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曲广宁
2015-12-29 15:05
"英雄难过梅林关",曾被作为深圳原特区内外交通瓶颈代表的梅林关将在9个月后彻底改变其关口瓶颈的面貌。车辆"绕"行关口、过关易堵车、公交换乘不便等现象都将大大改善,取而代之的是,道路被拉直,公交场站离周边居民更近,通行和换乘都将更加方便。
经过6个月的"开门纳谏"和不断的征求意见、比选方案,深圳16个二线关口的交通改善方案已正式确定。10月份以来,新城关等小关交通改善工程已陆续动工;12月28日,梅林关、南头关、布吉关、沙湾关等大关交通改善工程正式开工。除同乐关外,预计2016年9月完成所有关口的改善工程施工。
备受市民关注的梅林关、南头关、布吉关将采用集约布设公交场站、拉直道路、管道化通行、新建天桥、设置溢出车道等多种方式提升关口交通通行能力和提升景观环境。而在背仔角、沙湾等关口交通改善工程中,还将"因地制宜"的设置景观休憩小站和环保型公交场站等设施,让深圳二线关口的面貌耳目一新。
"马上就办"政府办事效率让居民"没想到"
自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就有一条83.5公里的特区管理线分隔着特区内和特区外,这一被俗称为"二线"的管理线上有16个陆路关口联系着原特区内外的交通,为保障特区三十年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随着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后,二线关口日益成为制约特区内外交通的瓶颈。从2010年起深圳数次研究二线关改造工程,直至2015年6月,深圳市重启二线关改造工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展开对各关口车检通道、联检大楼以及24个耕作口的拆除工作。
截至目前,所有15个关口(同乐关除外)的车检通道、雨棚已全部拆除。除拟保留的同乐、溪冲、新城、福龙、清水河办公楼(联检大楼)外,其余9个关口联建大楼已全部拆除。
从2015年6月,深圳启动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的方案制定工作以来,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深圳市制订了初步方案,在16个关口的附近居民中进行了多轮意见征集,多次举办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交通专家的座谈会,探讨优化方案,经过充分研讨、综合必选后,形成最终改善方案报深圳市政府审定通过。
"在梅林关交通改善工程的方案制定上,深圳市政府的效率是我们没想到的",住在梅林关附近星河丹堤小区的业主覃敏告诉记者,深圳市交委和市政院的人多次向周边社区居民征求意见,不仅实地走访了很多次,还不断验证居民的建议并作更合理的方案,6个多月就完成了各方较为满意的最终方案是没想到的。
"开门纳谏"政协委员发朋友圈,社区居民建微信群征求意见
据介绍,此次二线关交通改善方案的制定采用了网上意见征集,媒体通气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和市民座谈会,及征求部门、区政府(新区管委会)意见等方式,开展了多轮意见征求、方案公示。
一组数字显示了这种"开门纳谏"的广泛和真诚:深圳市交委向15个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征求了书面意见,对43条反馈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吸纳,采纳37条、部分采纳3条、解释3条;举行2次意见征询会,收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和市民代表提出的40条意见和建议,采纳21条,部分采纳5条,解释14条;通过网上征询意见平台及邮箱,收到热心市民邮件300余封,通过电台、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回复。
深圳市政协委员蒋雷参与了5-6次二线关改善方案的意见征询和座谈会,还参与南头关和布吉关的各2-3次的实地调研。他告诉记者,参与二线关改善方案意见征集的委员、代表被分了几个组,实地调研和意见征集"分任务包干到人".面对深圳市交委最初提出的2-3套南头关的改善方案,这位委员骑摩托在南头关调研了半天时间,又与方案设计专家用半天讨论改进方案。
