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收入揭秘:奥运冠军≠赚钱冠军,金牌越多≠收入越多

南周知道  2016-08-27 12:34

备受瞩目的女排主攻手朱婷,最近得到了家乡领导的“特别关照”。

河南省、市、县各级政府纷纷表示慰问,郸城县委、县政府授予“无坚不摧”的牌匾和慰问金2万元,并迅速占领各大媒体版面。

事实上,本届中国奥运冠军的选手奖金也只有20万元。这在物价飞涨的当下,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数目。无独有偶,长期位于金牌榜前列的欧美体育大国给冠军选手开出的奖金数额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金牌越多,收入越少?“知道”(nz_zhidao)为你揭开运动员收入的秘密。

2016年里约奥运会游泳比赛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美国队夺冠。菲尔普斯赢得了他在本届奥运会中第五枚金牌。(新华社/图)

5届奥运,23枚金牌,菲尔普斯无疑成为了当今奥运场上最大的赢家。但多金王不一定“多金”,他的年收入约为8007万人民币,在本届奥运会参赛者个人财富排行榜上被远远地甩在后头。而就在近日,福克斯体育网公布了一份各国奥运奖金排行榜,美国以大约16万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排名垫底。

小国慷慨,大国“抠门”

(作者供图)

在奥运奖金榜的排名上,位列第一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提供的冠军奖金十分诱人——约536万元人民币。这笔钱如果放在美国圣地亚哥,足够买下一座居住面积达182平方米的独栋豪宅了。同是东南亚国家的印尼、泰国也出手大方,它们都为获得金牌的选手开出了超过了200万的巨款。

再来看看我们所熟知的那些体育大国,虽然它们在奖牌榜上遥遥领先,但在奥运奖金上却扮演“铁公鸡”的角色,排名垫底的国家有中、美、德、加、澳。美国虽然在奖牌榜上独占鳌头,但它给金牌获得者的奖金还不到新加坡的1/30。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金牌得主也只能拿到大约10万元的奖励。

但要论真正的一毛不拔还数英国和挪威,这俩国家竟然没有为金牌获得者提供一毛钱奖金。英国表示,将会把冠军们的照片做成邮票,他们家乡的邮筒也会被漆成金色,一定会让冠军们感受到浓烈的金色荣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人们从里约奥运会的奖金排行榜上,似乎看到了大国“抠门”,小国“慷慨”的独特格局。这其中原因究竟为何?事实上,奥运金牌也是发展中国家彰显其国力,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筹码。一个体育弱国想要在奥运上取得好成绩,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又还不错的话,往往会采取高额奖金的激励机制。为了使运动员更有冲劲去拼一款金牌,缩小与体育大国的距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大奖励措施。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的里约之前尚未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的国家,依照新加坡目前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开出如此高额的奖金也就不足为奇。

和新加坡一样,在该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基本上都属于是金牌小国。新加坡的奥运参赛史始于1948年的伦敦,迄今为止总共获得了4枚奖牌,其中两枚来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本届奥运会上,印尼奥运金牌奖金比上届奥运翻了五倍,原因是他们在伦敦奥运会上一金未得,创下20年来最差战绩。

事实证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策略已然奏效,新加坡游泳选手斯库林在本届奥运100米蝶泳比赛中击败菲尔普斯获得冠军,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为新加坡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这枚金牌无疑能让斯库林“名利双收”,一举成为国家的英雄。

8月12日,斯库林庆祝夺冠。当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游泳比赛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新加坡选手斯库林以50秒39的成绩夺冠。(新华社/图)

反观那些“一毛不拔”的体育大国多已跻身体育大国之列,无需依靠金牌来提升国际话语权。

英国奥委会表示,奥运金牌带来的“精神价值才是无价的”,相比于提供物质奖励,将这笔钱用于基础体育建设和运动员训练,让所有优秀运动员更加长久的获得一种机制上的保障才更重要。

奥运冠军≠赚钱冠军

四年一次的奥运无疑是全球体育界的盛会,但如果想要靠夺金赚钱,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行为。

里约奥运会运动员的收入排行。(作者供图)

本月初,《福布斯》公布了里约奥运会运动员的收入排行。在所有超过10000名的奥运参赛者中,美国NBA球星杜兰特排名第一,收入约合3.75亿人民币;网坛名将德约科维奇紧随其后,纳达尔位居第三,足坛名将内马尔第四。虽然金牌拿到手软的菲尔普斯年收入为约8007万人民币,但已经排在了收入排行15名之外。

