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潮剧新星林建梅:毛遂自荐学演戏

揭阳日报  2016-04-06 12:44

扮起旦角雅丽端庄,演起小生又俊美倜傥,她在舞台上先后塑造了剧目《公主良缘》中的李若云、《云龙复国》的张云龙、《罗衫记》的徐继祖等角色,深情婉转的唱腔,真挚细腻的表演,赢得广大戏迷的好评。她就是“90后”潮剧新星林建梅。

林建梅,生于1998年,现为揭东区潮剧团青年演员、市艺术学校潮剧专业学生。她自幼对潮剧艺术情有独钟,3年多前毛遂自荐到剧团学习,开始涉猎戏艺。2014年参加第四届揭阳市青年演艺大赛荣获银奖,今年1月又获得在汕头举行的2015“潮剧好声音”大赛一等奖和“最美潮腔大赛”亚军。

林建梅参加比赛演唱潮曲《十年相思苦断肠》。通讯员 摄

一听潮剧心情就很愉快

提起对潮剧的兴趣,在林建梅看来似乎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她所生长的云路镇中夏村,有着浓厚的潮剧氛围,村里也出了不少从事潮剧行业的人才,不时会回到村里举办或参加相关演唱活动。从小便在悠扬的潮音中浸润,林建梅对潮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喜欢到村祠堂听拉弦唱曲,也喜欢看潮剧影碟。一听到潮剧,心情就很愉快。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哼上几句,整个人跟着舒畅起来。”林建梅说。而和小伙伴凑到一起“演潮剧”是她最喜欢的童年游戏,也是她练潮剧的“实战”。 “那时喜欢把家里的大浴巾缝成水袖,将生活用品当道具,并凑上几个小伙伴,模仿剧中角色来一小段,感觉特别过瘾。”林建梅说。

林建梅的舞台首秀是在她读小学五年级时,当时村里要举办春节晚会,由在揭西县潮剧团当演员的同村人林木汉担任导演。活动负责人林振武推荐林建梅饰演折子戏《梅亭雪》中的苏三。虽然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但首次登台表演的林建梅却表演得惟妙惟肖,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后来,她又被发掘进村里的铁枝木偶戏团,充当了2年的替补艺人。大家都说林建梅是个当潮剧演员的料。

自荐到剧团学习演戏

随着年龄的长大,林建梅对潮剧艺术有更高一层的理解,心中萌发了当潮剧演员的念头,就连睡觉做梦,也是情系舞台。20126月林建梅主动找到在揭东区潮剧团担任乐师的同村人林佳,恳请林佳将她引介到剧团学习演戏。看到林建梅对潮剧艺术的热衷,加上她的嗓音和身段等条件基本符合当戏曲演员的要求,剧团团长吴炎周同意林建梅随团学习。

那年,林建梅只有15虚岁,按揭阳民间风俗,在农历七月应举行“出花园”(成人礼)。“在我‘出花园’后随团到达第三个演出点时,团长就让我在剧目《十仙庆寿》中当一个小配角,站在舞台那一刻我特别兴奋,我默默下了决心,要刻苦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演员。”林建梅向记者道出当时的心境。林建梅说到做到,她虚心向团老演员请教,从唱念做打基本功练起,包括行旦程式化的表演模式,还有对剧中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演绎都十分用功。

才华初绽溢芬芳

2014年第四届揭阳市青年演艺大赛启动时,剧团领导为了让林建梅多些锻炼和学习的机会,除了为林建梅报名,还请该区文化馆馆长黄烈明加予指导。林建梅最终不负众望,以一曲《杜十娘自叹》的精彩演绎,获得本次大赛的银奖。

随着得奖的喜悦而来的,是让林建梅更为欢欣的喜讯:那就是,为了让她得到更全面发展,表演更加规范,包括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剧团领导做出决定,让林建梅边演戏边到市艺术学校潮剧专业就读。自此,林建梅在保证完成剧团演出任务后,便主动来到市艺术学校求学。

“林建梅自身条件好,耐吃苦,表演戏路宽广,可塑性强,旦角和女小生她都兼演,特别是面对多个奖项接踵而来,她表现得非常淡定,并把荣誉化为动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潮剧人才。”这是吴炎周对林建梅的评价。而市艺术学校科任老师方静纯对这位特殊学生也是称赞有加。她说:“林建梅悟性好,学习劲头足,进步也很快。有时上了一整天的课,傍晚还要赶到演出点,总觉得她太辛苦了,我很心疼她。”

今年7月林建梅学业将圆满完成,对于潮剧艺术她充满正能量。她感慨地说:“当潮剧演员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艺无止境,我将继续加油,认真演好每一个角色,回报领导和老师的栽培,以及观众的支持。”

编辑 李婉芬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