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回来国外硬币成“废金属”,银行不给兑换

南方+ 记者 房珊珊  2016-05-04 11:20

五一小长假结束,出国游一趟回来的你,面对国外的硬币是否想兑换成人民币但无法实现?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分行3日上线“广东民声热线”称,这是由于目前外币硬币鉴定真假存在困难,且保管成本太高所致。

韩国硬币最大面值是500圆,折合人民币约2.8元;英镑最大面值硬币是2镑,折合人民币约为20元……不少市民从国外旅游回来,难免捎回一些硬币。但它们却无从兑换回人民币,只好有的成为收藏品,有的成为“废金属”沉睡在家,甚至淘宝出现了50-60元人民币论斤回收外国硬币的业务。遇上币值高的,持有人经济上就遭受损失了。

据现场暗访片显示,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银行可以兑换港币、欧元、英镑、美元、澳元等常见外币,但网点职员只接受纸币兑换,不肯接收硬币。国内四大行均不提供兑换外国硬币的业务。

记者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发现,第三条明确表示: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其中第一点就是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换句话说,按该条例,国外硬币是可以在国内兑换成人民币的,只不过是金融机构不做而已。

据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刘惠芬表示,在外币管理规定上各行开的是现钞纸币业务,这造成了各家银行没有办法回收国外发行的外币硬币业务。作为分行,是根据总行相关业务规定来处理,目前总行只允许收纸币。

“因为我们收硬币回来是要再运回去(当地)的,硬币是要算运费在里面的。”暗访片中一银行柜员表示。此前有媒体报道,因银行外汇要转存境外,境外银行只收整捆的硬币,对境内银行来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硬币,保管成本跟运输成本太高。

刘慧芬也表示,柜员对货币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方面存在实际困难,因此提倡大量出国的人员使用银行卡、信用卡到境外刷卡消费,从而减少硬币的携带麻烦,也更环保。

究竟外国硬币兑换问题如何解决,南方+记者将继续为您关注。

【记者】房珊珊

【实习生】赖盼闻

编辑 丁晓然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