检测结果,保障上架的食品安全。
每天,蔬菜和猪肉是必检项目,蔬菜每日至少抽检60个样本,猪肉及其他食品至少抽检10个样本。蒙飞雄介绍:“生鲜食品主要靠检测。蔬菜尽量做到源头采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这样我们可以直接知道蔬菜来自哪里。尽量跳过市场,直接跟农业合作社、基地合作。农业合作社自己也会有检测室。”通过生产商、政府和销售终端的检测室之间的检测互补,尽力保障食品安全。
据悉,为了确保监测的精确,日日升更新了快检室里检测仪,与之前的设备相比,检测的食品种类更广、功能更齐全。更重要的是,新的检测系统与食药监的后台自动联网,每个企业的检测数据都会自动上传而且不得更改,检测的结果更加透明可信。在这套系统里,每个企业都有一个账号,食品检测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不断扩大食品安全的数据库。
今后,日日升超市计划采购能够进行二维码溯源的产品,目前正和一些农业合作社商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有相关实践,尤其是蔬菜方面。每个批次的蔬菜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消费者可以清楚知道蔬菜在什么时候播种、收割、上架。据介绍,由于对设备、中间环节和配送都有较高要求,食品二维码溯源目前还难以普及。”蒙飞雄坦言,“食品二维码溯源查询起来方便,这个尝试能够给消费者信心。”
2亮点
提升“生产工艺用水”标准
由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区内14家饮品生产企业参与组建的“三水饮品标准联盟”已经正式步入运营正轨,联盟初期目的在于制定三水区内统一的工艺用水标准,推动三水饮品标准化的发展,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
目前,三水已召开联盟标准《生产工艺用水》专家审定会,对标准内各参数进行审定及修改。为了有效推进食品安全档案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单位共计24家,目前试点单位中杨协成、红牛、百威英博、隐雪、亨氏联合、合成、可口可乐、世龙印铁、西南水都饮料基地9家企业已完成档案标准化建设,完成状况良好,其他单位正在全力推进中。
同时三水市监局联合区档案局对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哈佛幼儿园等6家试点单位进行整体提升。
三水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科长陈常晓表示,联盟标准不具有强制性,是一个地区的企业结成联盟共同制订的标准,供联盟成员或当地企业采用和遵守。“主要通过联盟监督和政府抽检来确保联盟成员执行标准。”
●文/图:蔡捷 吕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