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1 11:07
文|李焱鑫
中国人总是钟情梅花的,于是,目光便落在了普宁。
身为“中国青梅之乡”,普宁的先民自古便有植梅之好。片片梅林,既收获果实,亦收取祝福,所谓“梅开五福”,自是吉祥之意。
世人叹岭南不见雪,而漫步普宁,尤以南阳山一带,常见满眼洁白。含苞待放时,依然山野青绿,一夜寒冬,天亮后则片片霜雪相连,状如梅海。
普宁,既在梅花深处,便感染着自然的灵气:北回归线在此经过,并受海洋暖温气流调节,素有“水寨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和景点丰富。在清乾隆年间,这里便形成了昆岗松韵、铁嶂兰芬、灵汇甘泉、钱湖渔艇、培风宝塔、洪寺幽探、南岩远眺、云石樵径等“普宁八景”,分落在古城洪阳周围,今天,古景中又增多了不少新趣。
梅花伴着美景,令人不住吟咏。历代诗人总对梅花不惜笔墨,“百卉之先”身上,是中国人追求的君子精神。而无论傲雪斗霜还是缕缕幽芳,归结起来总不离“品质”二字。
梅花盛开的地方,品质总是流露于四处。普宁人身具潮汕族群的文化品质,不仅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也是精雕细琢。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嵌瓷,工艺别具一格,又兼具梅花的灵魂、骨气,久经风雨、烈日曝晒却不褪色,恰如当地潮汕文化千年沉淀,不失根本。
而梅花之美,又特殊于她的坚强、刚劲。一如在普宁民间流传数百年的英歌,外人初观赏,常常会感叹,广东竟有如此雄浑激荡的艺术,似安塞腰鼓一般,透露着中华民族的豪壮。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发展的硬件论,普宁不如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区域,但经过多年来不甘的奋斗,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衬衣生产基地、华南最大的中药材基地,粤东最大的服装、烟草、茶叶、水果、纺织品等集散地……是为闻名国内外的商贸名城。
拥有这样的家乡,人会以之为傲。普宁以侨乡著名,旅居海外的华侨以数百万众。自远昔红头船漂洋过海的年代起,海外侨胞心系故园、热心家乡的赤子之情便代代相传,不仅为家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支持,也为普宁了解世界、走向世界铺设了虹桥。
那便不如相见,梅花深处的普宁,一丝赞叹,会涌上心头。
无限风光
厚重人文
普宁简介
普宁,广东省辖县级市,位于潮汕平原西缘,是闻名国内外的商贸名城,以服装和医药为两大支柱产业。普宁具有醇厚的潮汕文化特征,又以山水风光、天然温泉、潮人文化、革命迹地、宗教寺庙,形成了特有的自然、人文游景观。
【供图】普宁市委办公室
【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