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船舶和海运的特殊性,海上丝绸之路与陆路相比,绝对路程相对绵远,耗时也更加漫长。但运量巨大,成本低廉,而且货物损坏比陆路小得多。货物种类上,使得大量瓷器、茶叶等日常用品取代了早期的丝绸、象牙、珠宝等奢侈用品,贸易量和贸易范围大大增加。
而船作为载体,是实现海上交流和跨国贸易的前提;与造船密切联系的航海技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赖以维系和拓展的关键。
御风术:中国航海史上从未用过多桨奴隶船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谈及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时写道:“中国远在欧洲之前懂得用前后帆的系统御风而行,在中国航海史上从未用过多桨奴隶船。”
据高级工程师何国卫介绍,中国风帆具备极优良的空气动力性能,且多采用多根横桁支撑,并配置复杂的帆索操纵,可转动帆面调节帆角来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力,产生最高效率的推力。公元3世纪时我国帆船就已采用多根桅杆前后错位配置,而欧洲直到19世纪才了解桅杆错位的优越性。
中国船史研究会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金行德补充道,我国船只逆风行船,已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另外他提到,为适应环境,作为中国三大木质帆(海)船船型之一的“广船”,形成了下窄上宽的尖底船型,且船头艏柱坚硬锐利,有时即使触到砂礁也可以铲行而过,而且航速很快。在中国几大古船中,广船被认为是最适合于南海等艰险海洋环境里航行的船型。
水密舱壁:中国伟大发明增强船只安全
“若干最大船舶有大舱十三所,以厚板隔之,其用在防海险……水手发现船身破处,立将浸水舱中之货物徙于邻舱,盖诸舱之壁嵌甚坚,水不能透。然后修理破处,复将徙出货物运回舱中。
从马可·波罗口述成书的游记中可见,当时中国船只安全系数已相当之高,这全得依赖一项源自中国的伟大发明——水密舱壁。即水密隔舱板,用来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舱区,它们被称为水密隔舱。据史料记载,这项技术早在公元5世纪就由当时的起义军领袖卢循在广东发明。
我国古代的造船与航海史,经历了原始时期的摸索,夏商周秦汉的发展,至隋唐五代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跨越,再到宋元时期的成熟与明代全盛,正是先进的造船技术,推动和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绵延不绝。
过洋牵星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天文航海术
“从唐代起,我国已逐渐摆脱沿海航行,可以‘取直’,对远航技术的掌握让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所言的“取直”,就是唐代开拓的“广州通海夷道”。
据《汉书·地理志》描述,当时船舶出海航行距离大概是3500公里—5300公里;自开辟“广州通海夷道”后,延长至14000公里左右,到达波斯湾乃至东非,且不用绕道。
从技术角度,沿岸航行一般根据山形水势或航标来引航,是地文航海。然而,当航线横贯海域,长期在见不到陆岸的海中央航行时,就必须采用天文航海来引航了。由我国发明的“过洋牵星术”通过“牵星板”测定星宿位置及与海平面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