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港:最后的疍家渔人聚集地

广州日报本地通  2016-07-02 20:01

来广州生活三年,总感觉在北上广深这几座一线城市里,就数广州的生活味最浓,语言、饮食和习俗也最富当地特色。

黄埔古港吸引我的原因,除了因它清朝时曾作为世界性大港口在广州对外贸易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外,也因其传承着古老的疍家文化。

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的疍家渔人,是广州各样市井文化中风格极为迥异的一类。

他们以船为家,打鱼、摆渡为业,居无定所,随波迁徙,因而过着与陆上之人完全不同的生活,即使距离市中心不过几公里,却鲜有市民真正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漫步在行人寥寥的古港码头,感受着江上吹来的习习凉风,历史的残片在脑海中一一放映。

这个荒废已久的寂静码头,真的曾经见证过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往昔的繁荣景象吗?

▲放眼望去,除却近旁小舟上的老渔民和看船狗之外,古港再无一人,有种铅华褪尽后的萧索古朴之美。

Part 1:“古港由来”

1684年,也即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又强势统一台湾,之后,宣布结束海禁、实行开海贸易并设置海关,黄埔古港诞生。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黄埔古港旧貌。

而黄埔古港历史地位的凸显,则发生在1757年,也即是乾隆二十二年,清朝政府下令撤消江、浙、闽三海关,独保留粤海关,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这之后,直至1837年西方国家敲开清廷的大门,黄埔古港一枝独秀盛开了80年。

80年间,黄埔古港迅速发展,设置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贸易总值是之前四关总值的10倍多。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黄埔古港微缩模型。

史料记载,1757至1784年粤海关的平均年税收为50万两,1785至1795为102万两,1796至1820行贸易兴旺,这里聚居了大量外国人,他们发音不准,于是,“凤浦”就慢慢演变成了“黄埔”。现在,在黄埔村东西两头,还耸立着刻有“凰洲”、“凤浦”的彩色牌坊。

后因河道堵塞变窄,黄埔古港迁至对面的长洲岛,属于黄埔区,名字沿用“黄埔港”。黄埔港与古港隔河相望,新旧相对。

历史小贴士:

正是黄埔古港孕育了盛极一时的广东十三行。那时,外国商船必须在这里报关,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卸转货物缴税等手续,然后货物才能进入十三行交易。

Part 2:“哥德堡号商船”

古港80年间,停泊在此的外国商船共计五千多艘,着名的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曾经三次抵达黄埔港,航行海上丝绸之路,还有美国的“中国皇后号”、俄罗斯的“希望号” 和“涅瓦号”、澳大利亚的“哈斯丁号”等外国商船进入过黄埔港。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内,哥德堡号模型。

不得不细说的是 “哥德堡号”,它是大航海时代瑞典着名远洋商船。人们通常所说的“哥德堡号”,是指“哥德堡Ⅰ号”,它三次远航广州,第一次是1739年1月至1740年6月,第二次是在1741年2月至1742年7月。“哥德堡Ⅰ号”第三次达到广州,并于1745年1月11日,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和藤器,估计价值2.5至2.7亿瑞典银币。

8个月后,它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时,船头触礁,随即开始沉没,正在岸上等待“哥德堡Ⅰ号”凯旋的人们眼睁睁看着它沉入海里。

后来,打捞人员从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在市场上拍卖后竟然足够支付“哥德堡Ⅰ号”这次广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能够获利14%。可见当时海上贸易之繁荣。

这之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建造了“哥德堡Ⅱ号”商船,可惜,它又沉没在了南非。后来,瑞典东印度公司倒闭。

▲2006年7月18日,广州举行盛大仪式欢迎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帆船到访。  杨勤 摄

Part 3:“古港今貌”

▲2003年,为迎接“哥德堡号”仿古船重访,广州市政府对黄埔古港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和修建工作。

检修过的黄埔古港,现岸边仍保留建于咸丰四年的“海傍街”。除大门仍有古貌之外,“海傍街”很难找到旧时的踪迹。

▲大门两侧,村民们摆摊卖些用来煲汤的药材、蔬菜水果和海鲜,老人们空闲时会来此处闲逛,路过的人也会去门下避避太阳,不过,似乎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背靠着百年的历史,也并不清楚这里曾经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港口。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或许他们已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离码头不远的黄埔直街,是当年重要的贸易区,现在大体还能看出清代末期街道的特色。这里曾经有过许多庙宇,基本都与航海和海外贸易有关,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一座北帝庙,庙里的碑文记载着清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征税的内容,是专家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黄埔古港景观区主体建筑——粤海第一关纪念馆。

古港古建筑群是依照原黄埔古港风貌建成,分作四个功能区,即纪念展示区、古港公园区、栈道餐饮区及村头广场区,集展示、传播、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公园型景区”。其中纪念展示区由黄埔税馆、永靖营(兵营)、买办馆、夷务所和展示街组成,而黄埔税馆是整个建筑群中的重点。

