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也有好看的国产校园片!哪部偶像剧陪你过高中?

网络稿库  2016-06-10 11:32

文|考完高考的楼主

高考刚刚(终于)结束。

有人说,高考是谁都躲不过的一间毒气室,作为幸存者,楼主首先想祝愿所有刚刚经历完高考的童鞋,你们终于有时间去读你们想读的书,看想看的电影了,愿你们能拼命自由呼吸,好好抓住考完高考、进入工作前的这几年时光,它真的是最美好的日子。

楼主回想起自己的中学时光,在被恶心的试题轰炸的日子里,偶像剧简直就是一股春风,安慰着我们本应青涩悸动却被考试压得没有生机的心灵。

在日复一日机械式的上课、做题、考试的中学生活里,我们都需要一部能够陪伴自己做梦、尝尝青春滋味的偶像剧。你的是哪一部?

可能很多人(85后)的中学,是在台湾偶像剧的陪伴下度过的。

一部 《流星花园》撩拨了多少少女心?!

四个身高180以上,(当时觉得)帅得高出天际的男生向你走来,注目于你,真的是好让少女心动啊:

虽然现在看来觉得衣服好土、发型好土,西装都不合身,但当时真的觉得也太有型了吧,绝对是“高富帅”鼻祖:

偏偏女主还被设定为是没钱没身材的普通女生:

完美迎合了“总会有王子会来爱我”的少女心。

很多场面和台词已经成为经典,譬如说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

(楼主当时的真的有不少同学学道明寺,梳了这种发型...)

还有,怕哭的话,就倒立啊:

(你有默默的试过吗?)

以及,西门带小优去开房的话题:

(是不是也开启了你的性好奇?)

还有主题曲也成了洗脑神曲:

(一直到现在,去KTV还会点...)

这部2001年出现的流星花园成了很多人想起中学时代,就会闪现的记忆。并由此掀起了台湾偶像剧的狂潮。

紧接着《流星花园》出现的是 《薰衣草》:

同样是平凡女孩被王子爱上的故事。女主是有心脏病的花房姑娘,肤白体弱温柔善良:

男主是潮流歌星,骄傲叛逆:

两人在小学的时候初恋,约定长大之后要再重逢,信物就是薰衣草:

必须说男主小时候长得就是一副很多女生会喜欢的样子。

见到温柔的初恋,叛逆的歌星被打动了,两人最终相爱:

但女主却因为心脏病而去世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当时也是哭倒了一大片女生。

虽然现在看,同样觉得男主的杀马特发型很雷人,但是当时这种电人的表情,真是让少女心萌动:

主题曲《花香》,同样洗脑: 

(依旧是楼主去KTV必点...) 

紧接着,神剧 《斗鱼》出现了。

台湾编剧们依然走男女主个性、身份必须要有冲突的路子,只是这一次把男主从高富帅、歌星变成了街头第一混混:

必须说,当时三位男主穿着白衬衫校服的样子,是真帅啊,青春无敌又荷尔蒙爆棚:

估计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女生们幻想的对象又多了一种类型:要有坏坏的味道:

但女主依然是肤白貌美、温柔甜美的模样:

最擅长的就是睁大眼睛,无辜的看着男主:

在江湖上闯荡的混混看上了很乖、很会弹钢琴的女主,用堵校门、英雄救美各种招数狂追女主:

被这么帅又荷尔蒙爆棚的男生盯着,估计很难抵抗吧:

于是两人终于在校园相爱了... (离开校园之后,画风突变。女主被强奸,加入了帮派,男主被害死、男二入狱....) 

 但当时甜甜的校园之恋非常好看,特别是郭品超也真的是挺帅的啊:

主题曲《lydia》,接着洗脑:

(同样是 楼主去KTV必点...) 

