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知道公众号 2016-01-31 12:23
在中央强势反腐的大局势下,每当有官员落马、受审、判刑的新闻出现,必会引发群众的围观。但相比于前几类新闻,媒体关于官员刑满出狱后的报道则相对较少。那么,那些得到自由的前官员们,过得还好吗?
“我希望能早一点出狱,早日与妻儿团聚,侍奉白发老母。”一名曾因贪污罪入狱的官员,在重庆市检察院的一份问卷调查中曾这样写道。在那份针对65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原党员服刑人员统计调查表》的问卷中,“渴望自由”呼声很高。那么,那些得到自由的前官员们,过得还好吗?
做个普通人
书记开茶馆,市长卖肉串
早上6点刚过,张二江会起床在公园里散步,在体育器械上锻炼身体,然后偶尔会在小区的长椅上坐着,看着路人从眼前匆匆而过。
在2010年结束近10年的服刑生涯后,曾经的湖北省十堰市市委常委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半天连喝茶带吃饭,一个人100元。”当年的“五毒书记”变身小茶馆老板,张二江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出路。
有媒体报道称,如今的张二江,还喜欢研究美食和书法,经常有人来听他讲解国学,也有武汉大学的校友常来聊天。
谈到以后的生活,他对媒体称,将开设国学班,希望把国学知识,传播给全社会。
“我只想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张二江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平淡。
与张二江类似的,还有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的河南新郑市原副市长李兆才。
出狱后,李兆才在一家有名气的羊肉烧烤店做了半个月的学徒工后,出师后居然开了一个“李记烧烤”
但他本人并不觉得丢人现眼,“这难道比我上法庭坐大牢还丢人吗?!”
转战商海
不做书记做厂长
1990年,42岁的杨振海被任命为郑州市委常委、巩义市委书记,6年后,因受贿罪被判处8年徒刑。
2004年2月,杨振海被提前释放。
这位从河南焦作矿业学院毕业的原市委书记,在步入政坛之前,曾经在河南省巩义市一家冶炼厂从技术员做到工程师,再做到厂长。
媒体报道称,在出狱后,妻子曾要求他“找找市里的领导,安排到技校当老师”,儿子建议父亲去某钢铁公司,但是杨振海选择了“废品收购生意”,一年净赚12.8万。
一年后,杨振海被一个工厂聘为副厂长,主管生产和技术革新。
转战商界又获得“人生第二春”的不在少数。
在前年9月,曾被称为“金哨”的原中国足球著名裁判陆俊刑满释放,在入狱的4年半中,陆俊的儿子开始操持父亲留下的钢材外贸生意,媒体猜测“他很可能会携手儿子在生意上开创新天地”。
当时的媒体称,和陆俊一起被判刑的人中,“在入狱前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广泛深厚的人脉”,其中一位在出狱后做海鲜生意就做得很不错,据说他踢球时一年收入只有20万左右,现在年净收入超过200万。
身份转型
从政界到学界
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保安因涉嫌违纪被组织调查后,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再次被公众提及,与王保安一样,彼时的邱晓华,也曾是一名“学者型官员”,但当下的他,已非官员,而是一名“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的上一程是快速与代价并存,几乎所有指标都是快字当先,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也是明显的。”在一条微博中,邱晓华这样评价中国经济,他的微博认证是“经济学者”。
邱晓华1982年进入国家统计局,曾任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局长等职。
2006年10月,邱晓华突然被免去局长职务,当时他在局长任上仅呆了约200天,后因重婚罪入狱,在2008年出狱之后,曾赴中海油总公司下属研究机构任职。
高官出狱从来都是引人注目,何况是原国统局局长。在2008年8月,一篇署名为“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邱晓华”的文章曾给他惹来不少麻烦,许多媒体称邱的复出“缺乏透明”、“十分蹊跷”。
有媒体报道称,该文章发表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邱的文章曾完全绝迹。一直到2010年左右,他才开始“解冻”。
2010年11月,他参加了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成立60周年庆典大会,次年2月,他又出现在“201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和“中国宏观经济春季预测年会”上。
“官方里面已经没有我了,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经济学者。”邱晓华这样表示。
其实,抛开经济学者的身份不表,作为客家人的邱晓华在出狱后的经历也十分丰富。
1月24日上午,在北京宁化客家联谊会换届大会暨北京宁化客家商会三届二次会员大会上,邱晓华当选为新一届北京宁化客家联谊会会长。
他说,将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将联谊会事业继续做好做大,把联谊会办成北京宁化人的精神家园和事业的助推器。
“重操旧业”
放不下的名与利
其实,在小编看来,无论是退出名利场还是转战生意场,抑或是转身研究领域,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只要不违法不犯法,任何人都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记者问“从市委书记到囚徒的身份,你适应了多久”时,张二江想了一下,回答说:“永远都不适应,但是可以面对现实。”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面对现实,也并非所有人在经历大起大落后舍得放下,放下执着,放下名利。
检察日报曾报道,某司原工作人员张某等人因受贿罪入狱后,行贿人刘某筹措好100万,称准备在张某出狱后作为“坐牢损失费”补偿,而另一位官员李某因受贿罪被判处5年徒刑出狱后,也有行贿人给予“补偿款”数百万元。
在近几年的官员受贿案件中,官商勾结是很常见的一个注脚。而官员出狱后继续官商勾结的也并非没有。
如珠海市工商局原局长钟维顺,2000年,钟维顺因受贿罪被判刑15年,2009年提前出狱后没多久,就给“旅游黑店”当起了“顾问”,利用自己任局长时的关系,帮人“牵线”结识工商局工作人员,并将执法部门的动向第一时间通报给违法者。
除了官商勾结,想要翻案重新来过的也有。
如原郑州市市政局户外广告处处长李国臣,2005年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2年,减刑出狱后,为了“翻身”,请朋友到法院告他案发前欠账104万元。
后来检察院调查发现,笔迹鉴定结果显示欠条是在李国臣出狱后伪造的,他的两位朋友也因涉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