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园洲3处古码头,或是苏东坡游罗浮登岸地

东江时报  2016-03-10 10:47

博罗县园洲镇九潭义合村3处古码头遗址经挖掘“重见天日”,这在当地成为热议的话题。然而,古码头遗址该如何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3月8日上午,博罗县园洲镇再次邀请市、县多位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展开研讨。博罗园洲还计划根据周边地理、人文环境,在遗址周边打造“一馆一园一线一区”,铸就“苏东坡泊岸游罗浮”精品旅游线路。

古码头1:疑似苏东坡游罗浮泊岸遗址被重新挖掘出来。

现场

3个古码头间隔约五六十米 

日前,博罗县园洲镇在辖区九潭义合村分别挖掘发现了3个古码头遗址。3月8日上午10时许,东时记者在九潭义合村看到,该村文化广场旁有一棵细叶榕,第一个被挖掘出来古码头遗址就位于这棵大榕树旁,挖掘现场已被护栏围了起来。 

放眼望去,这个古码头由7级巨大红石条砌成,长约5米、宽约3.25米。红石的下方有不少积水,不远处是另外两个古码头遗址。3个古码头间隔约五六十米,其中一个为17级埠头,长约7.9米、宽约2.6米;另一个为11级埠头,长约7.1米、宽约3.2米。古码头用料多为红砂石,少量青石,之间也有不少红砂石整齐堆放。 

“以前有一条河,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虽然古码头遗址被挖掘出来已经数日,现场还是有不少村民在护栏外议论纷纷。43岁的村民翟水河告诉东时记者,自打记事起,这3个古码头就有了,他还听说3个古码头分别为冠古、登俊、街上3个户头所有。 

60多岁的村民翟少波也告诉东时记者,相传苏东坡游罗浮山就是从这下船登岸的。儿时,大榕树前还是一条河涌,岸堤边还能见古石堤。河边有码头,主要用于停船上下客,或装卸货物。 

古码头2:相差数十米,共挖掘出三个码头,这是中间位置的码头。

考究 

或是苏东坡游罗浮泊岸遗址 

义合村的古码头遗址是否就是苏东坡游罗浮山登岸地?3月8日上午,博罗县园洲镇再次邀请市、县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讨论、考究。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学者提到了苏轼《东坡志林》中的记载:“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东坡居士迁于惠州,舣舟泊头镇。明晨,肩舆十五里至罗浮山。” 

据民国《博罗县志》记载:“泊头圩距山(罗浮山)十五里,即宋泊头镇。广惠二郡舟楫及自陆至者皆泊此。”原来,泊头镇早在北宋以前已形成圩市,这也是博罗较早有史志记载的圩市。另据九潭义合村村史介绍,泊头镇位于槎溪之畔,故又称槎溪镇,曾居住有程、杨、戚、杜、苏、吴、黎、孔八大姓人家,人口多达7000人,历史上曾是一个水陆交通方便、四方村民踊跃前来贸易的繁荣大镇。 

古码头3:第三个码头,显得稍微比较小,阶梯已经凌乱。

对此,从事文物工作30多年的博罗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博罗县博物馆原馆长黄观礼向东时记者介绍,早在33年前,他在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曾到过九潭镇义合管理区。当时,榕树前还是一条河涌,岸边也能见到一些红石堤。由他主编的《博罗县文物志》中,也有关于泊头镇遗址的介绍。 

东时记者查阅嘉靖《惠州府志》发现,泊头村原有一条“登山堤”,用以堤防山溪的暴涨。义合村发现的3个古码头有堤石相连接,应该就是湮没已久的“登山堤”。而为何取名“登山堤”?或许与苏轼在此上岸登罗浮山有关。 


严艺超手绘东坡游罗浮山路线图。

●九月二十六日 

东坡由石龙抵达泊头镇,当晚夜宿泊头 

●二十七日晨 

乘肩舆(即轿子)登山,先至延祥寺、宝积寺, 

再到冲虚观,晚宿宝积寺中阁禅院 

●二十八日 

返回泊头镇,回石龙,继续前往惠州城

延伸阅读

未来在园洲可以这么玩

东时记者现场了解到,园洲镇将对古码头遗址等加强保护。同时,进一步做好泊头镇遗址的挖掘工作,并就古遗址的资料进一步收集完善。此外,还计划根据周边的地里、人文环境,在遗址周边打造“一馆一园一线一区”,铸就“苏东坡泊岸游罗浮”精品旅游线路。 

其中“一馆”为在遗址旁建立苏东坡纪念馆,介绍苏东坡在惠州的重大政绩、活动行踪,以及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尤其是惠州期间所作的散文、诗词、书法、绘画等作品;“一园”是通过对遗址周边进行规划,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全过程,以周边房屋为背景、以水系为纽带、以农田绿地为骨架建立纪念公园;“一线”就是对苏东坡泊岸上罗浮的线路进行设计,通过开发路线周边景点,做好线路周边美化和绿化,打造靓丽安全的绿道,让游客可以徒步或骑行到罗浮山;而“一区”则是通过科学整合义合、凤山、上村、水口等村的1万多亩农田,全力打造太湖生态旅游观光区,建造无公害蔬菜基地及太湖码头,打造采摘果蔬、钓鱼、游船等项目,聘用当地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这样一来,博罗园洲将构建一条形象鲜明、特色突出、产品丰富的旅游核心轴,带动园洲旅游业的发展。未来,游客可以在园洲住宿,早上起床后到借山公园的码头乘船到达苏东坡泊岸遗址公园,再沿着苏东坡的足迹徒步或骑单车上罗浮山游玩,游玩结束后,还可以到太湖生态旅游观光区参观,最后在太湖码头乘船返回借山公园码头。

新闻背景

古码头是怎样被发现的?

园洲镇地方志办公室(以下简称“园洲镇志办”)梁主任介绍,近期,他们在编撰园洲地方志过程中,通过收集文献发现大量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有停泊在泊头镇(今义合村)再到罗浮山游玩的记载,“但码头的具体地点一直没有找到”。于是,园洲镇志办派出人员多次到义合村进行调查取证,并在当地村民的帮助和多次考证下,今年2月23日,在不破坏历史文物的前提下,园洲镇组织进行试探性挖掘,成功在一株百年古榕树附近发现了这3个古码头遗址。 

古码头被挖掘出来后,大家用清水清理污泥,加设了护栏,并组织当地村干部和村民加以保护。2月27日,园洲镇志办发起《苏迹寻幽》徒步活动,组织20多名青年志愿者用脚丈量文献所述的“肩舆十五里到罗浮”的记述,用实际行动宣传和探究历史的真相,但更多情况还有待历史专家和文物学家的考证和肯定。

编辑 糜朝霞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