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4 10:47
继顺德北部片区一体化多个项目引入“PPP”投资模式解决建设资金难题后,东部新城创新性地用“投资人+EPC”模式按下“出发键”。3日顺德区政府召开东部新城综合开发项目新闻通气会,顺德区副区长冼阳福表示,东部新城承担着顺德建设珠三角城市交汇节点和门户城市角色,为此该片区首期建设项目总投资超130亿元。鉴于整体项目运作资金需求大,整体运作难度大,且对社会资本的要求高,招标项目将分为两个项目包,总计招标金额达124亿元。
共计124亿元招标单已挂网
从2015年10月19日顺德区委、区政府召开东部新城新闻发布会至今已有4个多月,期间虽有新市良路等部分基础设施完工,但是该区域大面积改造工程尚未启动。今年1月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明确提出,要将东部新城建设成为顺德连接自贸区和深港的重要门户,打造珠江东西两岸城市连接的关键枢纽。“理清了建设思路,就需要大踏步地往前走。”
为此,顺德区委、区政府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东部新城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工作。顺德东部新城片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黄志敏表示,本次进行土地一级整理开发的范围包括区土地储备发展中心大良南城水轴片区、伦教永丰片区、大良街道片区、均安镇一些土地。预估土地一级开发投入为90.38亿元,预估土地出让收入为195.97亿元;同时本次启动的市政工程项目包括南国路升级改造等10个项目,合计投资约34亿元。
“鉴于整体项目运作资金需求大,整体运作难度大,且对社会资本的要求高,有必要划分为两个项目包分别交给不同的社会资本方运作,降低项目操作的风险。”黄志敏称目前根据土地归整开发以及资金综合平衡原则就东部新城项目划分为两个项目包,项目一包总投资额70亿元;项目二包总投资额54亿元,两个项目包均已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挂网招标。
“投资人+EPC”解决政府融资难题
“由于国家新《预算法》的出台及国务院相关文件陆续颁布,从中央到地方对政府举债的相关行为作出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制,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为政府融资建设相关项目的方式已被明令禁止。同时引入社会资本方,采取“投资人+EPC”模式已在顺德区高新区西部启动区、广州南沙新桥和珠海横琴新区等地进行了尝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黄志敏指出经前期研究,东部新城城市综合开发项目采用“投资人+EPC”模式推进片区整体开发的投融资和建设工作。
据悉,本次“投资人+EPC模式”具体操作是顺德区政府授权该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作为招标人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公开甄选社会资本作为投资主体,与顺德区政府授权的政府出资代表广东顺德东部新城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作为项目实施载体负责东部项目综合开发的投资、融资,同时,社会资本方作为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完成项目范围内的设计、建设内容。
“启用‘投资人+EPC’模式,即首先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前提下解决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增加公共交通设施供给,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共赢;另外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让‘投资人+EPC’建设模式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将工程管理庞杂的工作交给社会来做,政府只干该干的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投资人+EPC’模式通过政府公开采购方式,将信用好、实力强的大企业招进来,采用大兵团作战,施工设计总承包进一步明确质量责任主体,加上政府绩效考核的机制,在快速推进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广东顺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人+EPC”建设模式是顺德区在新常态下解决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加快建设进度的创新之举,体现了顺德人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
投资人年综合回报率不超过6.4%
既然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顺德投资,必然就涉及投资回报率问题。广东顺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文军表示,在此次东部新城综合开发项目中,社会投资人投资回报率,在招商过程中有指标体系,即对开发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设有上限。“在东部新城综合项目投资里,把7.6%设为投资回报率上限,经过测算,投资人项目的年综合回报率不超过6.4%。”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顺德启动北部片区一体化进程后,“PPP”逐渐成为顺德吸引外部资本的代名词,不过此次东部新城综合开发项目用“投资人+EPC”模式解决融资难问题。“这两个模式不能说谁好谁坏,‘PPP’模式是公私合作,更强调项目的后续营运能力,比如北部片区的横五路施工以及菊花湾大桥建好后都会进入保养期,需要持续性投入,采用‘PPP’模式会更好,东部新城这些项目偏重于施工过程中社会资本的持续性投入。”李文军坦言,“投资人+EPC”模式更能“平滑”政府财政支出,减轻政府债务负担。
■相关
东部新城建设启动“一盘棋”战略
在探讨顺德东部新城建设如何融资之际,冼阳福代表顺德区委、区政府将顺德东部新城下阶段“一盘棋”战略全部托出,即该片区的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济、公共服务都需“一体化”。
“首先区委、区政府强调的是推进规划招商一体化,即建立健全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管理体制,推动片区内镇街的土地资源、基础设施、产业平台统一规划、整合利用。同时实施统筹招商,统一招商资源信息库,推动信息实时分享,增强片区内招商工作的协同性,避免内部竞争与重复建设。”冼阳福认为,该片区要把握深中通道和广东自贸区建设机遇,主动加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深圳、中山等区域的合作,重点考虑引进一批与该区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标杆性项目,吸引企业巨头将总部落户东部。
而对于基础设施一体化,顺德区则在轨道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佛山地铁3号线工程,将3号线建设延伸至顺德学院站,争取“肇顺南”线与佛山地铁3号线在广珠城际轨道顺德学院站实现换乘,将学院站打造成为轨道交通枢纽中心。并加快启动南顺大桥、容桂外环路改造,推进105国道提升改造、南国路道路交通升级改造、新均榄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此外,下阶段该片区要依托容桂国家级高新区、南方智谷、创智城、五沙工业区等平台,统筹布局智能制造、设计创意、电商物流、旅游文化等产业。加快推进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项目、顺丰佛山电商供应链产业综合体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根据“统一布局、统筹发展,特色互补、错位发展,盘活资源、开放发展”原则,加快布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尤其是重点加快南方医科大学高端医疗项目、新城区中小学等项目建设。
■链接
四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对接“深中通道”
根据顺德区委、区政府的发展规划,顺德东部新城要承接来自“港深”两城的辐射,对于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深中通道”,顺德拟通过四个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对接深中通道。
“我们现在已经确定三条高速公路对接深中通道,一条是利用现有的广珠西线通过现在的中江高速;第二条是容桂通过外环路接中山加六线,然后接广中江高速,最终与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对接后进入深中通道;而第三条通过东兴高速,接到南沙岛环线前往深中通道。”顺德东部新城片区管委会规划相关负责人指出,连上正在建的广中江高速,今后从顺德东部新城出发,将有四个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对接深中通道,让顺德接受深圳前海辐射。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利用四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对接深中通道外,顺德东部新城还针对大良、容桂、伦教三街道预备了多个连接方案,以行驶时间最长的大良广珠西高速南国东路出入口为例,车辆从该出入口以100公里速度行驶,约40分钟就可以到达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