委员、代表们还建了微信群时刻沟通方案调研进展和意见,蒋雷还发朋友圈征集对南头关各方案的意见,社区居民覃敏则建了有数百小区居民的微信群来征集对梅林关改善方案的意见。从最初的每个关口2-3个方案到最终的确定方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通专家、社区居民都被广泛调动起来,参与到关口改造方案的制订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方案中,梅林关建设打通东西的人行天桥接驳地铁和公交;南头关新建北环与深南之间的溢出车道,提高择道的容错能力;布吉关整治农批市场出口,拓宽道路;沙湾关新建半下沉封闭式环保型公交场站等被采纳的意见都来自于委员、代表、专家和居民。
"科学合理"一关一策,为不同需求制订最科学合理方案
一方面是"开门纳谏",另一方面则是方案制订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深圳市交委规划设计处副处长李云源告诉记者,在摸查需求后,深圳市交委还要通过数据分析、流量测算、调动技术骨干调研考察等方式来使方案与需求科学结合。
深圳16个二线关口的交通改善工程方案采取了"一关一策"的方式,对关口节点进行设施挖潜和环境提升。其目标一是强化交通功能、落实公交优先、优化慢行系统,二是消除关口印象、留住历史文脉、增添城市景观。
16个关口被按照通过型、公交走廊型、轨道接驳型分为了三类,每一类关口针对其不同的需求而制订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案。
比如背仔角,这里靠近一处墓园,又背山面海。深圳市交委在制订这里的改善方案时,一是结合了山海元素,修建景观休憩小站,方便观景,二是为了满足交通需求和扫墓时的停车需求,顺直了道路并新建了停车场。
"各关口方案制订中,我们一是因地制宜,比如背仔角,二是远近结合,比如梅林关既照顾通行需求也照顾附近居民的出行需求,三是保障需求,比如白芒关仿照上海宾馆处的交通组织,新建深港湾公交站,尽可能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李云源说。
不过即使如此,李云源仍坦言,深圳早晚高峰进出关的交通流量那么大,二线关改造可以消除节点车流交织的问题,行车视线的问题,环境的问题,但真正解决跨二线关的交通问题却不是单靠二线关改善工程可以解决的。他表示,改善工程后,平峰期的交通运行会改善明显,但要彻底解决高峰期的交通拥堵则需要从城市结构、城市发展等多方面寻求办法。
■链接:各主要二线关口改善措施
梅林关
新建横跨天桥,方便居民接驳地铁和公交
此前,在意见征集阶段,梅林关附近社区居民提出的主要意见包括一是现有公交站多位于关口中央的场站,附近居民乘坐公交不便,二是梅林关虽有地铁站,但是接驳不便。此外,由于需要解决深圳公交场站严重不足,公交和社会车辆在关口交织干扰影响通行等原因,最终梅林关的改善措施照顾和解决了这些需求。
一是缩小了路中式公交场站的面积,迁移部分公交线路至离社区更新的路侧公交站,在地铁站旁设置接驳公交场站。二是优化关口区域道路线型及交通组织,调整公交线路,消除公交与社会车辆的交织干扰,让车行更通畅;三是新建横跨东西的人行天桥,方便社区居民去往公交站和地铁站;四是保留周边小区关口调头功能,以及提升环境景观。
布吉关
拥堵在农批市场段,远期建农批路分流车流
而对于布吉关的调研和征集意见则发现,布吉关的主要拥堵不在关口,而在农批市场路段。调研中发现,早晚进出关方向的车流容易交织造成拥堵,同时农批市场在进关方向路段有多个出口,影响车辆通行。对此,布吉关的改善措施包括,一是迁移草铺总站,优化布局公交场站;二是优化通道断面,拓宽进关道路,匹配上下游车道;三是增设龙岗大道转布心片区分流联络道;四是完善过街设施。此外,交委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对于布吉农批的出口车辆造成拥堵,近期将采取整治出入口和拓宽道路的方式,远期将在农批市场后新建一条与关口道路平行的"农批路"分流农批市场出口车辆。
南头关
拉直道路,管道化通行,建溢出车道
对于南头关的调研和征求意见中则主要发现,南头关的公交换乘需求不强,公交场站设置于路中必要性不大,此外,南头关的交通拥堵主要在南坪、北环和深南路的分流处,车辆交织易造成拥堵。对此,南头关的改善措施一是迁移路中式的公交场站,设置途经公交线路泊位(深南大道方向6个,北环月亮湾方向3个),优化公交停靠组织;二是拉直道路,管道化组织各类车流,避免车辆交织,通过提前设置多级诱导标识,提高择道准确性;三是新建北环与深南之间的溢出车道,提高择道的容错能力,避免拥堵。
沙湾关
临近水库,公交场站下沉供纯电动公交使用
此前在征求意见阶段,有意见提出沙湾关靠近深圳水库,其建设的公交场站要考虑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而在改善方案中,出了道路拉直外,与其他关口不同的是,沙湾关将新建半下沉封闭式环保型公交场站(配充电桩),供纯电动公交车使用。同时,沙湾关还将设置灯控,优化交叉口交通组织,并提升环境景观。