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24小时!近百“超人”征服“超马”

南方日报 记者 盛正挺 李欣  2016-06-20 10:26

从白天跑到黑夜再跑到天明,从暴晒跑到暴雨再迎接烈日,不停歇地跑足24个小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6月18日、19日,国艺影视城·2016西樵山国际超级马拉松在西樵山下举行,近百名“超人”完成连跑24小时的挑战。在此之前,已有近200名选手完成了6小时赛和12小时赛。

这是中国内地首场获IAU(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认证的国际超级马拉松,也是首场在景区内举办的国际超级马拉松。参赛选手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选手60人,包括多位国家队选手。

马拉松“超人”爱上西樵山

19日9时,随着比赛现场众人“3、2、1”的倒计时喊声,近百名马拉松“超人”结束了整整一天一夜的奔跑。在此之前,已有近200名选手完成了6小时赛和12小时赛。

1小时后,赛事颁奖典礼在国艺影视城皇城广场举行,主办方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金。

此次比赛在国艺影视城内举行,选手们奔跑在广州街、香港街、上海街、明清皇宫等影视街区内。

24小时赛男子冠军LAWSON说:“这次比赛的场地很有趣,领略了中国文化的特色。这次比赛的服务和保障做得非常棒,帮助我取得了好成绩。感谢主办方!”

“这是24小时超马在中国内地首场获IAU(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认证的赛事”,香港超级马拉松协会秘书长及本次赛事策划指挥朱鼎良介绍,选手们的个人成绩将被记录为中国纪录,今后参加世界级赛事将被认可。

6月26日,国艺影视城·2016西樵山国际超级马拉松还将举行21公里半马拉松和2公里欢乐跑项目。21公里半马拉松的路线是环绕西樵山一圈,2公里欢乐跑项目则有望创造最多人装扮功夫英雄跑马拉松的世界纪录。

超标补给营造“人性化超马”

比赛现场设1个医疗总站,1个医疗分站,1辆救护车分时段于现场驻守,并邀请了5名运动医学专业的学生和1名运动物理治疗老师,为运动员提供赛前损伤预处理、赛中急性处理以及赛后的损伤修复。

“放眼中国内地马拉松比赛,几乎都是邀请按摩医生,邀请运动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马拉松的还是第一次。”朱鼎良说。

除了医疗保障外,在食物和水方面的补给,组委会也是参照国际标准,甚至高于国际田协标准。

大赛为每个运动员提供3公升的淡水及5公升的运动饮料,高于以往内地任何马拉松赛事的补给标准。“比赛中的水站设置,我们比国际田协规定的配置标准还要多出一个。”朱鼎良介绍,“我们希望运动员能在最后一公里的比赛中,能有更多精力去冲刺。”

由于此次大赛参赛国家地区多达14个,海外参赛选手达60人,为了照顾各国选手的口味和需求,单就欢迎晚宴就修改了两次菜单。

在24小时赛中,组委会为每位运动员配备3名工作人员(医生、按摩师、补给员),每2小时更新一次营养膳食菜单,包括咖啡、冰冻饮料、红豆沙等。每名24小时赛运动员可自带1名补给员,随时补充自己喜爱的食品(酱菜、辣椒、寿司等)。

在现场,既有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米饭、水煮蛋、清汤鱼蛋等,也有适合外国人口味的三明治、罗宋汤、意大利面等。


跑手故事

59岁佛山阿伯跑足一天一夜

在24小时的赛场上,除了明星级选手外,还有不少是靠着惊人毅力坚持奔跑的业余跑步爱好者,59岁的佛山禅城人张桂平就是其中一个。

1996年,已经40岁的张桂平觉得自己有点小肚腩不好看,就开始跑步减肥。就这样,一跑就停不下来,近20年来风雨无阻。1998年,张桂平第一次去北京参加马拉松比赛,感觉非常好,为此开启了更加疯狂的跑步生涯。1999年他参加了16天环珠三角路跑比赛,2001年参加迎奥运路跑,去年4月还参加从广东湛江到黑龙江哈尔滨的悦跑活动,足足跑了76天。

现在张桂平每天都坚持跑步2-3小时,为了备战24小时超级马拉松,他还专门加强了练习,一个月就累计跑了900公里。

18日早上起跑的笛声响起后,张桂平手上抓着一小包饼干,就开始奔跑了。跑到第5圈,他已经全身湿透,一路沿途在补给站喝盐水补充。下午时分,他更一度出现了呕吐等轻微中暑现象,在医护人员的紧急处理后,张桂平吃了点东西又继续奔跑。

“和专业的跑手还是有一大段距离啊,但我已经尽力了。”在完成赛事的一刻,张桂平坐在休息区,喝着儿子倒的水,“坚持了20年,跑步是我的真爱了,今后还会继续跑,向其他跑友们学习。”


编辑 万稳龙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