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5年GDP增8%,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过半

南方+ 记者 黄应来  2016-01-20 23:57

广东省统计局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72812.55亿元,同比增长8.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2%,二季度增长8.1%,三季度增长8.3%,四季度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44.82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2511.49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36956.24亿元,增长9.7%。

在全国经济下行之际,广东经济稳中有升,经济增速逐季上升,全年累计增速实现8.0%,较2014年提高0.2个百分点。“广东为全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省统计局局长、高级统计师幸晓维表示,广东实现了经济增速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的“双中高”工作目标,为“十二五”发展作了圆满的收官。

亮点1

为全国提供两个支撑

从全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一季度广东GDP增长7.2%,上半年增长7.7%,前三季度累计增长7.9%,全年累计增长8.0%,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当前,全国经济增速正处于下行态势,广东经济的逆势上升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两个支撑。2015年,广东GDP增速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数高于全国,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0%,为全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广东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主要结构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服务业比重达到50.8%,比2014年提高1.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60.4%,比2014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比重达到48.5%,比2014年提高0.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达到27.0%,比2014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达到42.9%,比2014年提高4.2个百分点。广东经济结构优化也为全国经济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除了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外,经济效益也保持提高。

财政保持稳定增收,为民生和社会建设支出提供重要保障。2015年,全省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0%,其中税收完成7375.93亿元,增长13.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8.8%。民生类支出快速增长44.3%,占比达69.6%。

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59元,同比名义增长8.5%,实际增长6.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

企业利润增势相对较好。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076.48亿元,同比增长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8个百分点;11月底,产成品存货4624.95亿元,增长1.5%,呈持续回落态势。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四是能耗水平继续下降。2015年,全省节能降耗形势较为乐观,全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超过5%;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037.1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左右。

此外,科技创新、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方面也继续提升和优化,比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预计已经达到2.5%。根据《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广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综合指数从2010年的75.9%稳步提升到2014年的85.2%,2015年预计达到86.0%,五年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

亮点2

新经济发展迅猛

2015年,广东经济发展比较稳健,但并非所有的领域、所有的行业发展都步调一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增速有所下滑,而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逐步增强。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2%,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1%,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个动力:一是金融,二是房地产,三是新经济。

201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市场看,2015年的回暖态势比较明显,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681.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4%。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合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5%,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

从新经济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经济发展中“新”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互联网技术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为百姓生活带来方便,信息相关产业表现抢眼。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6%。

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文体和健康消费较快发展。比如,2015年,限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358.33亿元,增长16.5%。

外贸新业态增势迅猛。全年全省旅游购物出口232.4亿美元,增长1.1倍;纳入统计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21亿美元,增长14.5倍,规模居全国首位。

便捷交通经济效应日益突出。广州通往珠三角城市若干轻轨的运营和武广、京广、厦深、贵广、南广等高铁的开通极大便利了省内各地以及广东与各省的往,出行和旅游大幅度增加。2015年,广东高铁共完成客运量12308万人,同比增长45.4%,完成旅客周转量342.3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49.6%;高铁客运量占全部铁路客运量的比重已达46.3%,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全年全省旅游总收入8902亿元,同比增长13.4%;接待过夜游客3.5亿人次,同比增长6.8%。

亮点3

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50%

早在2013年,广东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由原来的“二三一”结构转变为“三二一”结构,当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8:46.4:48.8。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升到49.0%,2015年则达到50.8%,在历史上首次突破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44.6:50.8。

广东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是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结果。从世界各国工业化推进规律看,一般会经历三次产业依次加快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发展比较快;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比较快;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发展加快。这是经济内在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今天广东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30多年工业持续较快发展这个基础,没有工业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服务业的加快发展。近两年,广东就业人员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是服务业加快的另一个表现。


关注

粤东西北经济速度6年来首次慢于珠三角

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长8.1%,比珠三角地区低0.5个百分点,改变了2009年以来快于珠三角的局面。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工业增速放缓。2015年粤东西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其中粤东增长7.3%,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粤西增长9.9%,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粤北增长6.9%,同比回落7.5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增长,粤东西北地区全年财政收入增幅放缓明显至4.2%,其中粤东地区出现负增长。

【记者】黄应来 通讯员 王文森 严洁


编辑 黎诚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