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4 09:41
4月3日是寒食节,当天上午,200多名唐家唐氏宗亲聚集在唐家湾镇前环蒲湾北面东山上的唐族居俊太祖墓前,开展集体清明祭拜。
这些唐氏宗亲从珠海、中山、江门各地聚集而来,年长至八旬老者,幼至三岁小童,一大早沿着长长的“唐族始祖墓道”步行上山,陆续聚集到古老的居俊太祖墓前,金猪开礼,诵读祭文。在80多岁高龄的唐先启老先生的主持下,各房宗亲依序上前顶礼鞠躬。久不逢面的各地宗亲,趁此机会共叙乡情,追本溯源,传承民俗。
居俊太祖墓是一座珠海少见的宋代墓葬,已被录入《珠海市文物志》。2011年11月被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公布为珠海高新区不可移动文物,名为“唐居俊夫妻合葬墓”。珠海唐家湾唐氏宗亲唐观挺告诉记者,从族谱上看,唐氏一族可以追溯到1205年,宋代唐居俊率家人由南雄珠玑巷(今韶关境内)迁居至香山釜涌(即今天珠海市唐家湾)。而唐居俊,号绍尧,是宋朝宰相唐介的九世孙,是唐家湾唐族的始祖。唐观挺说,数百年来,唐家唐氏宗亲均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当日集体拜祭太祖,之后再在清明节拜祭各自的分支祖先。这已成为唐家唐氏宗亲的一项传统习俗。
唐观挺说,唐族元祖墓地位于唐家湾镇蒲湾北面的东山上,风水极佳,墓的正前方有“文房四宝”之称的前环海,远处分别有龟岛和蛇岛,成“龟蛇锁海”,正对九洲岛,有传说“望九洲、生九子”。而唐居俊果然有九个孙子,分别名为“兆一”到“兆九”。昨天集体祭拜活动上,来自兆三、兆七、兆八、兆九等四方的宗亲代表均有到场,更率先向居俊太祖顶礼上香。众所周知,700多年来,唐氏宗亲繁衍,人文鼎盛,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走出了唐绍仪、唐廷枢、唐国安等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唐家湾”也因此成为一个光辉的地名。(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