紧接着被称为台湾第一纯情偶像剧的 《恶作剧之吻》出现了(当时真的是每年都会有一部堪称经典的台湾偶像剧出现):

楼主必须承认,这部剧刷了不止3次:

(还出过韩版、日版,但觉得最好看的仍然是台版)

其实剧情也非常简单,IQ180、身高180、样貌满分的江直树被IQ捉急、身材捉急、样貌可爱的袁湘琴表白,这是情书:

可是告白被狠狠的拒绝了,由此开始了一段女追男的苦恋。

剧情虽然简单,但是男女主演得非常好,虽然不是大眼睛高鼻梁的传统型美男,但是郑元畅的五官天然有着拽拽的气质,再凭着模特的身材,成功塑造了一个符合所有女孩标准的江直树:

当被这样一个完美的校草这样抱着:

被这样强吻:

(壁咚啊~~~) 

被这样调戏:

还有被这样霸气的告白:

还有哪个女生能抵挡得了啊~~~

而林依晨当时胖嘟嘟的婴儿肥脸:

再加上永远纯真的眼神,也很成功的演出了一个虽然笨但让人心生喜爱的袁湘琴:

而且两人的故事都发生在校园里,有这种和闺蜜一起复习功课,结果谁都不会做的梗:

也有这种坐公车上学,女生被保护的梗:

还有报了和校草一样的社团,结果自己一脸懵逼的梗:

以及这种和校草走得很靠近,默默开心的梗:

导演用24集的时间,细致的交待了一个智商满分、样貌满分的校草最终爱上你的过程。实在是 完美满足了一个青春期少女对校园爱情的美好想象。

主题曲同样好听!

(当然是楼主去KTV必点...) 

基本上楼主的青春就是在这些台湾偶像剧的陪伴下度过的。经常会在下课十分钟,或者是晚自习结束回宿舍的路上,意淫各种偶像剧的场景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就仿佛自己枯燥的中学生活,也有了甜蜜的色彩一般。

说了这么多台湾偶像剧,但其实我朝也曾经有非常不错的国产青春校园剧。

在90年代初有一部 《 十六岁的花季》,讲的是一群在上海重点高中上学的的高中生的故事。

在那个剧变的时代,这部剧真实的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譬如说福利分房的兴奋:

拉电话线的兴奋:

看到摩托车时 的兴奋:

还有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后,人们关于财富的看法也在转变:

这种激变的价值观都在剧中真实展现出来了。而作为一部校园剧,它描写的校园爱情朦胧又美好。当时追女孩,喜欢用这种拔掉女孩的自行车气门芯的招数:

还有性意识初醒,异性之间聊天被围观的尴尬与萌动:

以及这种看着自己喜欢的女生与别人走在一起时,失落的神情:

都非常传神。剧中的演员都是当时从各个学校筛选而来的,都是花季少年。许多人怀念这部剧,都是在感怀自己当时的青春:

到了1998年, 《十七岁不哭》出现了,这部被许多人奉为经典的校园剧,成了许多80后的青春回忆。

这部剧同样讲述高中生故事的电视剧,塑造了好几个个性风格鲜明的角色,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譬如说郝蕾演的 杨宇凌, 直率负责、心地善良却有一股子狠 劲:

水房打水,会毫不示弱的和插队的男生叫板:

球场上简宁脚受伤,她甚至去当男足的守门员,事事践行着“谁说女子不如男”... 

还有娇气但是天真可爱的林林,总是睁着一双大眼睛,直言不讳,总是哭,也总是笑:

以及从农村来的,有点自卑但认真艰苦的岳晓丹:

当然还有班长简宁,很多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说“简宁就是我小学和初中时代对帅哥的全部想法!”:

军训期间的晚自习进行摸底考试,在别人怨声载道时,他冷静从容地拿出笔,然后考出了门门95分以上的成绩,总是在别人兵荒马乱时而沉着冷静:

其实电视剧情也非常简单,没有什么轰动的故事,无非是学习、成长与恋爱。但是编剧和导演都非常有耐心的去讲述那个时代的校园生活,每个细节都很自然真实,譬如军训时学生认真喊口号的样子:

在寝室聊天时,少女们嬉笑打闹的样子:

打水时认真的学生在看书,爱玩的男生在说笑:

都让人感觉熟悉而真实。更重要的是,演员演得太好了。出演的演员本身当时也正值十七、八岁的花季,本色演出,随便一个镜头看过去都是青春无敌的面孔:

