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遗珍——“南澳I号”出水文物精品陈列》展在汕展出

南方+  2016-02-03 15:03

▲明万历景德镇青花杂宝纹盖盒

▲明漳州窑青花麒麟纹大盘

▲明万历漳州窑青花花卉纹碟

▲明万历景德镇青花丹凤朝阳纹折沿盘

▲明万历青花缠枝花卉盒盖

▲明万历漳州窑青花花卉纹盘

▲明万历漳州窑青花花卉纹碟

▲明万历景德镇青花丹凤朝阳纹折沿盘

▲明万历褐釉堆塑龙纹四系罐

展览名称:《南海遗珍——“南澳I号”出水文物精品陈列》展

主办单位:汕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汕头市海丝申遗办公室

承办单位:汕头市博物馆

展出地点:市博物馆三楼3C展厅

展览时间:2月3日(星期三)上午10时开展

汕头,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主要节点和枢纽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千百年来海上贸易兴盛不衰,保存了丰富的海上丝路文化遗存,早在明代已被誉为“海上互市之地”的南澳沿海,于2007年5月发现沉睡在水下400多年的明万历年间古船“南澳I号”。

经过2010年—2012年的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南澳I号”共出水以青花瓷为最大宗的各类文物超过2万7千多件,质地涵盖陶器、瓷器、铁器、铜器、锡器、铅器、漆木器、玻璃(琉璃)器及大量的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陶瓷器器型涵盖瓮、罐、盆、钵、碗、盘、碟、盒、瓶、壶、杯等,金属器包括铁炮、铜板、铜钵、铜锁、铜构件、铜弹簧、锡壶、锡盒、侧深铅锤坨等,还有不计入总数的铜钱2.4万枚、珠管串饰2.9万粒等,考古成果丰硕,为填补我国明代航海、对外贸易、造船等研究空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更进一步佐证了汕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也是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汕头已具备加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行列的基础和条件。汕头“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遗址作为申遗点,符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五条标准:

一是“南澳Ⅰ号”沉船作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价值观念的跨海交流,集中体现于造船技术、艺术情趣、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交流及相互影响。二是“南澳Ⅰ号”沉船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遗存提供实物证据,丰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要素内涵,见证明代中国与东南亚以及更远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三是“南澳Ⅰ号”沉船是明代海洋航运体系和海上文化、商贸交流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明代对外贸易商船实体。四是南澳岛和“南澳Ⅰ号”沉船是人类海洋利用方式的典型范例,代表着人类与海洋的互动方式。五是南澳岛和“南澳Ⅰ号”沉船与“隆庆开海”、“郑和下西洋”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妈祖、佛教等宗教信仰在海丝路上的传播相关。

因此,“南澳Ⅰ号”沉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特殊类型,具有文化线路类型遗产的典型特征,是航线遗存的突出代表,是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类型的最直接体现。“南澳Ⅰ号”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完整海洋航运体系,完善了明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商贸交流景观体系的构成因素。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具有文化线路类型遗产特征的航线遗存(沉船等物证、重要地标等)有待补充,“南澳Ⅰ号”沉船作为航线遗存的突出代表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不仅为明代海洋文化、海上交通、海外贸易提供物证,而且显著地完善和丰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要素,从而更为有效佐证持续两千年的东西方跨海伟大交流。

新年伊始,由汕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海丝申遗办公室主办,汕头市博物馆承办的《南海遗珍——“南澳I号”出水文物精品陈列》展,是继2015年汕头市已举办的以“海丝申遗”为主题的三个系列展览《丝路帆远》、《影数海丝》和《海丝记忆》之后又一个大型展示汕头古海丝路上遗存珍贵文物的展览,更有力助推汕头新一年海丝申遗工作迈上新台阶。

【来源】汕头日报

编辑 吴文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