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建议缩短学制取消中考 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

南方日报 记者 孙颖  2016-03-10 09:20

深圳教育界人士说,仅有五到六成初中生能通过中考读公办普高,因此中考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

图为深圳中考结束后,学生走出考场。

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日前在参加文艺界别小组讨论时表示,“633”学制割裂了少年儿童成长连续、系统的发展过程,建议中小学学制由12年改为10年,取消“小升初”和“初升高”两次统考,让学生坐上“直通车”,在连读制学校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该建议引起深圳教育界的关注和热议。

中小学12年缩至10年、取消中考,这有没有可能在深圳落地?多位深圳教育界人士分析称有难度。他们指出,教育问题是系统工程,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课时分布等不重新调整,单纯改变学制并不能解决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这也不是某个城市层面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学位压力等因素也使“取消中考”在深圳实施有难度。

压缩学制?“仅改变学制并不能解决相关问题”

“莫言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建议,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某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深圳市福田区天健小学校长张丕发说。他认为,教育改革是个复杂工程,其核心是管理体制和教育内容本身,学制只是该庞大工程中的一个要素。如果管理体制、教育内容、课程目标设置等核心不变,只改变学制,学生的学业压力等问题仍旧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在张丕发看来,解决目前中小学教育诸多问题的根本,是实现学校“管办评分离”,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他同时指出,改革学制必须非常谨慎,要考虑是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是否跟国外教育接轨等因素。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学制的改变是国家顶层设计的内容,深圳并没有太多自主权。该人士分析,假如由深圳来做此试点,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国家课程不变、教材难度不降低、课时分布不重新调整的情况下,在高考大纲不变,高考继续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只是简单的让学生用10年时间学完原来12年的内容,学生可能会承担更大的压力。对学生来说,风险太大。到时高考重本率、一本率降低,家长也会有意见。”

取消中考?普高学位供给紧张实行“难度太大”

莫言在建议中还提到取消“小升初”和“初升高”两次统考。据介绍,目前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免试、积分入学,不存在取消“小升初”考试的问题。那么,未来深圳是否有可能取消中考呢?

对此,市教育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有义务教育法等相关制度设计作保障,但9年义务教育并未改成12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目前没有什么法律依据。而且,目前中考还是选拔性的择优考试,“不是所有学生想读普通高中就可以读,在深圳每年能够上公办普高的学生,占中考比例约50%到60%。这里还有个教育公平的问题”。

该人士坦言,深圳普通高中建设近些年速度很快,但随着小一入学人数多、异地中考、异地高考落地以及没有太多建设用地等因素影响,未来深圳高中学位供给将面临较大压力。取消中考对深圳来说难度太大。

链接

莫言:长时间复习应考让学生厌学

根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莫言在当天的发言中表示,“633”学制增加了学段衔接的各类成本,增加了师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心理压力,衍生出“重点班”“择校热”“补课”“学区房”等困扰民生的社会问题。学生培养年限的延长,也影响到其成才后为社会做贡献的年限以及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孩子们为了备战小升初、中考、高考,毕业班往往提前1个月到一学期准备考试,累计有1.5年的时间在复习应考,长时间的复习和模拟考试让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莫言称,基于我国整个学制系统考量,目前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共20多年,时间太长。而纵观各阶段时间,基础教育占比太大,不尽合理。

因此,他建议,中小学学制应由12年改为10年,实行十年一贯制教育。取消“小升初”和“初升高”两次统考,让学生坐上“直通车”,在连读制学校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编辑 李注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