运动员的收入与金牌数量没有直接关系,薪水和代言费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换句话说,金牌数量只会增加运动员的曝光率和商业价值,并不能直接兑换成真金白银。杜兰特在本届奥运会上带领美国篮球梦之队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将会获得16万元的奖励,但这对于杜兰特的个人收入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在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中,杜兰特光年薪就达到约1.34亿人民币。2015年,单是各类广告就为他带来了超过了2.3亿的收入,可谓名副其实的“吸金王”。

和“领工资”的杜兰特不同,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网球选手,小德有近40%的收入都来自商业比赛的奖金。网球作为一项高度商业化的运动,其赛事的奖金向来丰厚,小德仅在去年的比赛奖金总额累计达到约1.45亿人民币。而他在2012年与优衣库签下的五年代言合同则作为其主要的赛场外收入。

国家也许会投入资金去培养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夺金,但并不能直接为运动员带来收入上的高增长。近日,土耳其瓦基弗银行俱乐部官方正式宣布,中国女排主攻朱婷正式与俱乐部签约,年薪将一举达到110万欧元。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通常会选择高水平的联赛和俱乐部以求收获个人收入与经济水平提升上的双赢。

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的收入也是与一项运动的市场化程度成正比的。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足球为例,欧洲足球强国都有高水平职业联赛,球员与俱乐部签订合同职业获得薪水,而俱乐部的收入又来源于赞助商的商业赞助、电视转播费、比赛门票收入、转会收入等等。类似于足球这种身体对抗性强的竞技类运动或是网球、高尔夫这种技巧性高的运动容易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赞助商也愿意为更多的受众提供高昂的赞助费,在更广大的人群中推广自己的品牌。

游泳虽是奥运会上的热门项目,但由于欠缺身体对抗带来的观赏性和刺激性,看一场各自为战的游泳比赛远不如一场世界杯来得酣畅淋漓。排球虽然和足球、篮球同样都属于三大球,但排球运动员的收入明显少于篮球和足球。其原因就在于排球运动员个人的身体素质难以得到充分凸显,所以也不容易产生像乔丹、C罗那样的国际巨星。

不想当网红的运动员不是真土豪

对于足球这种通过联赛和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起来的运动,运动员能从俱乐部中得到一份十分可观的底薪。像曼联、皇马、AC米兰这样的欧洲豪门,开出一份几千万美元的年薪合同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根据《福布斯》的统计,C罗在2015年的收入达到了 5.8 亿人民币。其中的 大约3.7亿来自于薪水和奖金,包括每年将近1.5亿元的年薪和各类比赛的奖金。剩下的 2.1亿元则来自于他和耐克、泰格豪雅的代言合同。

但对于一个明星级别的运动员而言,大部分的收入还得靠广告。雅典奥运会结束后,刘翔的广告商蜂拥而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他代言的品牌广告达到14个,2004年当年的收入就已经超过1亿元。而孙杨在广告方面的含金量也丝毫不差,伦敦奥运会后,他成为了继刘翔、李娜、林丹之后最受广告商青睐的体育运动员,身价超1000万,广告代言收入已破亿。

除了广告,不少体育明星在退役后也都纷纷转战娱乐圈来赚取曝光度。跳水王子田亮凭借和女儿一同参加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圈粉无数;年岁渐大将要退役的羽坛一哥林丹,参与了谢霆锋《十二道锋味》的拍摄,为节目赢得不少收视率。

如今,在社交媒体的直播环境下,许多体育明星更是变身网络爆款,开启了“体育+直播”的商业模式。据映客提供的一组数据:傅园慧的直播共有1085万人观看,在1个小时中,她收到了318万的“映票”,按照10:1的折算比例,折合成人民币约32万元。据了解,各家直播平台在奥运前与一批夺冠潜力和关注度高的运动员签订了直播合约,希望借奥运东风,实现直播平台与运动员的商业双赢。

社交媒体催生了新型体育偶像,使他们的收入更加多元化。如今,奥运会已经结束,直播红利能否对用户产生足够吸引力,为运动员带来可观收入,还得看内容的质量以及运动员本身稳定的成绩。

编辑 邓红英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