▲黄埔古港陈列馆是在村内梁姓祠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到2000平方米,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

Part 4:“闹市中最后的疍家人”

▲在黄埔古港以东约一公里的新洲渔村,居住有300多户、1000多人的渔家。

依江而建的吊脚楼、扑鼻而来的咸腥海味、造型各异的渔船和舢板、孑然一身蹲在小小渔船上吃饭的年迈老者……

▲这个广州目前最大的疍家渔人聚居地距离珠江新城不过10公里路程,然而此处古色古香的渔村风光却和现代化的CBD景观有着天壤之别,让人恍如穿越于两个不同的时空。

疍家人是一群生活在广州城里的特殊群落。因他们近乎于与世隔绝的生活习性,千余年来始终被视为“朝夕惟局促舟中,所得鱼仅充一饱”的蛮民。不过他们世代以舟楫为宅,随处漂泊,倒也过得逍遥自在。

▲摄于渔民新村。

据1932年广州市人口普查统计,当时广州疍民数量约十万人,占广州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各类疍家船艇数万条,居然也如同岸上的市井百工,五行八作,除了那些打鱼捞蚝的渔舟之外,还有游河的紫洞艇、样板艇、四柱艇,卖吃食的果艇、粥艇、酒菜艇,以及理发艇,摆渡艇、乞食艇等等。

▲深井码头,以摆渡为生的村民。

1960年后,政府拿出巨资在珠江沿岸修建渔民新村,长期浮水而居的疍家人陆续搬到了岸上居住。这一时期的疍家人靠珠江水想必要比岸上的市民过得滋润富足,至少水里的鱼虾蟹贝不会因“灾年”而枯竭。

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末,疍家人每月捕鱼捞贝所得远远超过那些工人干部工资的数倍,但是没有维持多久,就因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宣告结束。

▲渔民新村附近也有农田,年过八旬的老人在田里劳作。

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作为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大量工业污水排入珠江。

▲江水被污染,原本不出城就能鱼虾满仓的疍家佬们为了生计只好驾舟前往顺德、清远、江门、东莞、肇庆、珠海,甚至更远的水域捕鱼。10天、15天、30天,出海的时间越来越长,收成却不见增加。

渔民新村目前是广州最大的一处疍家人聚居地。

▲整个渔村很小,只有一条街巷、一家餐馆、一个修船厂、一个渔业合作社、几家士多店,除此之外全是造型各异立在水中的吊脚楼。

吊脚楼中泊着疍家的渔船,陆上人该有的家什,船中也一样不少。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已经陆陆续续离开了渔船,去岸上打工,只留下老一辈仍坚守在破旧的渔船上,枕着潺潺珠江水静享这被放慢的时光。

Part 5:“古港美食”

▲猫记艇仔粥店内门庭若市。

走进村口,村道两边都是村民们的小摊,出售海鲜、农家蔬菜、水果、农家鸡和许多干货。他们身后的树上则挂着“xx艇仔粥,往前100米”、“xx双皮奶 姜撞奶”之类的指示牌。

▲艇仔粥配鱼皮简直是人间极品!

“艇仔粥”是古港的美食之一,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河面上经营,因此得名。艇仔粥集多种原料之长,但多而不杂,爽脆软滑,鲜甜香美。

▲当然,现在的艇仔粥也不在船上了,上岸到了小店。

冬天夏天,到古港应该尝尝的是双皮奶和姜撞奶。

▲奶婆姜撞奶。

夏天就来一碗双皮奶吧,双皮奶给人一种端庄而温柔的感觉,白而滑,香气浓郁,入口香滑,口感细腻,够冰够爽。而冬天来一碗姜撞奶肯定是不错的选择,店里的小姑娘左手递过来一个缺了好几个口的蓝边碗,里面有一点研碎的姜末,右手一举,从一个泡茶叶的塑料大壶里哗拉拉倒出热奶,往你碗里的姜上一撞,“姜撞奶”就做成啦。

▲用一次性小调羹一试,已经凝固了,像豆腐一样,入口,还热乎的,但不烫,奶味中透着姜味,姜味中全是奶味。慢慢吃完,全身轻松。

艇仔粥、双皮奶这些美食在别的地方也能吃到,但在古巷里品尝则别有一番风味。古港的小店里,都挂满了记载历史的照片,“哥德堡号”、“哥德堡号”船长、瑞典国王皇后来访、古港旧貌等,向每一位客人开启一扇通向古港历史的小窗。

最后的最后……

▲古港即景。

那些人声鼎沸的海外贸易已远去,

如今的古港,

静静地沁润在自身历史的余味中,

将走过的岁月刻在古角、青砖上、古栈道边,

刻在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不经意间向远来的客人透露出一些有关过去的蛛丝马迹。

文/图 陈忧子

编辑 陈茜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