郝蕾和李晨的表演最让人惊艳。两人聊天时,心生欢喜的样子:

还有两人互生爱慕的场景,值得重看好几遍:

初恋的甜蜜简直要溢出屏幕了。这一对的影响力在当时绝对不弱于现在的什么宋仲基宋慧乔国民CP。甚至在 播出几年以后,某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把主创汇集一堂供观众提问,观众的问题都仍在关注集中于 简宁和杨宇凌最后有没有在一起,还有李晨和郝蕾在现实中有没有在一起的问题。

在博客时代, 郝蕾的博客里还有一篇名为《简宁》的博文: 

刚才打开留言箱看到李晨的留言很高兴,想想我们应该十年没见也没任何联络,当看到他的落款是十年前的简宁,我非常兴奋的拿起电话打了过去——“是简宁吗?我是杨宇凌!”还是那么熟悉我们回到了十七岁回到了教室,我仿佛看到了电话那头简宁害羞的红脸! 

唉,回忆啊!

十七岁不哭之后,虽然大陆紧接着也拍了不少校园片,但印象中再无这么自然清新的感觉了。

2002年,还出了一部叫 《十八岁的天空》,讲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老师如何带领一批高中生,突破应试教育,收获友情、爱情和好成绩的故事。

楼主当时也追了一些,但没看下去。主要是实在是没有代入感啊,这种浓妆艳抹的高中女生模样:

(这是什么鬼问题....)

还有这种吊儿郎当的高中班主任:

(班主任都是要站在门后偷偷监督大家自习的好嘛?!) 

都让楼主觉得,跟自己的中学生活离得太远了。很多人也是和楼主同感:

好看青春的金莎,估计是这部剧唯一的亮点了吧:

除了《 十八岁的天空》,还有红过一段时间的 《红苹果乐园》:

讲的是5个大男孩和一个平凡女孩共住一宿舍的故事,其中一个傲娇的男孩和一个温柔内向的男孩同时爱上了一个平凡的女生:

模仿流星花园的痕迹很重,画风也很可怕:

但算是当时内地第一部偶像剧,也曾经戳中了不少女生的萌点。

当然之后还出现了芒果台的 《一起来看流星雨》:

唉,啥都别说了

之后大陆的校园片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无论怎么模仿,都拍不出台湾偶像剧那样让人悸动而不尴尬的感觉。 另一方面,又无法回到《十七岁不哭》那时的自然动人。 

这也许也和演员太匠气有关。当看到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所谓高中生时:

楼主真的很难不出戏。似乎再也找不到演员,能演出这样的青春年少了:

另外, 也许是受台湾偶像剧的影响,我们总想在自己的校园里也整点王子爱上邻家姑娘、混混追求公主的故事。殊不知,任何一个在中国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在中国的校园里发生这些实在是太假了。

这并不是说这些故事情节假(情节假我们大家都知道),而是说这些故事发生的校园生活状态——不用担心考试上课,每天净想着怎么恋爱的校园生活——实在是离真实的中国考生的生活太远了。

每次看到,就有一种大写的尴尬。

当然,要真实的讲述高考制度下的中国学生的生活,也许本来就不可能。

审查制度决定了有些事情能说,有些事情不能说。《青春派》(一部讲高三考生的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谈到剧本创作, 必须小心翼翼:

“允许早恋,但早恋有害,只许失败,不许成功。”当导演刘杰准备拍摄《青春派》时,有关部门明确地给他划下尺度。

“高考对于中国来讲,还是不太能驳斥的一件事。所以撒老师一定不能说自己是错的,因为她代表的是教育的立场。”秦海璐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一部动人而塑造了一整代人记忆的国产校园片了。

而如果你真的想看一部有关当下中国中学生的作品,楼主推荐这部记录片, 周浩的《高三》:

最后再祝愿每一位从高考幸存下来的童鞋,不被高中的三年磨灭掉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做梦的能力。

大家假期快乐!

【来源】24楼影院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杨小妍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